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1-09连晓玲张芷莹
连晓玲 张芷莹
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广东省韶关市 512005)
1 研究背景
乡土情怀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关注乡村教师是否具有浓厚乡土情怀及其培养问题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诸多文献都指出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应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乡土情怀缺失、回乡任教内生发动力不足等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乡村教师流失严重和补充不足,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不愿到乡村工作,造成乡村教师结构严重失衡。
无论是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构建分析还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既有研究较多关注于职后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及其培养,对于当代“00 后”定向师范生职前乡土情怀生成分析和培养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东省韶关学院“00 后”定向师范生为数据样本,有效样本量为383 份,基本涵盖了韶关学院所有定向师范生专业。通过分析数据寻求“00 后”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现状问题,进而探讨“00 后”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育对策。
2 “00 后”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目前存在的问题
乡土情怀表现在对乡村学生未来教育发展的关心和对当地村民生存情况的关注,表现在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喜爱和认同,表现在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表征了“农村教师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关切、对农民生存状况的担忧、对农村孩子处境的关注等”[1],通过文献查阅以及问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依旧存在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高校师范教育中乡土情怀培养的缺失
以2019 级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为例,其培养目标虽有提到培养热爱乡村小学教育事业,具备立德树人及专业发展意识,能够胜任乡村小学多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但除此之外并无提到培养定向师范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对乡村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等方面。
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也缺乏针对性。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别中,并没有以乡土情怀为主题或与之有关的课程。在三方签订的协议中有规定,定向师范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后,需到定向地学校(含村小、教学点)任教不少于六年,任教时间以及任教地区都说明定向师范生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但依照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师范教育中课程设置却缺乏针对性,并没有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展开教学,缺乏到农村地区任教的相关教学技能。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您了解与定向工作地相关的乡土文化的途径是”中可见(如表1),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较多,占43.3%,但并无接触的也有16.4%,而老师课堂讲授的比例也只占24.3%,可看出学校在理论引导方面如在其他课程对乡土文化的知识渗透较少,忽略了在课堂中对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
表1 在学校,您了解与定向工作地相关的乡土文化的途径
2.2 生活环境乡土气息较弱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农村的定向师范生仅为两成,占比远少于城镇。对于居住在农村的这部分人来说,受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发展的影响,他们虽然身在乡村,但他们的思想或生活习惯同样具有城市的气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不用走出家门依然可以跟外界取得联系,通过网络维持人际关系需要,因此居住在乡村并不等于真正融入乡村,对当地的本土文化自然也不会十分了解。“乡土情怀认同是全科师范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需要在自然环境的渲染下与乡村社会产生互动与共识,基于此,全科师范生才能理解乡村社会的风俗习惯、人文环境等,凝聚乡土群体的归属感。”[2]对于居住在城镇的这部分人,他们远离了产生和发展乡土情怀最基本的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若从开始就失去了这种“先天优势”,仅仅靠后天培养难以对乡村产主亲切感和熟悉感,反之可能衍生出陌生感。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此外大部分农村学生至少在高中就已经离开自己的乡村来到城镇就读,就以韶关学院为例,学校设置的课程中很少培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更多的是以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教育,且多年的城市生活慢慢的让农村学生身上展现出城市主义取向的文化,这无不冲击着他们的乡土文化情结。
2.3 定向师范生的回乡任教内生发动力不足
从报考的原因来看(如表2),有25.3% 的人是因为就业有保障,20.6% 的人是因为可以减免费用,仅有32.4% 的人是为了国家乡村基础教育事业做贡献。也就可以看出真正是因为热爱乡村教育事业、对家乡有浓厚情感而选择回乡任教的人并不占大部分。此外有42% 的人认为在未来从教中自己对乡村学生、乡村学校、乡村教育的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说明有绝大部分定向师范生没有认识到作为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表2 您选择报考定向师范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
从了解的原因来看(如表3),有23% 的人是在无意中了解到乡土文化,有13.6% 的人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可见还是有绝大部分同学是因为外在原因去获悉乡土文化知识而非因为自己内心喜欢。
表3 您了解乡土文化的主要原因
乡村教师“留不住”问题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我国有近300 万的乡村教师,相关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成的乡村教师没有流动的意向,近七成的乡村教师有强烈的流动意向[3],基本是从乡村学校到城市学校,从边缘落后地区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流动。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有33.4% 的人认为乡村教师没有产生乡土情怀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自感在乡村教书没出息”(如表4),没有正确认识到乡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后仍会积极寻找机会逃离乡村,到教学资源更好的地方任教。
表4 您认为乡村教师没有产生乡土情怀的原因最有可能
2.4 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教师。[4]在“您了解定向地在国家乡村振兴计划中的部署地位”一问中,有29% 的人选择否,在“您选择定向地时包含了投身于该乡村建设的职业规划”一问中,有21.9% 的人选择否,在“您做好为振兴乡村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准备”一问中,有24.5% 的人选择否。也就是说,定向师范生在选择这份职业前以及考虑未来任教后的打算中,也还有大部分人并未把乡村未来发展纳入自己的使命职责中,没有把乡村的发展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力,农民的生存状况对乡村振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数据中也能看到(如表5),有绝大部分定向师范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太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没有意识到农民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
