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民族高校推广板鞋竞速项目对策研究

2023-01-09杜亚芬

当代体育 2022年45期
关键词:板鞋竞速体育项目

杜亚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在加大,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部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能够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随着国际间交流频繁,西方的体育文化不断进入我国,冲击着我国本土传统体育文化,新体育元素受到年轻人追捧,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所创造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板鞋竞速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它既是壮族人民改造自然、社会的智慧结晶,又是人们强筋壮骨、锻炼身体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其主要特点是运动时步调一致,行走灵活,协调自然,有强身健体、群众、竞技、观赏、娱乐、文化、教育等价值。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具有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文化等责任,在高校推广板鞋竞速项目,既能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又能使健身气功事业得以发展,进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地继承和发扬光大,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分析颇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板鞋竞速,在四川省民族高校开展的情况、制约因素,对此项目的发展和完善,为此项目在高校推广并为大学生们所接受提出建议。

1 高校推广板鞋竞速项目的价值

1.1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板鞋竞速运动项目是更具趣味性、竞技性和健身性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板鞋竞速项目,其能够与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也能够充分激发出高校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热情,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思路起到了很好的丰富作用,在教学中有助于营造更为活跃、舒适的教学环境,对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促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1.2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而人是完成传承这一行为的主体。如板鞋竞速的传承,是一代代少数民族劳动人民薪火相传的宝贵资源。在高校推广板鞋项目,以人为本,重视板鞋竞速的传承主体,“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2 四川省民族高校推广板鞋竞速项目现状分析

2.1 场地设施、器材基本满足教学训练活动

板鞋竞速项目器材制作简单,使用以长100cm、宽9cm、厚3cm的木板和3块宽5cm的护足面皮组合而成。对器材要求不高。第一块护皮距木板前面7cm,第三块护足距木板后面15cm,第二块护足在第一块和第二块护足的中间。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到四川省的两所民族高校均有比较完善的场地设施,拥有标准的田径场地,符合正规比赛场地,400米塑胶跑道,场地每根边线宽5cm,每个跑道之间的距离为2.44m至2.50m,符合板鞋竞速运动竞赛的标准比赛用地。板鞋竞速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两所学校均拥有板鞋80余副,满足学校教学、训练活动。

2.2 积极开展教学、训练、竞赛活动

四川民族学院通过训练队、专业选修课开展板鞋竞速。有12名学生参与训练,六男六女,由一名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备赛期间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曾参加四川省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2×100米接力赛男女组第一名,100米男子组第二名、第三名,100米女子组第三名。学校有开设板鞋竞速运动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有两个学分,只有体育系的学生可以选择。选修课开设有一个班,最多可选60人。

西南民族大学较四川民族学院开展形式较为丰富,有训练代表队、校运会比赛项目、素质拓展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活动项目之一。西南民族大学训练代表队由一名教练和6名队员组成,教练员执教四年,为兼职教师。6名队员训练年限为半年至两年。备赛期间每周训练3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拥有板鞋18副。2018年代表学校参加四川省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統体育运动会,获得男子60米二等奖、男子60米三等奖,女子60米二等奖;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春季田径运动会首次加入板鞋竞速这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至2021年春季田径运动会累计共有586名师生参加此项比赛;西南民族大学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在进行素质拓展实训时曾采用板鞋竞速这一项目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反响较好;板鞋竞速作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活动的项目之一,训练代表队成员面向全校大一新生进行运动展示,并指导新生进行竞技,配合微信图文、展板、易拉宝文字和图片展示,使更多学生了解并喜爱板鞋竞速这一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民族学院在开展板鞋竞速项目取得了一定效果,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并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3 四川省民族高校学生对板鞋竞速兴趣程度较高

参与问卷调查的两所高校的186名学生中有110名学生表示对板鞋竞速项目感兴趣,占59.13%,有76名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板鞋运动,占40.86%,有55名同学希望自己所在的学校推广板鞋运动,占59.11%。其中非体育类专业占66.46%,汉族占72.15%。说明四川省两所民族高校大学生对板鞋竞速项目兴趣程度较高,有利于板鞋竞速项目在高校的推广。

2.4 四川省民族高校学生对板鞋竞速活动开展较满意

186名同学参与满意度调查,有48人表示非常满意,占31.2%,65人表示满意,占34.9%,52人表示一般,占28%,21人不满意,占11.3%。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两所民族高校同学对学校开展板鞋竞速项目满意度较高,说明板鞋竞速项目在两所学校开展状况较好,得到学生认可。

