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HP与TOPSIS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体系研究
2023-01-09付东红王显显
付东红 王显显 孙 辉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引言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双碳“目标等因素,使企业、客户的行为发生巨大变化。汽车供应链面临转型重任,很多企业都饱受“缺芯之苦”,减产停产成为行业常态。供应商的表现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供应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决定着最终产品的价格与质量;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交货提前期决定着下游企业的生产进度。因此,选择合理的供应商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顺利完成,而且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实现竞争力的提高。
二、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始于迪克森的工作,他发现质量、交货期和价格等7个因素相对重要[1]。随后Weber对供应商选择也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产品价格、交货周期、产品合格率、生产保障能力、地理位置等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显得尤为重要[2]。Sadeque Hamdan采用MCDM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3]。Zaretalab Arash针对多状态系统冗余分配、部件供应商选择和可靠活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
国内学者从供应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完善,以适应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陈建清在碳排放约束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函数相似度排序的零件实例检索规则算法[5]。陈浩东考虑供应链风险和供应链绩效作为模糊变量,讨论如何给生产商一个满意的动态多目标供应商选择方案,确定供应链风险和总成本最小,以及供应链绩效最大[6]。吴艳艳运用改进的灰关联法,并同时考虑优关联度、劣关联度来确定综合关联度,不仅减少了综合评价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戴泉晨基于典型样本集,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分类方法研究。
三、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供应链关系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产业链上下游都是合作伙伴,协同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供应商服务主机厂[7]。同时,智能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数据、基础软件等软实力供应商的地位日渐突出,需要重新定义汽车产业图谱。面对新环境,建立一个科学、完善、与时俱进的供应商选择流程,快速、准确的寻求到合适的供应商十分必要。
(一)指标构建原则
构建供应商全面评价指标涉及因素很多,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需要结合行业、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建立评价体系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公司战略规划
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与公司的发展、管理要求和供应链类型相一致。
2.根据原材料特征设置
不同原材料对质量、技术、成本、送货频率、服务水平等要求不同,相对应的指标设置和指标权重也不同。例如,辅助性原材料采购数量巨大,送货频率不高,因此,与生产性原材料比较,产品价格尤为重要。
3.全面而简化
设置指标体系时需要反映供应商各个方面的能力,从系统化、整体化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对供应商做出客观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在全面评估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评价指标,做到指标之间不交叉、不重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构建各评价指标应既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供应商能力,同时要确保评价指标的含义清晰明确,并要保证数据的可得性。
(二)评价指标
遵循以上介绍的构建指标原则,研阅大量参考文献,结合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管理水平,本文设置了供应商全面评价指标体系。此评价指标体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评分部分,由供应商评价小组进行打分,重点考察供应商的现在能力与客户企业所需物料的匹配度。第二部分是战略评分,由客户公司的领导高层进行打分,主要由历史业绩、发展战略、研发能力和沟通与服务四个方面组成。
(三)评分规则
根据汽车行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各项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评分分别按如下规则制定:
1.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水平从体系认证以及实施情况两方面审核,是定性指标。
2.产品试验和检验水平
产品试验和检验水平主要是衡量供应商所使用的质量检验设备和产品试验方法能否科学的反映产品的真正质量,是定性指标。
3.产品合格率
产品合格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合格产品的数量占采购产品总数量的比率,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是定量指标。一般要求供应商提供近一年内产品合格率数据。如果是现有的、有往来记录的供应商,直接采用历史数据;如果是新供应商,需要其提供为其他客户供应产品的质量数据。
4.目标价格接近度
目标价格接近度是指供应商的产品报价与客户公司的目标价格进行比较,反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性价比,是定量指标。
