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发展策略

2023-01-09石莉萍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3期
关键词:广电受众融合

石莉萍

(作者单位:阳泉市广播电视台)

为促进传统主流媒体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引导传统媒体改革机制,加强流程管理、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步伐,不断提升媒体的影响力与竞争力,逐步建成全媒体传播体系。因此,地市级广电媒体要深入贯彻国家政策方针,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明确的融合发展目标,制订详细的融合计划与措施方案,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工作,切实改善媒体深度融合效果。

1 融媒体时代地市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

1.1 新闻线索丰富

过去媒体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范围相对较小,而通过推进媒体融合,可显著扩大记者获取线索的范围。记者既可以通过基层社区、政府部门等渠道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又能够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网络热点进行挖掘和跟踪,也可利用网民较为关注的公共话题展开报道[1]。

1.2 新闻策划高效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地市级广电媒体纷纷改进新闻策划模式与生产流程,由融媒体部门负责策划新闻报道。融媒体部门整合了各种媒介资源与生产要素,可以将全台的力量调动起来,在提升新闻策划效率的基础上,拓宽与丰富采访报道的角度,进而改进采访活动并增强新闻报道的策划效果。

1.3 新闻传播及时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受传播媒介因素的直接影响。过去广电媒体的信息传播缺乏较强的时效性,受众需在固定时间段观看新闻节目,难以实时了解新闻。而通过推进媒体融合,地市级广电媒体记者只需简单地编辑处理现场一手图文信息,即可利用新媒体向受众实时传播,这有助于增强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针对一些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广电媒体还可采用现场直播等方式,帮助受众实时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

1.4 传播互动增强

以往地市级媒体的新闻传播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单向性特征,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受众的参与体验感也不好。而通过推进媒体融合,受众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留言、评论、转发等功能向媒体反馈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样既可以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又可以帮助地市级媒体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2]。

1.5 受众规模扩大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倾向、方式等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年轻受众群体,更习惯利用新媒体获取碎片化的新闻信息。地市级广电媒体通过积极建设“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及新闻客户端),能够有机结合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优势及新媒体的时效性、生动性优势,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促使受众规模得到扩大,实现影响力、竞争力提升的目标[3]。

2 融媒体时代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媒体融合深度不足

地市级媒体属于我国四级媒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媒体融合步伐虽然有所加快,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面临着媒体融合深度不足的问题。一些地市级媒体没有明确自身定位及发展目标,大多是模仿和复制中央、省级媒体融合的发展模式,导致融合效果不够理想。在业态模式方面,一些地市级媒体仅仅向移动端“搬运”电视媒体播放的新闻报道,没有结合移动端受众的接受特点进行创新。在机制方面,部分地市级媒体虽然依据媒体融合要求进行了机构整合与平台渠道的拓展,但尚未全方位打通媒体资源与管理流程,媒体内部的沟通不够紧密,部门之间存在着“貌合神离”的问题。

2.2 本土化链接不够完善

连接是媒体的底层逻辑,为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自身综合影响力,地市级广电媒体应为广大受众提供社交链接、资讯链接等多种服务。而现阶段,部分地市级广电媒体缺乏完善的本土化服务功能,虽然融媒矩阵已经初步形成,能够从多个渠道分发信息,但尚未与本土生活、政务服务端口等进行链接,融媒体平台的功能不够丰富[4]。

2.3 内容质量有待提升

与新媒体相比,优质内容生产是传统广电媒体的优势之一。目前,部分地市级广电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平台终端建设、传播形式革新和资源融合互通等,忽视了内容生产这一最关键的环节,导致自身专业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整体发展[5]。例如,一些地市级广电媒体没有打造特色化的本土栏目,没有积极传播本土优势与特色,随之出现本土受众流失问题;部分广电媒体依然沿用落后的报道模式,没有统一编发重点报道,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不利于提升新闻传播效果;一些广电媒体在打造新媒体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忽视了平台用户的接受特征,影响新闻报道的分发传播效果。

2.4 复合型人才资源不足

为顺利实现媒体融合目标,地市级广电媒体需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从人才角度为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保障。现阶段,一些媒体从业者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媒体融合思维,不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同时,地市级广电媒体面临着经济收益下降等问题,无法保证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待遇,导致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留在广电媒体,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3 融媒体时代地市级广电媒体发展策略

3.1 改革机制,深耕平台建设

针对当前媒体融合深度不足的问题,地市级广电媒体要从机制、平台渠道等方面着手,深入落实媒体融合战略与改革发展要求。第一,加快机制改革。地市级广电媒体要围绕融媒体建设目标,深入分析自身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加快全媒体工作流程与工作机制的建设步伐,搭建与线上线下传播一体化要求相符合的组织架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要破除阻碍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的机制障碍,加强部门交流与协作。例如,地市级广电媒体要加快各频率频道向融媒体产品制造中心的转型步伐,整合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打造品牌化与系列化的节目内容产品;要同步优化评价机制,将内容的网络传播影响力作为节目策划、运营管理等重要评价指标,以便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全媒体意识。第二,加强平台渠道建设。地市级广电媒体要科学布局传播体系,结合媒体融合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拓宽新闻信息的分发传播渠道。同时,要加强平台运维管理,优化配置资源,结合各平台用户的接受特征,灵活应用多种表达形式,包括直播、短视频、H5等,更好地吸引受众注意力。要集中资源运维主体账户,关停“空壳号”,最大化利用有限资源。此外,要互联互通各新媒体账号,打破媒介之间的壁垒,增强媒体账号之间的联动,促使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整体影响力得到提升。以阳泉广播电视台为例,2011年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成立网络广播电视台,实现跨区域传播节目内容。2014年,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战略,创建手机客户端,向移动端分发新闻资讯。2017年,入驻新华通讯社的传播平台,组织开展云报道、网络直播等活动。同时,积极开通新媒体账号,2019年已设立21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账号,吸引了60万粉丝关注。2021年,顺利验收融媒体平台建设项目,并依托该平台共融互通信息内容、管理手段与平台终端,从技术平台角度促进了媒体融合发展。

