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儿园“运动工坊”创建与实施的区域研修
2023-01-10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陈碧霄
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陈碧霄
幼儿运动是感知、体验和运动的统一,是心理过程和身体运动过程的统一。因此,在幼儿园开展运动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而且是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实现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基于此,从2013年开始,笔者携同温州市鹿城区的幼儿园开展了迭代区域研修,形成“运动工坊”晨间运动创新模式。在研修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们基于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精心创设开放的运动环境,动态投放适宜的运动材料和器械,让幼儿在网状式分块布局的“运动工坊”中混龄合作,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与美好、冒险与挑战。
一、研修举措
(一)共读专著+沙龙分享——更新观念、理念引领
阅读经典的教育专著能有效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拓展教师的研究视野。而沙龙分享可以让教师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交流读书感想、讨论教育热点。在“运动工坊”区域研修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共读专著+沙龙分享”的方式,以更新研修团队成员的教育观念,统一研修的目标。
案例1:“运动工坊”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吗?
1.共读专著
在幼儿园开展体育运动能唤起幼儿的运动热情,让幼儿积极投入、充分探索,以发展动作技能,增强自身体质。如何更加全面地定位“运动工坊”的教育功能呢?于是,研修团队带着问题广搜专业书籍,从中精心筛选并集体推送阅读,其中德国的雷纳特·齐默尔博士所著的《幼儿精神运动学手册》就是成员重点阅读的书目之一。
2.沙龙分享
通过一个阶段的研读,团队成员再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分享心得,共同梳理教育理念。如书中不仅强调“游戏在儿童人格和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游戏和运动都属于儿童的基本表达方式”,还提出“儿童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是轻视自己的能力,是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还是采取保守的态度等待别人,遇到困难是立刻放弃还是迎接挑战努力克服——所有这些都取决于儿童对自我的印象”。从中可以看出,儿童运动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运动经历促使儿童强化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即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稳定的人格。从研读中,团队成员领悟到体育运动要充分体现个体功能、社会功能、创造功能、表达功能、感受功能、探索功能、比较功能、调节功能等方面。于是,我们在“运动工坊”的创建与实施研修中,树立了“悦动、互助、挑战”的统一理念,并以培养独立、热情、自信、善于交往、乐于挑战的健康儿童为目的。
3.研修总结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区域研修面向的是全区的幼儿园教师,因此,要让教师们提前理解与领悟研修主题背后的理念,选取优秀的书籍进行精读、共读是一种有效的举措。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带着问题去研读,带着任务去梳理,再经过沙龙分享和研讨,有效地更新了观念、达成了共识。
(二)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聚焦问题、凝聚智慧
专题研讨一般是指教师在主持人的引领下进行聚焦问题的研讨活动。在“运动工坊”区域研修过程中,我们采用“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的方式,以凝聚教师的智慧,实现问题的解决。
案例2:如何让幼儿在“运动工坊”中享受成功的体验?
区域内的幼儿园通过一个阶段的“运动工坊”探索与实践,有效促进了幼儿的体能发展。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幼儿的运动兴趣逐渐减弱。成功的运动体验对幼儿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基于此,团队成员开展了新一轮的研修活动。
1.问题梳理与各园研讨
在研修活动前,教研员向各园发布了“请梳理运动工坊中幼儿成功运动体验缺失的原因”的任务。在研修活动中,各园代表分享各自“运动工坊”中存在的问题:温州市第一幼儿园——幼儿缺乏互助、合作的机会。温州市第二幼儿园——幼儿缺乏创造、挑战的机会。温州市第三幼儿园——幼儿缺乏自主设计主题情境的机会。温州市第四幼儿园——低结构材料缺乏层次性,高结构材料缺乏挑战性。温州市第五幼儿园——幼儿缺乏问题解决的机会……接着,团队成员共同总结出在开展“运动工坊”的实践中,原有的运动环境体能锻炼指向过强,限制了幼儿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机会,进而导致幼儿成功的运动体验缺失,兴趣下降。于是,我们以“如何创设探究性、创造性、挑战性的环境,让幼儿享受成功的体验”为主题进行探索。
2.问题解决与经验分享
各个幼儿园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运动工坊”进行了优化设置,增设了主题工坊、探索工坊、挑战工坊等,旨在通过“运动工坊”的多元情境创设,满足幼儿的意愿和需求。如在探索工坊中,教师们投放多样化、低结构材料,以满足幼儿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需要;在挑战工坊中,教师适度增加冒险、闯关等挑战性运动,以满足幼儿的体能、心理、意志挑战……在“运动工坊”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教师们总结出了“规范性”和“游戏性”相融合的开展原则,为幼儿创设了挑战自我、享受成功的机会。
3.研修总结
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是提升研修质量的关键。在本次研修中,我们营造了自由、平等、互助的团队研修文化。教研员提前抛出问题并明晰任务,让各园代表有时间收集问题、聚焦问题、研讨问题、明晰问题的核心症结,从而有效探寻出问题解决的策略。
(三)成果展示+团队研讨——诊断优化、成果共享
成果展示的过程也是教师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过程。在研修过程中,我们通过“成果展示+团队研讨”的方式对“运动工坊示范园”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诊断,再把优化后的研修成果推广至全区幼儿园,促使成果共享。
案例3:如何支持幼儿在“运动工坊”中创生运动游戏?
