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 提升地理信息服务水平
2023-01-09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闵建平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闵建平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所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正在逐渐替代传统产业发展业态,开创数字产业发展新模式,也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发展基础,更离不开数字化改革红利的释放、效率的提升。数字化改革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能,而且是推动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发生系统性深刻变革的巨大力量。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必然要求。
一、自然资源全面开启数字化改革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转型、经济结构重构、生活方式变迁和治理方式变革的历史趋势,在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数字中国战略,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在视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2021 年3 月1 日,中共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启动浙江数字化改革。5 月18 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浙江省“数字国土空间”建设方案》,明确了自然资源系统数字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按照“全面对接、强力支撑、特色提升”的工作要求,统筹省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建设与自然资源部门数字化治理,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开发应用“空间码”、迭代升级平台、加强数据共享、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加快治理理念、机制、工具、手段、方法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进全省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从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跨越,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二、数字化与测绘地理信息同生共存
数字化一直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般按三个阶段划分:一是数字转换阶段,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信息由模拟格式转化为数字格式;二是数字信息系统阶段,主要是指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业务流程中并帮助用户实现管理优化的过程,聚焦于数字技术对业务流程系统的集成优化和提升;三是数字管理阶段,主要是组织为适应数字经济环境下自身的生存发展、市场变化以及管理效能大提升的需要,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对组织进行的主动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数字化重塑。
通过对数字化改革和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不难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是两者均是数字信息,是对客观实体的数字表达;二是两者均需要应用数字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或转化;三是两者均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使用;四是两者均需要通过软件系统进行集成管理和分发服务;五是两者互为条件,地理信息是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技术应用手段;六是两者互为支撑,地理信息精准服务离不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环境,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数字化场景应用离不开地理信息支撑。正是两者存在那么多的共同之处,为地理信息支撑数字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正确研判部门数字化改革对地理信息新需求
围绕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以数字化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测绘地理信息与数字化融合发展为抓手,充分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密技术等技术手段,统筹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服务库建设,升级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优化地理信息服务流程,提升地理信息服务水平,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地理信息服务新模式,为全省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提供高精度、实时、在线的地理信息支撑。
(一)党委政府等管理部门新需求
1.产品形式需求。需要数字遥感影像、数字线划、数字高程模型、三维立体模型、全覆盖地名地址、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等及其相关属性数据。
2.服务方式需求。需要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提供实时、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同时要满足地理信息与其他管理信息叠加服务。
3.获取方式需求。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能够便捷、快速获得认证,同时满足浙政钉等移动端使用功能。
4.服务时效需求。需要提供7×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落实服务故障及时解决机制。
(二)自然资源等业务部门新需求
1.产品形式需求。需要数字遥感影像、数字线划、数字高程模型、三维立体模型、LIDAR 数据、全覆盖地名地址、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等及其相关属性数据。
2.服务方式需求。需要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或OA 网提供实时、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同时要满足地理信息与其他管理信息叠加服务。
3.获取方式需求。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或OA 网能够便捷、快速获得认证,同时满足浙政钉等移动端使用功能。
4.服务时效需求。需要落实专门服务部门和人员,及时解决机制使用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
5.应急服务需求。建立部门内部地理信息成果共享使用机制,第一时间知晓地理信息种类和提供使用时间,提供各类应急地理信息服务。
6.数据现势性需求。各类遥感影像的更新实效尤为迫切,最好满足月度更新。其他数据的更新时效控制在一年以内。
