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视角下视频博客自我行为呈现研究
2023-01-09李香玥
李香玥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媒介形态,不同的内容传播形态构成了不同的媒介景观。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再到新媒体,传播媒介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由此带来的是传播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使用与普及极大地改变了由媒体主导的传统“中心化”的传播格局,拓展了内容传播渠道。现如今的网络传播内容呈现出“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征,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网络平台内容的生产者,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一对多”的内容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互动。视频博客(Video Blog或Video Log,简称“Vlog”)是视频的生产创作者用来记录和分享日常生活的博客,其主题多样,除了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外,还包括购物开箱、旅行分享、美妆教程等。视频播客兼具博客的有效叙事与视频的直观呈现两大优势,以其纪实性的特征在短视频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平台的重视,Vlog发展迅速,比如抖音、哔哩哔哩(bilibili,又称“B站”)、微博等平台分别推出了“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Vlog星计划”“万能Vlog计划”等活动,支持创作者进行Vlog的生产。
近年来,短视频用户的人数在逐年增多,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在网民中,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达到90.5%,用户规模达9.34亿[1]。视频这一表现形式具备独特的传播优势,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利用短小精悍的视频进行内容呈现也契合当今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Vlog除了具备视频“声画兼备”的优势外,还因为其内容贴近人们的生活,容易让人们产生亲切感和情感共鸣。Vlog不仅在视频平台广受欢迎,也被创新性地运用在了时政新闻报道中。2020年的全国“两会”采用记者Vlog的形式来报道“两会”新闻,实现了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内容的生产和传播。Vlog作为短视频的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这也成为短视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拟剧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文化理论,对于人们利用Vlog进行自我呈现行为的特征分析,挖掘其背后存在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助于人们更加了解这一传播行为。
1 虚实互嵌:拟剧理论中的自我呈现
Vlog的叙事模式主要是创作者通过镜头以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记录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对生活的个性化记录和表达是其最大的特点。区别于专业化的视频内容,Vlog更多的是非专业人士对个人生活的记录,是一种真实的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呈现。随着Vlog的发展,Vlog生产逐渐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自我表达和“我”的主体建构成为Vlog突出的叙事方式,博主的创作内容具备明显的个性身份标签,创作者的记录和互动都在指向自我个性的身份建构[2]。每个视频博主都有自己的内容偏好,如学习记录、美食制作、化妆教学、服装搭配、旅游纪实等,这些视频内容或者是博主擅长的领域,或者是其想要用镜头记录下值得反复回味的生活瞬间,又或者是其想要透过视频向受众传递某种观念、展现某种生活态度等。例如,抖音旅游博主“房琪kiki”的每个视频都独具匠心,在向受众展示旅游所见所闻的同时抒发自己内心感受,其视听语言内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Vlog向受众传递的不单单是视频内容本身,还包括其中所蕴含的创作者的审美意向和价值观念。当人们更加熟悉创作者的生活或者价值观念的时候,就会得到情感体验的共鸣[3]。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了“拟剧”理论,他将人们的活动比作演出,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来设计和展示自己的形象进行表演[4]。戈夫曼将表演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个人在他人面前展示的场所,大多是符合社会期望的理想化行为;后台是被隐藏的个人行为,人们无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Vlog的前台就是视频作者想要向受众展现的内容,这些视频内容对于作者自我形象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Vlog创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有选择性的记录和表现来进行个人形象的建构,以期塑造在他人心目中的理想化的个人形象。戈夫曼还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印象管理”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5]。人们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塑造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分享与自己相关的内容达到“印象管理”的目的。许多明星的Vlog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印象管理策略,通过真实的视频记录向观众传达信息,以达到塑造积极的正面形象的目的。艺人欧阳娜娜曾因演技不佳而受到网友的批评,但是她的一系列留学生活Vlog展示了其真实的生活状态,在无形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乐观向上的邻家女孩的形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她的负面印象,同时也收获了一大批新的粉丝。这种私人生活的选择性公开,不仅拉近了公众人物与粉丝之间的距离,也对自身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Vlog的创作者通过镜头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利用个性化的生活叙事向大众展现出自己生活的一面或多面,有效地进行自我形象的建构。同时,对于创作者而言,自我形象的建构也是在双方互动中完成的,人们的评价和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作者的自我认知和作品的创作过程。
2 情感维系:视觉转向中的互动传播
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智媒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数字化的连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带来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进而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观念,同时也在文化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当今的媒介化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化”的后现代社会,人们所身处的世界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视觉图像,它们成了人们表征、制造和传播意义的重要手段[6]。各种情感和思想都可以通过视觉符号呈现出来。视觉体验化是视觉文化传播过程中体现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重要外化表现。与文字符号不同,视觉文化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对视觉的刺激,而是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的官能性体验化传播[7]。Vlog的创作者用镜头记录生活,以直观、形象的视觉化符号表现出来,可以看作是“视觉转向”的典型。在Vlog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借助剪映、美拍等视频剪辑软件对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依据个人风格进行音乐的搭配、滤镜的选取以及文字的说明,逐渐形成不同于其他同类型博主的独特个人风格。