APP下载

浅谈沂蒙山区中蜂良种蜂王培育

2023-01-10宋美英李馥霞魏景亮吴夫坤

蜜蜂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交尾王台雄蜂

宋美英,李馥霞,魏景亮,吴夫坤,杨 燕

(1.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临沂 276012;2.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 临沂 276000;3.郯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郯城 276100)

俗话说:“一只好王千斤蜜糖”,蜂王是影响蜂群群势强弱和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优质的蜂王可以使蜂群维持较强的群势,所产的后代也会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采集能力及抗病能力。

沂蒙山区风光秀丽,林果茂密,山间峰峦连绵,丘壑纵横,有着种类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中华蜜蜂作为我国优良的蜜蜂品种,其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飞行敏捷、抗病耐寒以及适应力强等特性,对沂蒙山区的地理环境条件非常适应,2019年临沂市获批建立了国家级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近年来沂蒙山区中蜂养殖发展势头良好,笔者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结合当前育王现状,就沂蒙山区如何培育良种蜂王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后续中蜂蜂王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育王计划

蜂王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蜜蜂,在蜂群内的主要任务是产卵。蜂王的寿命为3~5年,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其产卵能力不断下降,无法满足蜂群繁育的需求。现阶段,沂蒙山区在养蜂生产中一般提倡使用新蜂王,因为新蜂王在产卵力、维持群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除少数保留产卵力特别好的中蜂王之外,蜂农多以每年更换一次的频率进行中蜂育王,育王季节主要在春季,这段时期气候适宜,有较多的晴暖天气,交尾较为顺利。

目前,筛选优质的自然王台和人工移虫育王是培育新蜂王的主要方式。但自然王台的建造容易受到蜜源条件、气候温度和群势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的蜂王品质差异较大,难以保证质量[1];而人工移虫方式育王,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全场生产性能最优的蜂群进行育种,这样培育出的蜂王具有更优秀的遗传基因。下面主要介绍沂蒙山区的蜂农如何通过人工移虫的方式来培育中蜂蜂王。

2 育王准备

2.1 培育种用雄蜂

蜂农会在育王前先培育适龄的种用雄蜂。中蜂雄蜂发育时间为23 d,出房后至性成熟需要8~12 d;而中蜂王的发育时间为16 d,出房后至性成熟则需要5~7 d[2]。因此培育雄蜂的时间要比育王提前20~25 d。一般来说,1只中蜂王需配备100只以上的雄蜂[2],蜂农可根据蜂场所需育王的数量,培育足量的适龄雄蜂。

春繁期间,挑选一些雄蜂房较多的巢脾加入蜂箱,扩大蜂巢后促使蜂王产下未受精卵。等到雄蜂幼虫进入封盖期后,将子脾两面的蜂路调节为适当距离,避免雄蜂蛹受到损伤[3]。在培育雄蜂期间,勤检查,及时清理非种用雄蜂蛹,等雄蜂开始出房时就着手培育蜂王。

2.2 挑选哺育群

遵循避免近亲繁育的原则,培育雄蜂的蜂王作为父本,选择飞行敏捷、体型大、背稍弓、尾部尖,产卵量大的蜂王作为母本,并做好标记。

沂蒙山区的蜂农会在移虫前一周先挑选哺育群,要求该蜂群性情温顺,能维持强群,同时具有分蜂性弱、抗病力强、采集力好、产蜜量多等特点。在移虫前一天,先调整哺育群,要保证蜂箱内至少有6框蜂,哺育蜂多,封盖子脾多,卵虫脾少。用隔王板将蜂群分为繁殖区和育王区后,将成熟子脾留在繁殖区,卵虫脾和蜜粉脾留在育王区,这样调整后的哺育群对王台的接受度会更高[4]。

