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于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的探索

2023-01-09陈佳龙郑顺丽李向阳邱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口腔

陈佳龙 郑顺丽 李向阳 邱华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材料学教研室,口腔疾病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2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具有爱国情愫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学校教育水平最重要的评价指标[1]。从2017年开始,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将价值观引领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实施方法与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期望能够对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1 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医学生的职业特点导致教师高度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学生也认为其学习目标是熟记专业知识,最终导致医学专业课程缺乏价值观引领和创新能力培养。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操守的重任,但此类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陈旧枯燥、缺乏感染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抗拒[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如今,“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即要求将鲜活的、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感染学生;同时,秉承“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中华医学始终坚持高超医术和仁爱之心并重。因此,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不可重授业轻传道,必须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迅速提升、优质国产医疗产品不断涌现,这与材料、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创新型工作者精诚合作密不可分,亦为降低居民医疗负担和国家经济负担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优质国产血管支架的出现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实现了国产支架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集中采购的价格不足千元,也倒逼进口支架价格由3~5万/只降至不足1万元/只,极大地降低了国家和患者的负担。口腔医学领域由于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巨大品质差异,导致大部分进口产品无法被替代且治疗费用昂贵,该现象反映出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研发滞后,这与口腔医学工作者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参与口腔材料研发或针对临床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密切相关。因此,口腔医学专业课程需要紧跟时代要求,融入“创新能力培养”以培育更多创新人才,助推我国口腔医用材料迅速发展,为降低口腔患者疾苦和经济负担贡献力量。

2 口腔材料学课程特点及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设方向

口腔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能与其应用之间依存关系的一门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口腔材料的性能、应用与口腔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合理设计并能够在治疗中正确选择、使用口腔材料;课程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学、冶金学、高分子化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内容。在这些学科领域人才辈出,推动着我国科技和医疗的快速发展,将这些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卓越贡献以思政案例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口腔材料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4]。纵观口腔医学专业所有课程中,其他课程主要以临床医疗为导向,注重临床能力培养,很少涉及创新能力问题。口腔材料学属于“理、工、医”交叉学科、知识综合性强,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最佳课程,故融入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也是该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2.1 如何融课程思政于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

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根据其内涵分为3个层面:首先,宏观层面。思政元素具体包括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如近年来,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愈演愈烈,“5G之争”“芯片断供”等事件导致国内大量高新科技企业举步维艰。干勇院士指出:“芯片之争,就是材料之争”,反映出我国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等尖端材料发展滞后。在正视自己不足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突破,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例如,单晶涡轮叶片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材料,长期被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掌控,严重制约了我国战斗机性能的提升。师昌绪院士等众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掌握了该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跃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材料领域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材料在各领域中的重要性,激发其献身口腔材料科学的理想信念。其次,中观层面。思政元素具体包括道德情操、职业精神。我国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形成了悬壶济世、服务苍生的高尚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精神。口腔材料学课堂需要融入:①“医史为镜”——孙思邈、李时珍等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大量的患者,且亲自试药以寻找更好的治病方法,其编著的《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包含了大量口腔疾病治疗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口腔医学的发展[5],他们是我国口腔医生道德情操、职业精神的榜样。②“继承发扬”——当今我国医学工作者继承前人的优良品质,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例如,牙齿畸形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和患者心理,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生群体运用自己卓越的专业知识研发了适合亚洲人群口腔特点的正畸材料,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时代天使”品牌于2003年推出首款国产隐形矫治产品,其通过精准治疗以恢复患者的正常咬合关系和牙齿美观,一举打破了某些国家的垄断且将正畸治疗的费用降低一半,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鲜活的案例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激发了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对职业的尊重和热爱,推动了“求真、求精、求新”学风的形成[6]。③微观层面。思政元素具体包括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对事物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希望,但认识力和辨别力不足,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7]。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能够敬畏生命,理解、关爱、呵护病人,让正确的三观伴随其职业生涯[8]。

通过3个层面思政元素融入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爱岗敬业、友善奉献”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价值获得感,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该育人目标的实现将有效助力育才目标的达成。

2.2 如何融创新能力培养于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

新时代亟需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以促进我国口腔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口腔材料学课程与口腔材料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校于2013年成立口腔材料学教研室积极推进该门课程建设。教研室成立初始,就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多项省级和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通过整合理工医教师,全面打造内容丰富、引导创新、启发思考、寓教于研的新课程体系,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构建了具有安徽省特色的“口腔材料学”本科教育新模式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课程,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果。

传统口腔材料学主要介绍材料的组成及其机械、理化性能等枯燥晦涩的理论性内容,多采用讲授式灌输知识,这难以吸引尚未接触口腔医学临床知识的三年级学生,且偏理工科的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容易引起抵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程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形成了课程的3大特色:化无形为有形;创新引导;寓教于研。

2.2.1 化无形为有形 口腔材料学基本知识主要涉及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仅仅通过无形的文字解说和枯燥的PPT演示,难以实现医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刻认知。因此,本课程以口腔材料知识为核心,采用剥洋葱的教学方式,即材料临床应用规范——宏观材料性能特点——微观分子结构解析,利用慕课的直观教学方式和灵活的教学内容,结合雨课堂随时重复的特点,化无形为有形,让学生对枯燥的知识实现深入的理解。例如,已经上线的MOOC内容“口腔材料宏观性能的微观原理”,即以3大类口腔材料(金属、陶瓷和高分子)应用范围为引导,通过比较和总结各类材料的宏观特性,再采用分子结构模型教学道具展示宏观特性的微观原理。

2.2.2 创新引导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可谓复制有余、启发不足,造成学生被动性、应试型的学习习惯,学生擅长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的思考,也忽略了自学能力的锻炼。本课程以“理、工、医”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口腔材料学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更新和扩展教学内容,通过有选择性地对重要口腔材料的发展传承、相似点和不同点比较,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文献案例解析,构建出知识点的完整发展脉络、形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有逻辑地串联知识、加深理解[9];同时,秉承“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这一认识,采取基于问题学习为导向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并采用PPT汇报自学内容。通过师生之间对相关知识的探讨,使教师主导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加强了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后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学生在单调的教室里用单调的方式单调地重复着单调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辩证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寓教于研 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均为一线科研人员,对学科前沿具有良好的把控能力且均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将个人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本课程教学的特点。授课教师通过个人研究课题中的科学问题、课题设计、理工医理论和技术详解,拉近了学生与科研的距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将知识置于其发生和应用的真实情境以更有利于学生对其认知,将科研过程融入实验教学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通过亲水角测量和拉升性能测试,评价不同表面处理对材料亲疏水性能的影响和不同处理对材料粘接性能的影响等。实验课所展示的口腔材料、科研仪器和评价手段等,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补充。

目前,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展开,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深化专业课程内涵,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观引领的同向同行,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将医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术,又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合格医生,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陈佳龙: 论文撰写;郑顺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理;李向阳、邱华:创新能力培养内容整理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口腔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征订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