例如,B站李子柒的个人简介是知名美食UP主(网络流行词,即“上传者”),她所制作的视频往往展现出美好宁静的田园生活,视频画面精美、叙事节奏缓慢,给人以返璞归真、亲近大自然的别样感受。这种风格让她在同类型的短视频中脱颖而出,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同时,李子柒的视频在国外也掀起了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热,其优兔(You Tube)视频账号的粉丝已经超过千万,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知名博主。李子柒的成功说明了Vlog的叙事并不是日常生活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利用视觉传播的优势,通过视觉符号呈现给受众真实的田园劳作景象,带给受众一定的审美体验,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个性化表达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这对于提高视频吸引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于以文字为传播符号的博客,Vlog所表现出来的是视频形式的图像符号的传递,将视频内容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这一理念就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逐渐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8]。文化传播的方式在发生改变,从强调逻辑思维的语言传播转向了强调作用人的情感的图像传播。Vlog在进行画面叙事的同时也发挥着社交功能,在人际间的情感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Vlog创作者通过Vlog记录日常生活,贴近生活的内容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在场感,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同时,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更是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透过镜头与“不在场”的受众进行交流,仿佛就是跟受众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受众也可以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进行反馈,直接与Vlog的创作者进行交流与互动。这样的互动模式虽然不是即时互动,但是弥补了传统媒体时代传受双方地位不等、缺乏有效互动的不足。人们在虚拟空间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交选择和情感连接。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可以将社会看作一条互动仪式链条,所谓的互动仪式就是参与者形成共同关注的焦点并且感受情感的过程,人与人之间在同一空间场景下产生高度的情感链接。他认为互动仪式的参与者在关注点与情感的相互连带中能够产生一种共享的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进而形成新的社会定位与社会形象[9]。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受众与创作者、受众之间以及受众与平台之间的互动。例如,“Q&A”(问答)视频实际上就是创作者与受众互动的结果,创作者会在视频弹幕、评论区收集受众感兴趣的有关本人的问题,然后制作一则视频专门回答观众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让受众在互动中得到回应和反馈,而且加深了受众与创作者二者间的情感连接。用户会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博主,并积极与博主进行互动。Vlog这种“拟对话”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陪伴感,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 身份认同:景观社会中的符号消费
“景观社会”这一理论最早由法国学者居伊·德波提出,他认为景观社会向社会大众呈现的只是虚拟的、被包装出来的表象,而非真正的社会现实,由媒介发展构成的各种景观社会也左右着社会公众的判断力[10]。人们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内容,不失为认知社会与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但也会导致一部分人的认知局限与心理失衡。Vlog中不乏一些消费性的场景,以旅游、购物、享受美食等主题的Vlog就向人们展示了物质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其中不同层级的消费场景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经济物质水平的人们不同的生活场景。Vlog视频所展现出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一方面会激励受众朝着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也会让受众在心理上形成落差,甚至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景观社会中到处充斥着消费商品,通过视频媒介所呈现出来的理想化的物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人们的物质需求,进而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对丰富精神世界的关注。李普曼提出了现实环境与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的区别,所谓“拟态环境”就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1]。如果人们不能直接区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就会导致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局限于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而忽视了对客观现实的观照以及对自身需求的合理认知。
Vlog创作者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点滴展现自己的生活,向受众传递其价值观念,同时也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Vlog中所展现出的个人形象和日常的吃穿用行等视觉符号背后所隐含的是创作者的个人品味、身份地位及经济水平。在消费社会理论中,人们的消费不再是对物质本身的消费,而是对于“符号”的消费。“符号”理论是法国哲学家让·波德里亚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再单纯地追求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转向对物背后凝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多层信息的追求,以此来获得其他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12]。消费行为实际上是对“符号”的消费,这一行为区分了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人们通过对背后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消费来达到身份的认同。物质社会中的符号消费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体现在Vlog创作者的消费行为上,还体现在人们为了达到理想阶层、获得身份认同所进行的符号消费行为上。Vlog所呈现的是不同社会阶层、文化背景的创作者的生活,这样一种媒介呈现也包含了各种消费行为,各种不同的消费行为背后所体现的是创作者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其吸引到的受众也不尽相同。各种视频平台中的Vlog创作者也会根据视频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签或话题,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向可能对视频感兴趣的群体,从而实现更广范围的视频内容的传播。人们会因为自己对某种内容的偏好和喜爱而观看特定类型的Vlog视频,或者会选择观看自己喜爱的Vlog创作者发布的视频,这种对媒介符号的消费同样也是对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一种体现。
4 结语
新媒介景观下的Vlog行为呈现出虚实互嵌、双向互动的特点。Vlog创作者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呈现所要展示的内容,在“前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形象塑造的目的。Vlog所表现的内容是视觉符号的传达,其中创作者与受众在互动中实现情感连接。Vlog的传受双方在媒介社会中进行着符号消费,以此达到获得身份认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