3 育王过程

3.1 制作台基

目前意蜂育王主要是使用塑料台基,重复性好,使用便捷,但中蜂对环境和气味非常敏感,对塑料材质的台基具有极大的排斥性,所以当前沂蒙山区的蜂农基本使用人工蘸制台基。在平时的蜂群管理中,会有意识地将一些蜂蜡如封盖蜡、赘脾蜡等收集起来,单独保存,留在育王蘸台时使用。这些蜂蜡具有浓郁的蜂蜡香味,有助于提高中蜂对台基的接受率。

中蜂蜂群在自然状态下,刚产卵时王台的台基深度为6~9 mm,随着幼虫的发育,工蜂会逐渐加高台基[5]。因此当用育王棒蘸制王台基时,应注意台基的高度,将其控制在9 mm以下,采取宁低勿高的原则,否则会降低蜂群对王台的接受率。

3.2 移虫

移虫前应先对母本蜂王进行限产,控制其产卵量,以取得较大的卵虫,提高蜂卵的质量。在移虫日龄上,沂蒙山区的蜂农多选择3日龄以内的幼虫。研究表明,日龄大小不同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质量指标差异较大,移入的虫龄越小,培育出的蜂王初生重、卵巢管数、储精囊大小等指标均成上升趋势,提高了蜂王质量[6]。这在沂蒙山区的中蜂养殖生产实践中也得到证实,因此应选择日龄较小的幼虫进行育王。

在移虫方式上,多选择复式移虫,该方法中哺育群对王台的接受率更高,培育出的蜂王质量更为稳定。移虫前,对蜂群进行饲喂,使得工蜂多吐浆,随后根据蜂群群势,以6框蜂移入20个幼虫的比例将幼虫挑入蘸台,这样可以确保幼虫有足够的蜂王浆进行发育。移虫后将育王框放入哺育群,并进行奖励饲喂。

3.3 组织管理交尾群

沂蒙山区的蜂农会在蜂王即将出房前组织交尾群。在原群蜂箱中使用隔板将蜂群分为无王区和有王区,各自打开2个区的巢门。当晚对新分群进行奖励饲喂,第二天将成熟王台介入到无王区。在介入王台时,避免产生倒置、侧放或震动损伤等现象。等到处女王性成熟后会飞出巢外与雄蜂交尾,交尾2~3 d后开始产卵。

交尾箱应放于地形、地物较为明显的位置,箱与箱之间的距离不宜密集,以散放为主。沂蒙山区地势高低起伏,蜂农多将交尾箱阶梯式散放,巢门面向不同方位,并在巢门的箱壁上贴不同颜色的标志,有助于蜜蜂和处女王找到巢门位置。

为了避免处女王受到惊吓后飞逃,王台介入后会减少开箱检查交尾群的次数,等蜂王交尾后,再全面检查新王产卵情况。若种用雄蜂、蜜源和气候温度等外界条件都正常满足,新王应正常产卵,若其还未产卵或发生产卵不规则、产未受精卵或产卵力不强等产卵不正常现象,说明新王与雄蜂没有交尾成功或交尾的质量较差,应该立即淘汰蜂王。

4 育王效果评估

新王交尾成功后,其产卵速度一般由慢到快,能形成集中成片的卵区,外观均匀。此外蜂王的产卵能力与群势、蜜源和气候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如果蜂群群势较弱,外界蜜源不足或温度偏低等都会对蜂王的产卵能力产生影响。

当新王产卵21 d之后,后代的工蜂会陆续破房而出,此时蜂群中蜜蜂的体型应基本一致,体色润泽鲜亮[7]。蜂农会将原来没有换王的蜂群与新王蜂群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观察比较,评估新王后代的繁殖能力、采集能力、抗病性和抗逆性等。如果新王群性状优良,则进行推广扩繁,反之则会分析原因,优化方案,重新进行蜂王选育。

猜你喜欢

交尾王台雄蜂
“谈情说爱”话交尾
观雄蜂识蜂况
中蜂自然分蜂要防飞逃
我场2021 年育王情况与育王体会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蜂群的雄蜂培育规律及其对蜂群影响研究初探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
“野蛮”分蜂和强制换王
夏末秋初驱杀雄蜂须及时
如何提高介台介王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