2.5 影响板鞋竞速项目开展的因素

在影响因素这一多选题中,186名学生均参与了调查。其中选择学生学习兴趣有54次,选择场地器材等设施健全程度有42次,选择高校重视程度有75次,选择教师专业水平有56次,选择宣传力度有75次。从调查结果得出四川省民族高校大学生认为影响板鞋竞速开展的因素主要有:宣传力度、高校重视程度、学生学习兴趣。

2.6 学生选择参加板鞋竞速项目的动机

在选择参加板鞋竞速项目的动机这一多选题题中,有117人填写问卷。其中强身健体的选择频次为82次,休闲娱乐的选择频次为68次,培养团队精神的选择频次为74次,增进友谊和交流的选择频次为59次,参加比赛的选择频次为52次,获取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选择频次为38次。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民族高校学生选择参加板鞋竞速的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培养团队精神,休闲娱乐。

3 结语

3.1 结论

板鞋竞速项目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经济附着性弱,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限制性小,在操场上或者空地上都可以练习,练习时间相对灵活,在学校能够很好的开展,达到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四川省两所民族高校在开展板鞋竞速项目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速度快,效果显著,学生对板鞋竞速项目较感兴趣,对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较高,使越来越多同学认识并喜爱上此项目,是板鞋竞速项目成功普及和推广的典型案例,其普及和推广方法应该总结并进行传播。

其中四川民族学院学生了解板鞋竞速渠道较少,仅体育系学生经常有机会接触板鞋竞速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在推广板鞋竞速的过程中采取的推广方法为:抓住人才关键点,做好前期宣传;组建板鞋代表队,培养专业人才;以训代练,参与比赛;积极开发校外合作资源,对外交流学习。学生可通过学校活动、训练、比赛及社会实践接触板鞋竞速,获取渠道较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两所学校教师均为兼职教师,并非本专业出身,带队经验有限。

四川省民族高校学生选择参加板鞋竞速的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培养团队精神,休闲娱乐,影响板鞋竞速项目在四川省民族高校开展的因素:宣传力度、高校重视程度、学生学习兴趣。

3.2 推广对策

(1)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宣传途径,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比赛,利用新媒体全方位引导学生、教师认识、学习我国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需要学生了解并认识板鞋竞速项目,可以通过大众传播方式在学校推广板鞋竞速项目。使用诸如校园官方公众号、微博、校团委等众多校级平台推广板鞋竞速运动,传授板鞋运动技能,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价值,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校园文化,使每个人都体会到板鞋竞速运动的魅力,让板鞋竞速项目为更多大学生了解并接受。

可将普通高校板鞋运动的推广与社会接轨,积极调动社会专业人才参与到普通高校板鞋运动中,利用大众板鞋运动的火热氛围带动普通高校板鞋运动的发展。

(2)融入到相关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

板鞋竞速项目具有强身健体、娱乐性、竞技性等价值,有助于弱化教学过程注重竞技性的单一形式。在校园文化节开展过程中对板鞋竞速进行展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与浓厚的民族文化感染力,提高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们自觉地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对板鞋竞速项目兴趣,可加大开展力度。

学校可考虑将板鞋竞速项目纳入体育教学中或采用素质拓展的方式进行推广,设置有目标、有等级、有价值的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3)构建高校与职业体校、企业间推广平台,充分挖掘板鞋竞速项目资源优势。

目前四川省有开展板鞋竞速运动的学校数量较少,不具有规模。有推广板鞋競速项目的学校可为其他高校推广提供经验,合理利用资源,为板鞋竞速进入高校构建平台,将此运动带到更多学习更多学生中。

同时积极寻求与职业体校、企业合作,共建校体企三结合的合作模式。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加入则不仅可以为人才的培养供资金支持,甚至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企业则可以在支持高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4)制定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应政策,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投入,完善师资力量建设。

板鞋竞速项目的推广离不开场地、设施条件,目前高校对发展民族传统意识不足,政策、资金投入上有欠缺。市教委应制定相关保护政策,组织开展校园板鞋竞速项目推广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积极开发和综合利用学校场地,拓展学生体育文化活动,夯实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基础,重视校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

一所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这所学校传统体育文化水平的高低。要想充分发掘和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体育教师,就必然要成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的完善,以此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可以根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需求,定期组织和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相关培训与进修,提高相关专业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和技能训练水准。教师需要具备负责的态度,通过渊博的知识和育人的行为为学生做好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板鞋竞速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氢能“竞速”
板鞋竞速技术要点探析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竞速大挑战
板鞋竞速项目体能训练的发展探讨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