表5 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您会关心以下哪些方面
2.5 乡土知识的载体相对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农民工大批进城和城镇化加速,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民间故事口耳传承环境遭到破坏,原来固定的受众群体关系分崩离析。[5]在调查定向师范生对乡村哪些文化比较了解时(如表6),对风俗习性、古建遗存的了解比较多,各占79.9% 和60.3%,而对传统技艺、历史名人、传说故事等占比相对较少。风俗习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特定的节日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传承。古建遗存历史较为悠久,人们可以通过古建筑等已有的现实存在物了解以往的历史发展,感受乡村发展历程。而古代历史名人以及传说故事等,一般无乡村地区特色课程来传授,多数是经过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有些地区甚至已无传说故事,这极大局限了乡土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表6 您对乡村的哪些文化比较了解
3 提升“00 后”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对策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5.1% 的人认为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是自发的自然情感,需要对乡村生活有深切的体验才能形成,6% 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培养产生,例如开设相应活动课程或专题思想教育获得,而66.8% 的人则认为既需要自己由内而发的对乡村的依恋,也需要课程资源等的后天培养。也就是说大部分定向师范生都认为乡土情怀的培养离不开自身对乡村的自然情感,也离不开外在环境的引导和烘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种对策提升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
3.1 政府层面:创新交流平台,推广地区特色文化
乡土情怀的培养是需要情境性的,各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特色乡土资源,例如将地方特产、名人轶事、传统手工艺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推广出去,借助大众传媒等积极宣传,构建农村形象,讲好农村故事。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本地区的优秀乡土文化保留了下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乡村学生能从小就培养起乡土情结,潜移默化的增强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乡村教师也能引起情感共鸣,唤起对乡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此外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面对面转变成使用网络通讯工具的形式,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年轻大众所喜爱的娱乐方式,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乡村特色活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们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乡土气息、领悟淳朴民风。
3.2 学校层面:师范高校和乡村学校共同创设乡村教育理念
3.2.1 师范高校:针对性教学,开设乡土特色课程
高校是培养教师的主力场所,要将一名定向师范生培养成具有浓厚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首先应结合地区特色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一批热爱乡村教育事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现代型乡村教师,并且结合农村地区特殊情况,开展符合农村教学的课程,避免单一的城市化现代教育。例如可以请当地乡村的专业性人才走进课堂开展教学,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培训,定向师范生不仅可以学到实用性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而且能提前了解乡村的真实情况,有助于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农村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资源,播下扎根乡村的种子。
此外高校应重视与农村学校联系,安排一些实习任务,例如组织参观农村地区古建筑、去乡镇调研等活动,让定向师范生提前接触乡村学校的真实情况,给予学生把课堂教学理论运用到农村实际当中并检验效果的机会,便于日后更好的融入乡村教育,积极的参与乡村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悉知识、培养价值观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渗透乡土文化知识、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等,潜移默化的帮助师范生培养起乡土熟悉感和亲切感以及要为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价值观。
3.2.2 乡村学校:开展本土化乡土情怀培养
乡土情怀与乡村教师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从问卷数据调查可知,有48.3% 的定向师范生的定向地不等于其生源地,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师范生是去自己不了解或者没有生活过的地方任教,这部分学生对该地区的感情并不浓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那么开展本土化乡土情怀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为此乡村学校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展乡村特色课程,实施本土化培养计划,同时也要重视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之间的团结、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分享,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乡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时时回顾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教师的乡土依恋感和乡村责任意识,更加坚定的为乡村教育事业奋斗。
3.3 个人层面:树立职业共识,激发个人乡土意识
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是技术型职业,更是一种情怀型事业。外在条件始终是起影响作用,占决定作用的还是定向师范生本人。农村孩子相对于城镇孩子来说更质朴、更纯真,同时也存在着“留守儿童”等情况,为此也需要我们更积极的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激情,主动走进乡村孩子的心灵,树立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志向和为乡村本土教育服务的理念,主动了解乡村,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意识,积极的融入乡村、热爱乡村,在教学实践中肯定自己对乡村学生、乡村学校、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自我实现价值和乡村学生的未来、乡村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知识的力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做乐教、适教、善教的新时代“筑梦人乡村教师”。
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人的核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办好乡村教育是唯一的路径。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为此“00 后”定向师范生要意识到自己对乡村振兴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把乡村的未来发展纳入个人的职责之中,建立起乡村振兴的职业共识,培养起对乡村教育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厚植乡村教育情怀,担当起乡村振兴的教育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