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在传播红色文化中大有可为
2023-01-09燕玲
燕 玲
新疆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在天山南北,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带领新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形成的革命精神,留下的红色印记,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是新疆各族人民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多年来,新疆伊犁日报社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积极传承和传播红色基因,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一系列重点策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以苦为荣的卫国戍边豪情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曾经是一首曾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而这首歌是在伊犁军分区阿拉玛力边防连创作的。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时,都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火红年代先辈们卫国戍边的真挚豪情。而这首歌的产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阿拉玛力,位于新疆伊犁的萨拉绰克峰下,1962年7月以前,是一个无人守卫的坐标点。因边防建设需要,我军指战员响应祖国召唤,迅速奔赴西北边陲。1962年8月1日,第一任边防站站长李之金带领10名官兵来到荒无人烟的雪山哨卡。他们住地窝子、吃野菜,爬雪山、蹚冰河,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为后人留下了“三峰骆驼一口锅,三把铁锹住地窝”的创业守边佳话。
1962年,边防官兵以苦为乐、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动了站长李之金,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下来,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歌的歌词,并为之谱曲在边防站传唱。歌曲带有新疆音乐风格,歌词把守边将士们听从党的召唤、赤胆忠心保卫祖国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年后,李之金参加全军北京调演,被《红旗》杂志选登,《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旋律刚劲有力、充满激情的歌曲从此红遍了大江南北。
为了让更多青年志士了解边疆,立志扎根边疆、报效祖国,《伊犁日报》对此进行了重点策划,先后两次派记者赴阿拉玛力边防连采访边防官兵,并与当年的边防站老站长李之金进行电话连线,对这首歌产生的经过和背后感人的故事进行深入报道,推出《一首歌 一生情》《荣光穿越军魂不朽》两个整版策划稿,被各大网站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多年来,这首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防官兵将爱国情怀化为积极行动,投身边防事业,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努力铸就祖国边防的钢铁长城。
二、《小白杨》——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国土
分布在新疆5600公里的边境线上的无数个边防哨所,犹如坚硬的铜墙铁壁,守护祖国的每一片山河、每一寸国土。其中红其拉甫边防哨所、神仙湾哨卡、小白杨哨所等红色哨所广为人知。
对伊犁人来说,《小白杨》这首歌几乎是家喻户晓。1983年3月,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库齐牛录乡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带着母亲的嘱托参军入伍,来到位于新疆塔城的塔斯提边防哨所。为了能给这片荒滩增添生机,程富胜回家探亲时,带着母亲富吉梅从自家后院挖来的十棵杨树苗种在哨所周围,因环境恶劣、气候严寒,历尽艰辛才种活了一棵。就是在这一棵小白杨的陪伴下,他在塔斯提边防哨所默默坚守了17年,和战友们一起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把哨所建成了祖国边防线上的一个英雄哨所。
为了将不屈不挠的“小白杨”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边疆、热爱祖国,《伊犁日报》对这个红色主题进行了重点策划,派记者参加“小白杨”专题采访团,与这首歌中的主人公程富胜及他的母亲、女儿一起从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出发,来到塔城,在小白杨哨所采访了程富胜和边防官兵,并参加了边防线的巡逻,亲身感受边防战士的戍边艰辛和对祖国的忠诚。临走时,程富胜家祖孙三代又在小白杨哨所共同栽下了一棵小松树,祝愿这棵小松树和小白杨一起守卫祖国的边关。
《〈小白杨〉:民族情 军营魂》这组图文并茂的整版专题一经推出就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将当地红色文化展现在人们面前。“小白杨”精神成了大家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扎根边疆、献身边疆。
2019年4月,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从援疆资金中投入200万元打造“小白杨”纪念馆。如今,昔日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见证着祖国的边防巩固。“小白杨”歌曲、“小白杨”坚韧不拔的精神已成为一种优秀文化走向了全国。
三、《湘女无悔 愿作伊犁魂》——屯垦戍边 激情燃烧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新疆各族群众艰苦创业、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祖国号召,先后有近8000名湖南女青年应征入伍赴新疆屯垦戍边、拓荒创业,史称“8000湘女上天山”。8000湘女在大漠戈壁上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湘女的故事是兵团屯垦戍边、艰苦创业历史的时空缩影,再现了兵团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兵团精神。
