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精深 技术创新
——《奋斗者——绳技蹬人》的创作模式

2023-01-09南京市杂技团供稿

杂技与魔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杂技团奋斗者杂技

文|南京市杂技团供稿

图|本刊

在刚刚于河南濮阳圆满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上,由南京市杂技团、南京市杂技家协会创排选送的《奋斗者——绳技蹬人》凭借其高超的技巧、创新的理念,从全国70 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评“杂技节目奖”,这是南京市杂技团2017 年以来继杂技节目《西游时空——跳板蹬人》、滑稽节目《热心人》之后第三次摘得“金菊奖”。在短短5 年时间3 次荣获中国杂技界的最高荣誉,南京市杂技团到底做对了什么?本文以《奋斗者——绳技蹬人》为例,浅谈杂技艺术发展的模式创新。

一、技术创新,在同质中找差异

作为中国杂技界的最高赛事,中国杂技金菊奖的获奖节目具有标杆意义,往往能引领创作风潮。综合分析最近几届的获奖节目,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单项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演员的自身功力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技艺融合”越来越丰富,舞台道具、声光电的设计愈加精美精致。可以说,在这两个方向上,当代杂技艺术已“卷”到极致。那么,如何“另辟蹊径”,在高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南京市杂技团提出了“1+1 >2”的思路,通过技术层面创新,构建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模式。在具体实施上,首先对团队现有的技术结构、优势项目进行梳理,从中选择出基础较好的门类进行融合创作。经过研讨,最终确定了“绳技+蹬人”的方向,因为南京市杂技团在绳技、蹬人两个门类上分别斩获过国内、国际重要奖项,一直保留着人才梯队的技术传承。

二、科学训练,让创新快速落地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一个手上功夫,一个脚上功夫,这两个门类的技术融合,在业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从动作设计到道具组合,没有可复制参考的经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南京市杂技团只能自己埋头摸索,完成这项“极限挑战”。

第一,是对个人技术的极限挑战。以往演员在做空中动作时,靠展开手臂来实现对称平衡。新节目融合了绳技表演,一边手臂用来发力,一边手要攥着绳子数圈数,演员不仅要“一心几用”,还要忘记原本根深蒂固的“肌肉记忆”,重新调整身体的角度和重心,重塑平衡。

第二,是对团队默契的极限挑战。作为一个集体节目,要实现“人与人+人与道具”的极致配合。其中,最大的一个组合动作需要底座、尖子、绳技、道具等15 名演员在移动状态下共同配合完成,所有人的动作一致性仅限零点零几秒的误差。

为此,编创团队从两个方面入手迎难而上。在技术上,让蹬人演员练习绳技,让绳技演员练习蹬人,实现一举多得——在提升演员本体技能的同时,增强团队的默契度,同时也为动作设计编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艺术上,完成快速迭代调整,一个动作如果练习三个星期仍然没有起色,那么就果断调整技术编排。

就这样,从2019 到2022,3 年多的日积月累,从最开始的5 圈到20 圈再到30 圈……整个团队完成了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思想精深,奋斗者为形赋魂

技术成熟之后,便进入到为形赋魂的阶段。在这个层面,南京市杂技团没有纠结,很快确定了向“奋斗者”致敬的基调,聚焦当代城市建设者,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通过刻画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群像,展示城市建设者们用勤劳和智慧担负起城市“钢铁脊梁”的使命与责任,诠释“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精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艺术的三重境界“句秀、骨秀、神秀”。一个卓越的杂技艺术节目应当是这三种境界的统一,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于一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南京市杂技团将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奋斗在杂技艺术事业一线,不断创新发展,践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文艺使命。

猜你喜欢

杂技团奋斗者杂技
“奋斗者”
奋斗者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中小学生写信致敬“最美奋斗者”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奋斗者的答卷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