7.数据精度需求。现阶段,全省数据精度以1 ∶2000 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为标准,平原丘陵地区的高程模型精度有待均衡、提升。
(三)地理信息企业等社会新需求
1.数据开放需求。希望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把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向企业提供和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发挥其利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2.业务开放需求。希望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工作中,充分考虑地理信息企业的特点和能力,让地理信息企业有机会参与数字化项目的建设和服务。
3.社会化服务需求。基础地理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服务党委政府的同时,希望有更多、更贴近民生的地理信息产品服务百姓生活。
四、全面提升地理信息支撑服务水平
(一)提升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
1.深化一套机制。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工作要求,在实施全省遥感影像统筹建设的基础上,深化全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统筹更新机制,明确省、市县工作职责和任务,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时点,统筹实施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年度更新工作。
2.精化一个控制网。优化全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度,尤其是东南平原丘陵地区的精度,优化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系统运维,升级改造北斗基准站网。推进长三角测绘基准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水平。
3.优化一张底图。提升全省地理信息基础地图的精度和分辨率,全省基础地理信息基底由1 ∶10000比例尺提升为1 ∶2000 比例尺,精度提高5 倍,分辨率提高2 倍。大力实施全省1 ∶2000 比例尺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程,明确更新内容和指标,实现重大要素3 个月更新、一般要素一年更新的目标。
4.实体化一个数据库。实施“三维浙江”地理实景工程,以全省1 ∶2000 比例尺三维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数字线划和三维模型的吻合度,达到两者精度的一致性。建设高精度地理信息实体数据库,有效衔接和联通市县三维实体数据应用平台,创建省市县一体化三维地理实景应用场景。
(二)提升地理信息与业务信息整合水平
1.叠加国土空间规划信息。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落实“三区三线”划定和管控措施,把上述规划内容和管控要求信息精准叠加到1 ∶2000 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底图上,实现管控数据边界与自然地形地貌的一致性,便于管理部门在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中严格把握,有效管控。
2.叠加业务管理信息。严格落实“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要求,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确权登记、有偿使用、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勘查、地质防灾减灾、矿产管理、海洋管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等领域管理信息的位置精准叠加到1 ∶2000 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底图上,确保要素边界与自然地形地貌的一致性,便于严格管控。
(三)提升地理信息保密处理软件水平
1.明确软件研发方向。地理信息支撑数字化改革应用的瓶颈是数据涉密,不能直接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让用户使用。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地理信息保密处理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保密技术处理软件研发工作,针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三维模型、实景数据以及导航电子地图(含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等涉密地理信息,研发对其空间位置、精度、属性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等全部或者部分进行保密处理的技术方法。
2.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保密处理软件要更加注重涉密要素自动处理、关键字段自动提取处理、影像自动识别伪装处理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技术难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地理信息保密要求、满足数字化应用的品牌软件,为地理信息支撑数字化应用保驾护航。
(四)提升地理信息数字化应用服务水平
1.研发地理信息数字化应用分类成果。围绕党委政府等部门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需求,要有针对性地研发地理信息专题成果。一是对地理位置精度要求在50 米左右的场景应用部门,可以以天地图直接提供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二是对地理位置精度要求在10 米左右的场景应用部门,通过要素脱密和精度降低等技术手段,提供政务版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三是对地理位置精度要求在1 米左右的场景应用部门,通过商用密码和终端保密环境等技术手段,提供高精度地理信息在线服务。
2.实施地理信息成果降密技术处理。一是对图面要素技术处理。按照国家相关保密管理要求,采用地理信息保密处理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涉密内容(包括属性、图形、标注、注记等)进行技术处理,制作非密要素地理信息数据。二是对图形精度技术处理。按照国家相关保密管理要求,采用非线性保密处理技术,对空间位置精度进行降低处理,制作政务线划图、政务影像图和政务晕渲图。
(五)提升地理信息数字化应用保障水平
1.强化组织保障。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落实“一地创新、全省推广”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全省数字化改革地理信息支撑工作。省、市、县联动实施,产、学、研共同支撑,加快开展地理信息数字化改革应用产品研发、生产,为本地区党委政府部门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分类地理信息服务,满足相关部门的数字化场景应用的位置需求。
2.强化服务保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对接党委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需求,主动服务,主动提供,主动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服务新机制,打通横向、纵向成果服务网络渠道,优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落实7 × 24 小时在线服务方式,全方位保障地理信息数据在线、实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