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春、赞夏、咏秋、语冬……四季优美俳句大赏
2023-01-09编辑部汇编
编辑部汇编
【适用话题】文学 诗歌 四季 自然之美
你是否惊叹于“今晚夜色真美,而且风也温柔”的美妙,这种独特的诗句被称作俳(pái)句,是日本传统文学的一种形式。
俳句古称“俳谐”,至近代始称“俳句”,一般认为其产生于室町时代(1336—1573年)中期以后。俳谐原本是机智的回答,它有意识地对和歌(一种始于日本民间文学形式,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结晶)进行戏谑性的模仿,以滑稽直率,甚至不惜流于卑俗的方式表现庶民的生活,不过多是游戏之作,缺少文学欣赏价值。至江户时代(1603—1867年),俳谐经过革新,逐渐发展出不同于和歌的美学情趣、独具“风雅之道”的艺术道路,从而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
俳句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表现了当地人民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所产生的心灵感受,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传统俳句,领略不同文化中同样的诗词之美。
天也醉樱花,云脚乱蹒跚。——野野口立圃
【赏析】樱花盛开时节,赏樱的人们满山遍野,饮酒作乐,连天空也喝醉了,瞧那云彩步履蹒跚,乱扭在一起。此句典出《和汉朗咏集》中菅原道真的诗句“天醉花因桃李盛”。天醉樱花,表面看是天陶醉于美丽的花色,其实是醉于赏花酒。此处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以云脚的蹒跚证明天的确喝醉了,富有诙谐之感。
【更多春的优美俳句】
1.哎呀连声赞,花满吉野山。——安原贞室
2.匆匆春将归,鸟啼鱼落泪。——松尾芭蕉
我向尊师拜,采撷一片嫩叶,轻将泪花揩。——松尾芭蕉
【赏析】此句为作者在奈良旅行时,拜谒唐招提寺的开山鉴真和尚坐像时所作,当时作者在开山堂瞻仰盲目的大师塑像,幽暗中仿佛觉得大师的眼睛噙着泪花。门外嫩叶翠绿,在初夏的阳光里闪闪发亮,想到大师五次东渡未果,纵使双目失明,历尽艰辛仍然矢志不渝,东渡成功,就想摘取一片嫩叶轻柔地给大师揩擦。
“泪花”是这首俳谐的“诗眼”,作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初夏阳光辉映下塑像的面部产生的微妙阴翳中,仿佛看到被海风吹瞎的眼睛流出的泪花。这自然是作者的主观想象,可以说是作者面对大师恸哭的自我幻影。
【更多夏的优美俳句】
1.山色静寂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入岩。——松尾芭蕉
2.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
胡须吹西风,谁子叹暮秋。——松尾芭蕉
【赏析】此句题为《忆老杜》。“老杜”即杜甫。瑟瑟秋风吹胡须,感叹暮秋的究竟是谁呢?自然是那个杜甫,同时还有仰慕他的我啊!作者精通汉文化,景仰杜甫。杜甫在《白帝城最高楼》中感叹:“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抒发他对世事和人生的感慨悲叹之情。
这句俳句直接模仿杜诗,对着凄凉的暮秋发问,大概表示作者的心灵与杜甫相通,具有苍茫悲壮的气氛。而且在创作手法上也是沿用汉诗的倒置法,杜甫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的诗句,此句亦不按正常语序,不说“西风拂胡须”,而是说“须吹风”。
作者在革新俳谐的初期,试图以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替代俳谐旧传统,创建一种新格调。李白、杜甫的诗心,寒山的佛境,西行的空寂,白居易的通俗,正是他追求的目标。上述五人中,除西行是日本著名的僧侣歌人外,其他都是中国唐朝诗人,可见当时作者是从汉诗中寻找俳谐的文学精神,以汉诗的情趣确立俳谐的新传统,就是借鉴中国先进的文化精神挽救俳谐的陈腐没落。
【更多秋的优美俳句】
1.一人打自花野来,我亦染香花野去。——池西言水
2.窗外探头常春藤,居家是何人?——夏目成美
萧瑟寒冬树,斧斫惊流香。——与谢芜村
【赏析】此句描绘严冬萧瑟的树木,也许冷得连树液都已凝固,但樵夫斧头斫进,新鲜馥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惊叹。“惊”为此句的“诗眼”,浓郁的芳香正是树木旺盛的生命力的表现,作者折服于整体树木在寒冬里的顽强活力,体现出作者本人的近代意识。
诗歌表现嗅觉感,常见赞美梅花、菊花、樱花等香气,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树干的芳香。芜村的俳句具有强烈鲜明的绘画感觉。
【更多冬的优美俳句】
1.此为终老地,积雪五尺深。——小林一茶
2.冬日寒风狂,夕阳吹落海。——夏目漱石
(摘自《俳句——日本名句赏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飨读者,编辑部在此书基础上整理添加了更多优美俳句)
【素材分析】不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是李白的五言绝句,诗歌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在不同地区都有独特的表达形式。俳句作为一种独特的短诗,也有著独特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我们在赏析时亦能体会到独特的美妙之处。不论白居易的“春风桃李花开日”、池西言水的“我亦染香花野去”,还是松尾芭蕉的“匆匆春将归”、孟浩然的“处处闻啼鸟”,只要认真品味,便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妙。
【速用名言】
1.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美国诗人 布罗茨基
2.诗人的首要职责,是允许诗歌再次发生,使诗歌继续下去。——爱尔兰诗人 谢默斯·希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