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以成都武侯区义务教育学段教师的调查为例
2023-01-09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叶 兵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式开展已由新概念、新技术成为当下乃至未来教与学的新常态。加之疫情跌宕起伏,提升在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尤为急迫和重要。为此,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对近三年新入职教师群、武侯2020年市区级后备名优教师、2021年新教育种子教师群中开展“2022武侯线上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获取,现将相关调查数据与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陈述于后。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参与者人数及教龄分布
在问卷发布后的一天内,252人提交了问卷,其教龄占比见图1。由数据可见,积极参与调查并反馈的教师以5年以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居多,即主要是成熟型教师。
图1
(二)使用直播教学的平台情况
在所调查的教师中,使用钉钉、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教学的比例分别是44.8%、32.9%,位居前列。另外,使用QQ、微信等其他多形式的直播形式占比合计为20%左右。经进一步了解,其原因在于钉钉平台具有良好的群建和回放功能,而腾讯会议教师平时在工作中参会使用率高,操作简单、熟练。
(三)线上教学形式及资源使用情况
根据图2,占比前二的分别是“教师直播教学”(53.2%)、“资源包使用+教师出镜指导”(39.7%),单纯的资源包推送为6.3%,其他形式为0.8%。
图2
“使用课件或微课,其原创性的比重”及“资源网站”的使用情况如图3所示。图3的数据显示,原创比重占比最高,达到52.4%;基本无原创的比重最小,仅为1.6%。
图3
数据体现了教师基于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把握进行直播教学是主流,体现了教师教学鲜明的时代性和良好的角色担当。此外,在“资源使用”方面,教师“资源推送+教师出镜指导”的占比较高,体现了教师们选用精品微课助力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成为线上教学的新常态。
(四)直播教学的一般时长
本次调查问卷覆盖了中、小、幼三个学段。据图4可知,调查结论是整体上直播教学在20分钟左右的占比在50%左右,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线上授课的“短”“小”“精”“悍”。
图4
(五)在直播教学中要求学生出镜的情况
图5的数据显示,“点名学生出镜”和“要求学生全程出镜”的比重位居前列,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和注重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图5
(六)直播教学中,学生线上学习的硬件及环境支持情况
数据显示,网络“非常流畅”“偶尔卡顿”“经常卡顿”的比例分别为23.2%、66.3%、9.5%,体现出良好网络硬件环境对线上教学的支撑。在本次“学生参与班级直播学习的电子产品”的调查中,使用“电脑或平板电脑”的比重为72.2%,使用手机参与学习的比重为27.8%,可见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和良好线上学习条件基本具备。
(七)在直播教学中,关于“全员静音”和“一节课让学生连麦人次”的情况
图6的数据呈现,“偶尔全程静音”的比重为52.4%,占比最高;另外还有9.9%为全程“没有静音”。该数据体现出线上教学中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学生注意力的有效调动等,同时说明学生居家学习基本具有良好的安静环境。
图6
与此相关的还有关于“一节课与学生连麦人次”的调查显示,其中连麦5—20人次为40.9%,15人次以下为35.7%,0—15人次为10.7%,15人次以上为12.7%。该数据再次体现了师生线上互动交流的频次,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深切关注和对学情的细心把握。
(八)教师对学生“作业平台的选用”及“班级作业平台统一使用”的情况
调查中了解到,通过QQ、钉钉、智学网、微信小程序进行作业布置的占比位居前四。
在“班级作业平台统一使用”方面,班级作业提交平台一致性的占比为81%,不一致的为19%。班级授课中学科教师直播平台一致的占比为86.5%,不一致的为13.4%。由数据可见,整体上班级教师间的协作、学校层面教学管理的要求等方面是有沟通、有统整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从本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发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无论是社会及学校管理层面,还是教师担任主播教学、学生参与直播学习及家长对线下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层面,硬件是有保障的,认识和行为方面是理性的、积极的、支持的、协同的。
与此同时,在“教育+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提升在线教育教学有效性,多方主体立足角色担当,加强学习研究和互动协同,在巩固、完善、探索、优化线上教学等方面需持续精进,主要建议如下。
(一)教师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专业素养提升方面
从数据及调查访问中发现,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学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线上教育中如何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增强互动性、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行动实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在2035年的工作目标中指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成教育强国要求”“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显著加强”。