5.降低成本的努力
降低成本的努力是指供应商为优化产品成本付出的努力程度,是定量指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降低成本,不仅是指降低产品的价格,对产品包装、运输方式、订货费、支付方式的优化行为,都可以视为降低成本的努力。
6.及时交货率
准时交货是指供应商按已约定的客户要求,准时将产品按照约定的数量和规格放置在指定的地点,从产品数量和供应时间两方面考核供应商供货能力,是定量指标。因此,及时交货率指供应商按时按量交货的批次与一段周期内的订单总批次的比率。如果是现有的、有往来记录的供应商,直接采用历史数据;如果是新供应商,需要其提供为其他客户供应产品的供货数据。
7.交货周期
从顾客下订单之日开始算起,到收到货物的日期为止,中间历经的时间跨度即为交货周期一般以天为单位,是定量指标。供应商交货时间越短,说明其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越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越快,相应地,客户公司需要设置的安全库存越低,采购资金占用的也就越少。
8.交货时间柔性
交货时间柔性是指同批次产品既定的交货周期与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最短交货周期进行比较,反映供应商对顾客变更订单时间的反应能力,是定量指标。
9.交货数量柔性
数量柔性是指同批次产品在顾客要求时间下能够提供的最大数量和平均数量的比较,反映供应商对顾客变更订单数量的反应能力,是定量指标。
10.技术自有程度
技术自有程度是指供应商对采购产品的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完全自主开发还是完全引进,对技术引进类的存在多少改进空间,是定性指标。一般供应商自有程度越高,对技术的掌握、改进空间越大,越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11.相关生产经验
相关生产经验指供应商在以前是否有研发生产过类似产品或本产品,一般相关生产经验越丰富,产品满足客户要求的可能性越大,供应风险也就越低。
12.历史业绩
历史业绩主要是考察供应商在以往的销售量、客户满意度、行业信誉,市场口碑等情况的指标,通过考核该指标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情况,是定性指标。
13.战略发展
战略发展主要考核供应商是否有明确、科学的战略定位,与客户公司的战略发展是否相协调,是定性指标。新环境下,客户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从以前的对立型变为合作型,并且每类原材料的合作单位一般是1~3家,因此供应商对于客户公司的影响尤为重要。
14.研发能力
研发能力是指供应商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或优化现有产品的能力,是定性指标,可以通过研发人员构成、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专利数量等因素进行衡量。
15.沟通与服务
沟通与服务主要从供应商的产品计划配合程度和售后服务水平两方面进行评估,是定性指标。
四、供应商选择方法
供应商评价方法发展经历了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三个阶段。目前较为常用的供应商评价方法有:群决策法、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线性权重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灰色系统法、数据包络法、粗糙集法等。
但由于决策者在评价各项指标时,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传统层次分析法不能准确、完整的体现评价者意见。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简称FAHP)能够弥补此项缺点,可以完整的表达决策者的意见。同时,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Solution,简称TOPSIS)作为一种多属性决策和评价方法,能够对原始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和同趋势化的处理,充分利用了客观原始数据,避免主观因素干扰,具有客观、可靠等优点[8]。因此,本文将FAHP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通过FAHP方法将决策者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指标权重,进而采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各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贴进度,从而对各方案进行优选排序。
五、案例应用分析
本文选取转轴供应商进行分析。转轴本身价值昂贵,需求量较大,其质量的好坏对成品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同时,转轴因换向困难、转速高等因素导致故障频发。因此客户公司对开发此类原材料的供应商非常重视。
通过网络查寻、产品展会以及客户介绍等方式,客户公司共获取到15家潜在供应商能够提供此类转轴产品。通过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估和报价评估后,6家供应商进入现场审核阶段。客户公司组织评估小组对6家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
按Ci由大到小对方案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方案优先考虑。
C4>C1>C2>C3>C5=C6
从图1可以看出,供应商1距离正负理想解都比较近,主要是由于其在质量管理水平、及时交货率、技术自有程度和历史业绩方面远远优于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在相关生产经验、目标价格接近度上不如其他对手。供应商2与供应商1的表现类似,距离正负理想距离都较近,说明供应商2整体表现比较均衡,优劣势都比较明显。供应商3距离负理想解比较近,距离正理想解比较远,说明其整体变现比较弱,偏向消极的表现,在选择时应慎重考虑。供应商4靠近正理想解,同时,距离负理想解最远,说明供应商4各方面表现优异,最能满足顾客需求,值得选择。相比之下,供应商5和6在各方面表现都不出众,因此,非常接近负理想解。
图1 各供应商正负理想解对比
六、总结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计算相结合的模方式,运用管理学、目标规划学、运筹学、模糊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一是采用F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二是通过TOPSIS法进行各方案的综合排序;三是通过案例验证了优化后的供应商选择体系的可行性。期望通过本研究,能为相关行业和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