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人世间》“出圈”原因探析
2023-01-09闵雪
闵 雪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2022年,中央电视台开年大戏《人世间》火爆全网,这部电视剧改编于作家梁晓声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让无数网友直呼找到了自己,使自己更加热爱这美好的人世间。一经播出,平均收视率创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近五年新高,拥有众多年轻用户的豆瓣平台对此剧评出了8.1的高分,多家主流媒体也给予其高度评价。本剧以江辽省吉春市光字片社区的周家三兄弟的生活轨迹为脉络,以1969—2006这五十年的历史为蓝本,穿插展现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真实温暖地讲述了一段令亿万观众产生共情与认同的故事,这种认同实则是观众对于剧中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给予了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简单来讲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1]。学者胡发稳曾将文化认同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文化符号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和价值文化认同[2],本研究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细致分析《人世间》为何能获得观众高度的文化认同,即为何能成功“出圈”。
1 共通的文化符号
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被摆到重要位置。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本质实则是国家文化符号之间的竞争,使缔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重新焕发生命力迫在眉睫,电视剧《人世间》正是抓到了这一重点,让许多观众深表认同。这其中有两种文化符号尤为显著——“家文化”和“熟人社会”。
1.1 根深蒂固的“家文化”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之一[3]。“家文化”中的家风文化在《人世间》中有着完美体现。周家家风周正,周家父母言传身教,具体体现有三。首先,家风之重孝道。周家的三个儿女都十分孝顺父母,小儿子周秉昆,即男主角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在周母瘫痪的三年里同妻子一起悉心照料,妻子自学按摩使得周母恢复如初。其他的两位儿女虽在外求学,忙于政府工作抑或追求理想,但都时刻惦记着父母,惦念着周家的事情。其次,家风之须读书。周父常嘱咐孩子们好好读书,周母亦对书本和文化知识心怀敬畏,力所能及为孩子们营造学习环境。在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下,周家大儿子周秉义考上北京大学,清廉为官,官至正厅级且对家乡作出巨大贡献。周家二女儿周蓉也考上北大,一路读到博士,成为家乡重点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小儿子周秉昆虽未能考上大学,但时常以书为伴,在面临生活中的困难时,书本给予了他内在的力量,赋予了他抵御风险的底气。再次,家风之朴实善良。周父周母善良、勤劳且朴实,热心邻里,助人为乐。主人公周秉坤真正诠释了善良是人生最亮的底色,他用善良撑起了整个周家、守护了妻子的美好、收获了一群真挚的好友,甚至为自己赢得了工作机会……中国历来重家风,将家视为温暖的港湾,剧中周家优秀家风的呈现,唤醒了忙碌的现代人想要回归家庭的渴望。
1.2 中国特有的“熟人社会”
《人世间》以光字片这一场景展开叙述,记录生活在此的人们的烟火气息,周秉昆身处的“熟人社会”也令无数网友产生共鸣。“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在周围人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是从熟悉到信任,从而通过信任来运作的一种礼俗社会。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是农民,对“熟人社会”的记忆也再熟悉不过。《人世间》讲述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故事,但却让“60后”到“00后”的受众都深感认同,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狂热追捧。究其原因,当代年轻人的儿时记忆里仍是“熟人社会”的场景,当看到围绕周秉昆产生的一系列人和事的时候,观众不自觉地移情,好像剧中的每一个人抑或场景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一幕,仿佛身处平行时空里的人生。
2 接近的文化身份
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各具特点,有血有肉,亲切真实的身份令无数观众深感认同,下文将以周家三位男性角色为例,细致分析观众对于角色身份的认同。首先,男主角尤其令观众亲切可感。男主角周秉昆,代表着忙忙碌碌、努力生活的无数中国普通大众形象,看似不成器却是周家的顶梁柱,他孝顺、善良且仗义,在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时仍咬牙努力前进。他是无数中国普通人的缩影,顺其自然地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勤勤恳恳忙碌一生,但生活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磨难,对此,周秉昆认为,“觉得苦吗?自己嚼嚼咽了”,仍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努力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闪光。其次,父亲周志刚,是使人尊敬的工人形象,也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形象。他是第一代建筑工人,多年投身于西南“大三线”建设,内心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虽常年与妻儿聚少离多,但与妻子感情深厚,注重言传身教,给予三个孩子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他勤俭朴实,沉默寡言,自带威严,疼爱孩子。这使得无数网友感同身受,自己的父亲也是这般不善言辞,但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和关爱着自己。再次,大哥周秉义,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形象。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从政,有担当有责任,为官清廉,官至正厅级。周父曾这样评价心目中的官员,“既然为官解决不了老百姓的问题,就不是好官”,周秉义对此铭记在心,用实际行动予以践行。他坚持真抓实干,放弃清闲的办公室工作,主动到困难重重、即将倒闭的国营大工厂担任党委书记;放弃中央干部的职位,回到家乡解决光字片住房之忧,使光字片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改变。观众看到周秉义这个角色之后,在对其表达了喜爱的同时也无比希望现实中的官员亦是如此。
3 共同的价值文化