新时代的教师要加强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习研究,加强对“互联网+新技术”的价值认同和学习的内在驱动,认识到线上教学将是一种新的常态和助力学生成长的方式。在加强课标和教材研读、加强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增强教育的敏感性和课程资源意识,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四川省一师一优课”“成都智慧教育云平台”“武侯智汇云”等国家、省、市、区级数字资源,本着适用、精准、有效的原则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助力课堂课堂教学的有趣有效、高效灵动。教师要加强课件及微课的设计、制作和使用,力求在科学性、学术性、人文性、实效性方面有新的突破。在常态开启直播教学之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方合力助力孩子线上学习有效性”的家长培训会,让家长进一步理解和支持线上教学,并为孩子成长提供线上学习的安静环境,以及基本的硬件条件等。教师在直播教学中注意衣着得体、直播光线良好,教具等方面准备充分,尽量全程出镜,适切适当地运用手势语言等,给学生以亲切感。教师可要求学生全程出镜,参与学习,鼓励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专注力和行为习惯。教师精心设计核心问题,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活动,以引发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行为,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适时邀请学生连麦,并对学生予以启发、点拨和引导的及时回应,同时要引发学生新的学习思考。教师的学科作业设计和要求要重实践、有弹性,以体现分层性和探究性等,同时要在下次开课前或适当的时机予以积极的点评反馈,从而通过榜样示范、潜能帮扶、鞭策后进等方式促进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方法、学有成效。
(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优化支撑教师发展供给
目前,区域及学校层面在对教师线上教学方面存在要求提得多、培训指导少,方向指引多、实操建议少,会议传达多、一线跟进少的问题。其次是对一线教师线上教学好的经验做法发现少、提炼少、推广少,统整协调和跟进落实方面还亟待提升。
多方教育主体应积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中所提出的“强化专业支持”要求,其中学校层面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培训,定期开展校本培训”。面对当前线上教学的有待提升,需要加强“有效线上教学”的主题研讨,让线上教学有成效、学习有心得、研究有见解的教师做分享交流,以身边的“先行先试”开阔大家的视野;同时要加强形成校本化的线上教学的学校约定,鼓励各位教师在基本要素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校层面、教研组层面还要加强巡课指导,以感受师生线上学习的状态,从而给予适切适当的经验萃取和指导督促。促使一周或间周一次的线上教学常态反馈机制建立并常态化运行起来,从而促进典型做法的推广和不良教育教学行为的纠正。
(三)学生自主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方面
从调查问卷和访谈及观察中了解到,部分学生惰性较强,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比较突出;学生在线上学习的心理准备、学习准备不充分;学生学习拖沓,需要家长敦促的情况比较普遍。
学生是学习成长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要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教师、家长共同合力引导和培养孩子对学习成长负责的态度,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孩子要树立“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是英雄好汉”的自立意识,要树立远大志向,学习先进榜样,用行动向目标靠近,要看到自己在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成长足迹。学生在参与线上学习时,要明确作息时间,调好家庭闹钟,提前摆放好与学习课程相关的书本和学习用具,用好餐、上好厕,进入课室后保持良好的学习坐姿,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加强听课记录和积极参与互动等;课后要按教师要求在相应的平台提交作业、阅读教师的批阅反馈等,同时要勤学好问,在自我思考未果的前提下,坚持以留言或连麦、电话的方式向同学或教师请教,以实际行动为自己的成长和对祖国的发展负责。
(四)家庭及社会层面对线上教学的支持方面
调查中了解到,98%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线上教学持支持态度,但现实场景中,有部分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知道但不努力做到”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日三餐规律性不强,在营造孩子静心学习的氛围上不够;长时间自顾自玩手机而陪伴孩子阅读少,对孩子学习适切适当的鼓励和敦促少等情况比较突出。有部分教师和家长反映,高品质的教育教学免费课程资源平台少,可供选择的优质资源还不充分等,这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线上教学的进一步提质增效。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教育需要家、校、社的协调统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各方主体在孩子立德树人方面的职责和使命。家长要进一步增强对孩子各年龄段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敏感期的认识,加强亲子阅读、家庭劳作和身体锻炼等。对孩子的成长给予更多的指引、帮助和激励,多一些共情的沟通,以自己的好学、上进、善良、友好、耐心和智慧积极影响和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与此同时,多层面加强教育数字资源中心的建设,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悉心指导。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教师教育及社区教育业务部门具体落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加强教师教育精品课程的开发培训、研究、征集、评审、成果分享,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课程的精准供给,从而“认真把握好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化危为机、主动求变,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趁势而上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高效,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