2017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湖南省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等筹办的“喜庆十九大,湘女回娘家”活动,邀请了平均年龄83岁的45位“八千湘女”代表回到她们魂牵梦萦的第二家乡新疆,扎根伊犁的湘女代表夏小云、陈诗健、王清莲等受邀前往韶山、长沙等地,参观家乡新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没有房屋,自己盖;没有土地,咱们来开荒;没有工具,自己造;劳动的双手能够翻天地,戈壁滩上盖花园”,这是当年湘女们劳动时唱的一首歌,这首歌正是对当年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再唱起这首歌时,她们仿佛又回到6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60多年来,几代兵团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开拓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塞外江南的人间奇迹。《伊犁日报》对此重大主题及时做出专题策划,第一时间采访了回到伊犁的湘女代表们,推出了整版特稿《湘女无悔 愿作伊犁魂》。文章以伊犁湘女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为主线,图文并茂,以大量的细节再现了湘女们感人的故事和坎坷而又厚重的人生经历,展现了湘女们在大漠戈壁上燃烧青春,从美丽的芙蓉花成长为坚强的天山雪莲,为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为国家边防巩固“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励人们不忘初心,永远牢记湘女们的功绩,携手共创新疆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文章发表后,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此篇报道也获得全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四、《埋骨何须桑梓地 英魂永存在天山》——刘光汉将军
说起刘光汉,很多人都觉得陌生,但提起《亮剑》中的李云龙,却几乎无人不知。据说,《亮剑》中的独立团原型就是进驻伊犁第一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刘光汉就是五十团的团长。
五十团前身是八路军三八六旅新一团,这个光荣的部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1949年11月下旬,在王震、徐立清的率领下,随大军进驻新疆乌鲁木齐市。1949年12月,刘光汉率部队进驻伊犁,驻防惠远城。为建设伊犁、稳定边疆,刘光汉带领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千里荒原上疏湟渠,开荒种地,战士们人人一把坎土曼,个个手上打了血泡。很多战士积劳成疾,因缺医少药不能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1953年10月,刘光汉奉命调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兰州军区空军参谋长、副司令员。1991年8月20日,刘光汉在西安病逝。1997年,刘光汉的夫人刘云遵照丈夫遗愿,从西安来到伊犁,将刘光汉的骨灰安葬在了惠远镇烈士陵园,永远和他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1953年,根据中央关于新疆部队改编屯垦的命令,五十团大部分改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〇农场,1956年划归农四师建制,1969年更名为农四师66团场,有着“亮剑”精神品质的五十团就此扎根伊犁。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伊犁日报》做出特别策划,在八一建军节前采访了几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的老战士,和他们一起去陵园祭奠了刘光汉将军。2011年7月29日,《伊犁日报》刊发了独家长篇通讯《埋骨何须桑梓地 英魂永存在天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老战士祭奠刘光汉将军》和评论《寂静墓园的呼唤》,这些重磅文章不仅再现了刘光汉将军的传奇经历,而且对霍城县惠远镇烈士陵园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亟待保护的现状发出了强烈呼吁。文章发表后,亚心网、中新网、搜狐网、新浪网、中华网、天山网、网易等各大网站纷纷转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媒体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引起霍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2011年8月5日,霍城县民政局有关领导专程到惠远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部分老战士座谈,听取了他们对整修烈士陵园的建议,收集了刘光汉将军及其他烈士的相关资料。霍城县成立了惠远烈士陵园建设调查核实组,于2012年2月28日~3月8日,先后赴巴州轮台县、新疆军区档案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档案局、农六师档案局,对当年驻惠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十七师五十团的烈士及病故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外调。很快,民政部门拨出专款重建了惠远烈士陵园。
此后,《伊犁日报》又相继刊发了相关策划文章《人民解放军进驻伊犁历史回顾》《解放初期戍边伊犁的传奇将军及战士》等深度报道,表达了对刘光汉将军及牺牲在伊犁烈士们的崇敬之情和深切怀念。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烈士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精神与青山共存,与日月争辉。每到清明时节,伊犁党员干部师生纷纷来到惠远烈士陵园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英烈,追溯革命信念的源头活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后,《伊犁日报》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拼搏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媒体力量传播红色文化,深扎理想之根,铸就信念之魂,为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勇担党报责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