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石化:优化产业布局走出特色发展路

2023-01-09刘芳芳

中国石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齐鲁石化优化发展

□ 本刊记者 刘芳芳

9月19日,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下,一辆辆装载液态二氧化碳的运输车缓缓驶出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厂区,送往胜利油田位于高青的注气站。

2021年7月,中国石化启动建设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齐鲁石化煤制氢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捕集提纯后,被送到胜利油田用于驱油,并封存地下。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建成是齐鲁石化优化产业布局、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自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齐鲁石化强化督导督办,持续压茬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各项改革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100%,走出了一条传统炼化企业焕发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完善结构治理,企业运转更高效

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是传统炼化企业突围制胜的法宝。作为一家拥有56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齐鲁石化刀刃向内自我革新,通过抓实主责主业创新创效、聚焦做强做优夯实基础,不断提升竞争实力。

齐鲁石化员工精心操作,维护装置平稳生产。刘芳芳 摄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水区域,敢啃硬骨头、涉险滩,制定了7个方面24项重点工作,细化了79项改革任务清单。”齐鲁石化企管和法律部经理何加强说。公司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指导引领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建立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例会机制,实施月度工作进展汇总督办,抓好措施动态滚动优化。

齐鲁石化对内“拆庙推墙”,打破厂际和部门之间“篱笆”,删繁就简,进行压减整合,实现了人力资源一体化、系统化和集约化管理,提升了管理效能。近年来,减少中层机构和基层机构212个,精简37.3%;优化整合岗位620个,降幅14.3%,“小、细、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倒班岗位由5班改4班,减少班组60余个;强化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了公司经理层、中层领导、基层领导及相当职位人员全覆盖,走在了集团公司炼化板块前列。

齐鲁石化人力资源部经理马雁飞介绍,齐鲁石化主动摒弃“体制内”“铁饭碗”的传统思维,推进市场化用工机制建设,灵活利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找业务、谋岗位、增价值、创效益,走出去外闯市场,全链条盘活人力资源,近三年用工总量减少17.1%,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2021年公司经营利润创历史新高。

优化产业布局,转型动力更强劲

“双碳”目标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齐鲁石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凭借科技力量提前布局、率先突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产业空间,做深强链文章,着力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绿色转型“组合拳”激活发展“满盘棋”。

伴随着国内最大的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完成,生产环节的废气变成一种新的资源,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再利用,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充分优化整合内部资源配置,畅通内循环途径,使各种要素资源加速‘动起来、活起来、跑起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齐鲁石化科技发展部副经理徐奇轩介绍,光伏发电和“余热、余温、余压”资源利用等项目成功投用,是公司向闲置土地要效益、向废弃资源和能源要效益的具体实践,实现了创新创效、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三丰收”。

齐鲁石化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将产业“梯度”化作发展“势能”,一个个绿色项目的投用,既满足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需求,又为强链补链、能源低碳转型、社会经济稳定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了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更充沛

创新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

今年7月,齐鲁石化成功自主研发生产出极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树脂新产品。该产品具有柔韧性好、加工温度范围宽、抗穿刺抗撕裂和抗冲击性优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包装膜、软管等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

“按照‘投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的思路,持续抓好新产品开发,巩固优势领域,开拓新兴领域,多开发顶替进口、打破垄断、附加值高的产品。”齐鲁石化科技发展部经理曲信松介绍,随着高端聚烯烃、橡胶、腈纶等一批新产品成功研发,企业新产品储备量大幅提升,推动了三大合成材料迈向中高端,其中茂金属管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并继续保持引领优势。

齐鲁石化强化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全产业链附加值。自主研发的硫黄装置脱硫成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免硫化型尾气加氢催化剂、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工业化应用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硫黄装置脱硫技术已推广应用到31家企业、60套装置。”齐鲁石化炼油工艺专家、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刘爱华自豪地说,这得益于企业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齐鲁石化还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国产实时数据库应用实现了各生产厂实时生产数据采集的全覆盖,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齐鲁石化优化发展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思想政治工作与EAP结合点的有效路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齐鲁石化的“共享经济”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