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与火的窑变千彩

2023-01-09李世明

文史春秋 2022年10期
关键词:窑变窑炉钦州

● 李世明 区 明

窑变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窑变是指陶器和瓷器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形成的色彩和纹路的变化,广义的窑变是指陶器和瓷器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包括所有在开窑后于色彩、纹路、形状、质地等方面发生的特异变化。

坭兴陶的“独门绝技”——窑变

钦州坭兴陶窑变技艺是坭兴陶烧制技艺的一大特色,亦是钦州坭兴陶的“独门绝技”。窑变是坭兴陶艺术风格的亮点之一。

民国《钦县志》载:“宜兴(笔者注:坭兴,下同)器烧工,其窑不能自为之,一定要附缸瓦大窑,因烧法有两种,其法将宜兴器交缸窑装入新制大缸内,顶上不盖密,留各宜兴器得直接火力,有变窑之异彩,听其自然,或变古铜,或变深浅蓝,或变黑白及五彩奇异之色。”

窑变技艺的珍贵之处在于:产品经烧制后,再经细致地水磨加工,去掉火皮,如同揭开少女的神秘面纱,充分显露出光润柔和的本质,呈现出古铜、虎纹、天斑、墨绿等诸多意想不到的色泽,仪态万千。这种色泽变化的奥妙与神韵,得之偶然,不循章法,也无定格,品位极珍。窑变乃土与火极致交融的艺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永福教授誉之为“其天赋的神奇瑰丽,与艺人之技、文人之情、书家之风、画家之境,融为一体,呈现出天人合一之绝美”。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陶业界独树一帜,被称为“中国一绝”,它的万千变化,令古人、今人无不叹为观止,可谓“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此类坭兴珍品人们称之为“窑宝”,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但光有窑变还不行,有没有特色非常重要。坭兴陶作品的优劣不仅仅在于坯品的工艺上,更取决于坭兴陶的窑变和装饰画的意境能否融合为一体,一件作品的意境、人的思想跟窑变相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最为难得。

影响窑变的因素主要有原料、烧成温度、窑内气流和气氛的循环等。

陶土的铁含量是呈色的主要金属物。当窑炉温度达到临界点时,坯体中的铁元素在氧化反应下呈红色,在还原反应下呈青灰或黑灰色。窑温也影响色泽的变化,不同窑温可呈现颜色的深浅、明度和饱和度的高低。烧窑时,首先按正常烧成方法慢慢升温、排湿,排湿结束之后,封堵排湿孔,可稍放快升温,等达到实际烧成温度(根据坯体的化学成分比例设定在1120℃至1180℃之间)之后,还要保温一段时间,使炉内温度均匀,坯体熟透。坭兴陶以临界点为最佳烧成温度,若温度偏高,颜色老气沉闷;若窑温偏低,颜色稚嫩、亚光,声音沉闷,器壁渗水;若超出临界点,氧化铁析出,表面产生气泡,即成为废品了。

此外,入窑烧制时,不同的炉室位置摆放的坯体在窑变烧成后,呈色也会产生变化。

窑变技艺的求索之路

窑变烧制一直是钦州坭兴陶烧制难以逾越的难关。自古以来,坭兴陶使用古龙窑进行传统工艺烧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烧成率低,且成功的窑变率不足10%,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的大批量生产需求。

为弄清窑变烧制的原理及控制的技术关键,突破坭兴陶窑变烧制的技术难关,2000年开始,钦州坭兴陶大师自主设计制作了一台单体梭式窑炉进行试产,经多次改造窑体结构,最终设计制作具有“气流循环”特殊功能的梭式窑炉,用电烧制(氧化气氛)达一定温度后,再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气流循环往复“还原”处理,终于取得“窑变控制”的技术效果。