剧中折射了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共通的价值文化极易获得观众的认同,其中“好人文化”尤为显著。作者梁晓声肩负着文化自觉的创作理念,将“好人”作为塑造小说人物的主旨性基调,他渴望回答在当下的中国,做“好人”意味着什么以及怎么做一个“好人”[4]。《人世间》这部集“好人文化”之大成的佳作,其中呈现的“好人文化”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强化了观众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大众。推崇“好人文化”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步调一致,令无数观众认同,做个“好人”是人世间最值得的事情。“好人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与当时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含义,但大都表示为道德模范、优秀榜样。在新时代,通过社会好人好事或者道德模范事迹,表现出的行为准则、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与价值信仰的总和,属于一种精神类的文化,逐渐形成了爱国文化、廉政文化、孝亲文化等具体形式[5]。
电视剧的横向故事线围绕着周氏三兄妹的人生历程和人际关系圈展开,周家三位儿女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级,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都代表着“好人”,折射着“好人文化”。廉政文化的代表——大哥周秉义,他政治端正,为官清廉,从政三十多年没有任何贪污受贿行为,也从未动用职权为自己抑或家人朋友谋私利。晚年被陷害接受纪委调查时,调查组负责人吕川说,“一个支配过一百几十个亿的人呐,连一分钱说不清楚的事都没有”。有的观众直言,周秉义这个角色不讨喜,似乎只关注政治前途,对父母尽孝不到位,对亲戚不帮衬,在秉坤入狱之时,也没站出来说一句话,令人寒心。但实际上,人们需要这样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的好官,需要这样一位极具家国情怀的好官。孝亲文化的代表——男主角周秉昆,剧中周秉昆的姐夫冯化成说了这么一句话,“孝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周秉义和周蓉虽远走高飞奔赴理想,但都有所建树,让父母以此为荣,做到了养心智。周秉昆则是把养口体做到了极致,在母亲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时,同妻子郑娟悉心照顾三年,不让在外拼搏的父亲和哥姐担心,父亲突然晕倒时,请求朋友们的帮助用板车将周父拉到医院。周秉昆尽心为父母,无私为周家令每一位观众动容。周蓉这个角色略有争议,但她仍按照“好人”的标准去生活,她自由独立、极具智慧,但却略显叛逆和自私。年轻时为了爱情选择去爱人所在的偏远山区支教,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希望,考取北大后当了大学的教授,一辈子教书育人。周志刚曾劝老伴的言语中对周蓉做了评价,“咱们老百姓的女儿,将来是好人,走正道,我认为就是出息了。咱们女儿善良、知仁义,对人对事有正义感,主要这三点在她身上不变,其他方面任性一点就随她吧”[6]。
《人世间》推崇的“好人文化”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步调一致,也是无数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所秉持的价值理念,令无数观众高度共情与认同。
4 给予国产电视剧的启示
4.1 挖掘优质文学IP,展现共通文化符号
正如作协主席铁凝评价的那样,《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文学与影视可以做到互相成就。无独有偶,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白鹿原》《山海情》《平凡的世界》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从确定《人世间》这一IP再到拍摄,历时三年多才与观众见面,并选择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这“三驾马车”保驾护航,开播后好评连连,引发全年龄段的收看兴趣。这给予了国产电视剧可以从优质文学IP出发,深度进行创作的启示。
编剧王海鸰认为,《人世间》的许多细节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象诠释,并将文化符号极致还原,获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通过展现共通的文化符号,《人世间》获得了无数观众的肯定与支持,也传达了更为深远的意义。该剧对内引发共鸣,热播期间,朋友圈里从父辈到同龄人,时不时就会有人发表一下追剧感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开机一个月,迪士尼就购买了《人世间》海外发行权。该剧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完成了时代旋律作品该有的职责,即为百姓画像,为时代立传,为社会传明德,为人心指方向的多重意义,值得其他国产电视剧学习与借鉴。
4.2 根植于现实生活,塑造接地气的人物形象
《人世间》这部剧汇聚了近五十年的社会史、家庭史和个人史,真实刻画了中国社会发生的许多标志性事件,唤醒了观众的共通记忆。为了尽可能地具备还原感和真实感,剧组亲至大西南实景拍摄,搭建了4万平方米的现场和1000多平方米的道具库,反复斟酌每一处细节,下大雨要糊的瓦房,家中的老物件,周秉昆穿的五彩毛线裤……服化道都极致还原,只为给予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同时,每个人物形象都有血有肉,特点鲜明,充满烟火气息,给予观众代入感。以往大部分同类型电视剧的主角,多为传奇人物、英雄人物抑或成功人物,较少有将普通大众作为艺术作品的主角,这种摆脱同质化的平民叙事产生了强大的共情传播能力。老派无私的周家父母、忧国忧民的周秉义、勇敢倔强的周蓉、朴实善良的周秉昆、外柔内刚的郑娟、敢爱敢恨的乔春燕、豁达仗义的蔡晓光以及与周秉昆肝胆相照的哥们儿姐们儿……让观众觉得看见了自己抑或看到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国产电视剧应根植于历史和现实进行创作,精心还原当时场景,用心打动观众内心,并且应将创作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饱满个性的形象方能使观众过目不忘,真实亲切的人物方能使观众发自内心的喜欢。
4.3 上升到文化认同,传承文化血脉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艺术创作要注重唤醒观众的文化认同,一来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共情,二来达到艺术作品宣传的目的。国产电视剧可以深度挖掘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共同的文化记忆,唤醒和鼓励民众学习、传承和践行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年,不断与时俱进,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国产电视剧工作者要主动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将优秀文化用艺术、潜移默化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用心创造人民史诗的艺术书写。
5 结语
《人世间》电视剧的热播与“出圈”,源自对文化认同的高度把握,借助于对共通文化符号的呈现,得益于鲜活人物身份的塑造,根植于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挖掘,给予国产电视剧的制作一定的启示。在当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背景下,国产电视剧创作者也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助力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我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