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

2023-01-09陈自谦吴志罗金财

家庭医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前列腺影像学

陈自谦 吴志 罗金财

为机器注入“人性温暖”

做一台肺癌开腔手术和吃一周普通的消炎药,这是两种天差地别的治疗手段。60多岁的刘女士到一家医院做CT检查,医生告诉她,肺部有一大块阴影,可能是肺癌,要赶紧到大医院手术。刘女士家人四处打听求诊,来到我们医院。我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从CT上反映的血管走向等肺部细节敏锐地察觉到,这似乎不是肺癌。于是建议刘女士做了一次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CT检查。结果不出所料,刘女士患的只是肺炎。已“被判死刑”的刘女士,随着这两种检查手段的“神奇”变换,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家中有一位患者,确诊前的检查过程、检查后等待结果、确诊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奔走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接受治疗,往往是患者和家属最煎熬的时期。从患者门诊就诊,到住院接受治疗,往往要经历多个项目的影像检查等待周期。临床上有很多的场景可以通过机器人、通过数据数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来解决。但是医疗本身是有温度的,是有感情的,很多情况都需要人来完成。尤其是一些个性化的操作,需要在人和人之间进行。

因此,大影像科应按照亚专业定位开展工作,让影像科医生到自己不熟悉的检查室轮转;在轮转结束后还要掌握某一系统的所有检查方法,学会使用数字化设备的多种技能。多种设备和手段放在同一个大影像科平台,不仅缩短了患者的诊疗空间,节约了时间,也会因为诊疗措施和设备的触手可及,激发影像科医生的学习欲和行动力。总之,一切都是围绕患者的诊疗节奏,忙而不乱,诊疗安排合理紧凑又舒适。另外,科室以“医工结合”为突破口,逐步进行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全面改革,使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的比例更加科学合理,最终有效整合设备、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资源,达到所有资源共享的学科。

医学技术是动态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落后于人。影像科医生不能局限专精某项技术,影像学里的CT、MRI、PET-CT等技术要统统运用得炉火纯青。甚至,将介入治疗等技术融会贯通,做起诊断来才能得心应手。擅长不同技术的影像医生,若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对其他影像检查一无所知的话,很有可能造成漏诊、误诊。由于日常工作中涉及疾病的种类涵盖面非常广,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不亚于一个全科医生,包括内科、外科、妇儿、骨科、肿瘤等多学科内容,只有对这些知识交叉融会、熟稔于心,才能对呈现的影像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蛛丝马迹”中追寻

一位退休干部因常感到身体倦乏来做体检,结果血压、B超、尿检、血检等各项检查均为正常,仅前列腺回声不均匀。针对这一小小的“蛛丝马迹”,又接连给他做了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检查发现,尽管前列腺没有增大,但腺体右侧边缘却存在异常信号。于是对其实施更为精确、细致的“前列腺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发现前列腺的右侧边缘叶有非常明显的腫瘤血管,长约0.5公分,如黄豆般大小。虽然前列腺没有出现增大症状,但腺体内存在肿瘤血管这一症状符合恶性肿瘤的表现。前列腺“PET-CT”检查,其结果与磁共振的影像检查结果完全相同,被诊断为早期前列腺癌。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患者体内的肿瘤得到了良好控制。

这是医学影像医生利用先进诊查技术,通过检查中的“蛛丝马迹”而诊断发现的早期肿瘤患者之一。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来不得半点含糊。医学影像科虽然是检查科室,但对病人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战争中的侦察兵、破译密码的谍报员,首先要捕捉到每幅图像上的每一个细节信息,并把它诊断明白。同时,它也在治疗过程中担任裁判的角色,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准确。

数字化的医学影像时代更是关乎生命,一张张黑白的器官轮廓胶片在医学影像科医生的眼里,似乎通过黑白的“语言”倾诉着身体中的奇妙变化。通过影像图片的黑白光影,对人的身体状况做出判断,找到病灶,并作出分析。这远非想象的那么轻而易举,考验的是影像诊断医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在现代医学中,需要先诊断,后治疗,临床医生都会把影像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通过一个患者的图像,能看出病变在哪里,病变程度如何,病变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打造研究型学科群过程中,医疗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模板,要求诊断报告描述规范详细,诊断结果科学合理,严格执行诊断报告审签制度;集体阅片和三级会诊,每月举行回顾读片会,重点解决医疗过程中一些疑难问题;坚持以主旋律疾病整合技术和资源,用不同技术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种疾病,使影像诊断更加科学、准确、快捷、合理。

影像学驶上“数字快道”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影像学已经经过了近130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影像学经历了从X射线到CT、磁共振、PET-CT、PET-MRI等融合成像手段,从物理成像到数字成像,从形态学成像到微观成像和分子成像的完美蜕变。尤其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AI、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也都为影像学带来了不同维度和层面的推动。

临床上,用超声、CT、磁共振等各种方法找到病灶并做出准确判断,其背后凝聚着影像诊断技术的高金含量。结合数字化影像诊断和治疗一体化,影像科医生的任务就是帮助别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多变的影像片中,抽丝剥茧,帮助患者挖出疾病的根源。一位患者做完检查的图像,少的只有一两张,比如照X光片,多的会有上千张图像,比如CT和磁共振,特别是加了三维重建成像的图像就更多了。数字化影像学科就是把数字化设备,及其所产生的资料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最终有效整合设备、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资源,达到所有资源共享的学科。

目前热门的“AI”智能技术在影像学科上应用,深度学习的是医学图像的纹理特征,但医学图像在形成之前的表现形式是各种数据。所以,AI并不能在数据阶段,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智能判别,因此它属于“后人工智能”。期待今后经过一系列的创新与完善之后,AI在检测到数据之后就能做出智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应的数据和图像,把“后人工智能”变成“前人工智能”。

数字化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在医学影像学的临床价值日益凸显,不仅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明显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数字化影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医、教、研一体化,有利于科室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管理,加速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一体化进程,为图像处理和开发新技术奠定了基础。今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跟影像医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影像医学革新和突破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前列腺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韩履褀治疗前列腺肥大验案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