3.2 完善本土化链接,加强政务服务

为更好地实现媒体融合目标,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地市级广电媒体要加快建设“广电+”模式,依托多样性的功能性链接为城市服务、社会治理等提供助力。在具体实践中,广电媒体要打造多元化的平台功能,打通上下层级服务通道,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开发优化网络问政、政府信息交流等一系列功能,向用户高效传达政务信息。同时,要结合在各类平台的传播特点与受众个性化需求,设计特色化、差异化的链接服务[6]。例如,在自有客户端建设中,可聚合智慧支付、智慧民生、智慧交通等多种功能,开发涵盖社保查询、电费支付、房屋买卖等一系列实用性功能模块。2016年阳泉广播电视台推出了移动端App问政平台“阳泉随手拍”,该平台具备在线问政、新闻发布、建言献策、政情公告等一系列功能,既可满足受众的参政议政需求,又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助力,更好地履行媒体责任。

3.3 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内容质量

地市级广电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战略时,应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内容质量,在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态的基础上,创作与生产优质新闻内容,策划符合舆论导向、贴近民众需求的全媒体产品,促使地市级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持续提高。第一,突出本土特色。本地用户是地市级广电媒体的重要受众群体,为持续扩大并留住本地用户,广电媒体要充分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与传播,增强节目内容的本土化,增强受众的认同感与亲近感。同时,地市级广电媒体通过报道与传播本土化内容,也可让其他地区的受众关注当地发展,吸引更多的资源,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建设[7]。例如,阳泉广播电视台2021年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本土化节目《看乡村》《文化讲堂》等,这些节目侧重于传播本土文化、展现乡村民风,既可以满足当地受众的需求,又能够让其他地区的民众更加全面地了解阳泉文化。同时,结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特征,阳泉广播电视台依据移动优先理念策划了《二丫来了》融媒体节目。该节目通过方言、短视频等本土元素,吸引了更多本土受众的注意力。第二,增加新闻深度。和新媒体、自媒体相比,地市级广电媒体具有更强的专业优势,在长期新闻报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地市级广电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推进平台融合、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策划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产品。在新闻生产实践中,地市级广电媒体要深度挖掘新闻事件的背景,动态跟踪报道事件的发展趋势,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同时,新闻记者要从多个角度解析新闻事件,在满足受众深度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第三,优化报道模式。为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地市级广电媒体要深入探索与创新报道传播模式,统一部署、策划、采访与编发重大题材与重点报道,这样既可以提升新闻传播效率,又能够发挥规模效应。例如,阳泉广播电视台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实践中,积极合并各个业务模块,无缝衔接采、编、播、发等环节,采用即采即发、稿件共享的报道模式,有效满足各传播平台的新闻分发需求。第四,打造优质新媒体产品。如果移动端只是生硬地照搬广播电视媒体播放的节目内容,则难以保证传播效果。因此,地市级广电媒体需充分考虑新媒体传播特性,制作适合在新媒体平台播发的短视频、动漫、H5等新媒体产品。同时,要重视网络直播,打造系列化直播节目,充分展现小屏直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优势。例如,2022年阳泉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天天新闻短视频节目,各期节目用短短90秒的时间解读本土新闻,对新闻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和讲述,每天早晨7点同步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平台,吸引了大量受众观看。

3.4 加强人才培养,加快融合步伐

目前,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推进和融合转型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对此,地市级广电媒体要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逐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第一,广电媒体要结合媒体融合计划和进度,详细了解人才需求,积极引进内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快速满足融媒体建设的人才需求[4]。第二,广电媒体要加强内部教育培训,定期邀请融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组织讲座,向媒体工作者传递新的理念、技术与方法,引导媒体工作者充分明确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主动树立媒体融合理念,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第三,组织媒体工作者外出参观考察其他媒体的融媒体建设情况,借鉴、学习先进的建设经验,逐步提升媒体工作者的思想认知与技术能力。第四,针对优秀人才流失问题,广电媒体要适当调整人员的薪酬待遇,完善职级晋升、考核评价等机制,提升媒体工作者的满意度,激励媒体工作者加快自身转型步伐,积极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及传播要求。

4 结语

近年来,地市级广电媒体依据国家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融合深度不足、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不利于媒体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地市级广电媒体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完善机制,创新内容生产模式与传播流程,加强平台终端与人才建设,提升媒体融合效果。

猜你喜欢

广电受众融合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