20多年来,李人帡、罗礼烈与坭兴同行致力于坭兴陶烧制技艺的研究,以执着的求索,探寻“火神”的奥秘,原本纯属偶然的坭兴窑变,由此成为可以营造和预期的艺术意境,从而实现了坭兴造型设计、装饰艺术与窑变色彩的神奇融合。具有“气流循环”特殊功能的梭式窑炉的成功推广,使坭兴陶的烧成制品率提高到90%以上,窑变产品成功率达到60%以上,使钦州坭兴工艺美术陶的生产走向产业化,创出一条适合大发展的道路。坭兴工艺美术陶产品在2004年前只是独家生产,自2005年起,各种家庭、合资、引资的坭兴作坊和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至2010年,坭兴陶行业迅速发展,20多家工厂、公司和300多家小作坊、工作室遍布全城。

2010年以来,钦州市为坭兴陶发展搭建智力支撑平台,培养和壮大人才团队,在钦州市科技局的引领下,钦州坭兴陶艺公司与广西大学建立了科研教学基地,并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联合研发“坭兴陶窑变控制的先进加工技术与高档产品开发”和“高效余热利用坭兴陶煅烧窑控制技术研发与示范”等研究项目。这样的校企合作项目,通过研究坭兴陶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弄清了原料陶土的有机化学成分、其中的定量变化规律、制品性状与烧制工艺参数内在的关联性,实现了产品窑变成因的有效控制;通过对窑炉的节能改造,利用余热交换控制,降低单位产品的热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缩短了烧成周期,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减排的产业化目标,解决了坭兴陶煅烧窑炉高能耗问题。

部分窑变作品鉴赏

采用窑变法烧成的坭兴陶,不拘表面色泽的统一,偏好追求颜色的渐变和丰富的色阶,其质地细腻光润,黑里透红、红里泛黄,或青灰,或黑紫,在装饰图文的共同辉映下,犹如金石墨玉,使人遐想连篇,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和工艺特色。钦州坭兴陶的窑变,是在天工和人为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色泽、纹理等方面的特异变化,是传统烧制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窑变后,陶坯自然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再辅以大师们的精致绘制,便形成享誉中外的陶艺精品。

一、作品《乐陶陶》(作者:刘俭)

作品采用柴电结合方式烧制,用坭兴陶土拉坯成狮鼓造型,一面雕刻上“乐陶陶”篆刻印章,表达对坭兴陶制作的情感,牢记制作坭兴陶传统工艺,另一面采用阳雕手法雕刻各民族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欢歌起舞景象。该作品雕刻所产生的凸凹、光涩的肌理变化,与窑变产生的色彩和纹理视觉变化一起,改变了原色器的单一色彩,形成多色彩、多空间、多质地的美感效果。雕刻图像在窑变后产生很大变化,所绘图像如同彩墨渲染般柔和滋润,加上硬朗的线条,显得有骨有肉。作品获得2019年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创作工程“精品奖”金奖。

《乐陶陶》

《大花瓶》

《瑞鹤迎春》

二、作品《三星报喜》(作者单位:登峰陶艺)

作品色彩和谐,层次分明,下部色彩较深,上部红润。窑变形成的天然色彩,再加上3个层次的平雕花纹图案,与艺术造型非常协调,实为难得的一件佳作,故定名为“三星报喜”。

三、作品《大花瓶》(作者单位:古安陶艺)

作品1.3米高,器型表面形成的窑变肌理变幻莫测,如云端彩霞,仪态万千,再加上山水字画装饰与画家绘制之意境美融为一体,实为难得。

四、作品《瑞鹤迎春》(作者:黄晓聪)

作品采用柴电结合的烧制方式,作品最终呈古铜钟造型,全身雕刻松鹤腾飞的图案。烧制呈上青下红的窑变,地红(下部)象征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奋斗的精神,天青(上部)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志气。作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在视觉和触觉上妙趣横生的立体画卷,使它在古雅之中透出一种华丽与明亮,在沉着宁静中反射出华彩流动的动态乐章,意蕴悠悠、余味无穷。

猜你喜欢

窑变窑炉钦州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液晶玻璃窑炉节能设计开发与应用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