运动游戏既有运动的特性,又与幼儿的心智特征相符合,幼儿能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体验,促进自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在“运动工坊”中创生运动游戏,团队成员在示范园温州市第八幼儿园开展了新一轮的研修活动。
1.成果介绍、展示分享
温州市第八幼儿园根据运动和游戏的特点,创设了“指向性”和“自主性”并重的五大“运动工坊”(动作工坊、探索工坊、竞技工坊、主题工坊、特色工坊),为幼儿创生运动游戏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材料。同时,该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小组讨论、制订计划、合作运动、回顾分享等,促使幼儿自主结对运动伙伴、自主选择活动场地、自主设计运动主题、自主组合运动材料、自主制订运动规则、自主把控游戏玩法,生成多样的运动游戏,形成了“动作练习”和“探究运动”为一体的运动游戏模式,有效解决了运动中“规范”和“游戏”平衡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研究诊断、共享成果
团队成员根据温州市第八幼儿园的研究成果介绍,现场观察了幼儿创生出的运动游戏,并展开分组讨论,肯定了该园五大“运动工坊”中环境与材料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幼儿小组讨论、制订计划、回顾分享等策略的可行性。此外,团队成员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如幼儿计划需要体现灵活性与合作性,教师的评价策略需要更加丰富等。基于此,研修团队把优化后的成果带回各自的幼儿园进行实践探索,共享研修成果。
3.研修总结
思考能成就谋略,研究能产生结果。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从单纯研究环境和教师行为,到关注儿童的表现、兴趣、经验、需求等,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研修理念。同时,本次研修聚集全区骨干成员,本着真诚、包容、开放的研究精神,既诊断了研修成果,同时为各园提供了研修样例,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研修成效
近些年来,我们围绕“运动工坊”创建与实施中的各类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研修主题,开展了多样化的研修活动,幼儿的运动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一)由单一的运动场所,转向多元交互环境
创设有教育目的的运动环境,为幼儿提供能自主选择的运动内容,是满足幼儿体能运动的基础。基于此,教师们针对运动环境的安全性、多元性、创造性、挑战性等元素全面开展研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类运动工坊,实现了由单一的运动场所,向多元交互运动环境的转变。在多元环境下参与活动的幼儿,不仅实现了基本的动作发展,也实现了多种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由单一的高控形式,转向自主运动游戏
游戏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产生作用,最大限度地唤起幼儿的运动兴趣。“运动工坊”强调游戏在儿童身体和精神成长中的作用,在丰富多样的运动游戏环境中,幼儿能够积极投入、充分探索、表现创造。因此,教师们不断针对运动游戏中探索性的材料、自主性的组织、顺应性的支持等展开了一系列的研修,逐渐让高控的晨间运动形式向自主运动游戏转变。
(三)由单一的限定班级,转向混龄合作运动
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其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而体育运动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密切关联。教师们紧紧围绕“运动工坊”中幼儿运动过程中存在的混龄合作、跨班交流等问题展开研修,丰富了教师们的支持策略,提高了幼儿对身体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了由单一限定班级活动向混龄合作性运动的转变。
(四)由单一的体锻功能,转向全面育人价值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在“运动工坊”的研修过程中,教师们始终围绕《指南》精神,关注运动与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融合,并围绕幼儿的运动情感、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研讨,促使“运动工坊”的功能由单一的体锻功能向全面育人价值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