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主题宣传及品牌栏目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3-01-09彭清雯
□文│彭清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近年来,各级各类媒体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特别是主题宣传在强化舆论引导、凝聚磅礴力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还应看到,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主题宣传仍待提升质效,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
《军嫂》杂志自2008年3月创刊以来,紧密围绕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坚持“展示军嫂风采,服务军人家庭,维护军属权益,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双拥氛围,关注国防事业”的办刊宗旨,始终高度重视主题宣传。近四年来,《军嫂》杂志社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刊发的主题宣传文章3次入选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2018年4月《军嫂》开设的《红色传承》栏目,成为杂志社主题宣传的重要阵地,并在2021年6月获评“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2021年度出版类资助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红色传承》栏目高举红色旗帜,紧跟时事热点,高歌时代旋律,推出精品文章,在期刊主题宣传品牌栏目建设上形成了一定经验。
一、高举旗帜,突出主题宣传之魂
主题宣传,顾名思义,“就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3]根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有不同的重大主题宣传。同时主题宣传不能满足于“一股脑”“一阵风”,不断深入挖掘对人民群众有引领性、感染力的主题宣传内容,可以发挥长效引导。连续性是期刊的特征之一,主题宣传和品牌栏目有机结合,有利于扩大主题宣传的传播力,推动主题宣传走深走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4]2018年3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的意见》。[5]如何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性变革,适应新时代主题宣传的新要求,成为摆在《军嫂》杂志面前的新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军嫂》杂志社开始思考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刊物长期深耕的宣传主题。
2018年3月,恰逢《军嫂》创刊十年,杂志社经过深入研讨认为,走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主题宣传应成为《军嫂》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杂志的导向性,举旗定向、大力发声。经调研和筹备,杂志社于2018年4月开设《红色传承》栏目,聚焦“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传;同年8月,杂志封面宣传语由“亲情、友情、爱情,做最真诚的情感杂志”,改为“军人的集体家书,军嫂的精神家园”,视野更宽广、站位更有高度。建设好《红色传承》栏目也成为《军嫂》杂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重要举措。
开栏以来,《红色传承》始终突出军队典型。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2020年2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6]在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英雄事迹不胜枚举。栏目对军队典型精挑细选,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注重挖掘其在新时代所产生的意义。
《红色传承》尤其注重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跟进、结合实际开展主题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曾前往北大红楼、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视察过陆军步兵学院,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回信……总书记的坚实足迹、深切关怀,是《红色传承》浓墨重彩的报道重点,栏目组稿时努力做到及时、深入,有新意、有温度,力求使文章导向鲜明、读来入脑入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希望你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高屋建瓴、深情满怀,成为《红色传承》栏目大力宣扬的时代强音。杂志运用鲜活的事例、朴素的语音,表达官兵在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更加坚定地高举旗帜跟党走、继承传统立新功的心声。
在栏目建设中,红色基因也随之融入《军嫂》杂志社血脉,全社人员对做好主题宣传、突出主题宣传之魂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升,杂志导向性进一步加强。
二、做精内容,强化主题宣传之本
好内容是期刊立身之本,也是主题宣传出彩出新的根本要求。栏目建设需要用心用情、精雕细琢,才能使呈现的内容变成精品。《红色传承》是《军嫂》中相对较新的栏目,但四年来,杂志社不断研究、调整栏目定位和方向,力求突出特点、形成影响,以优质文章、精品内容强化主题宣传之本。
如何做精内容,立意、取材是比较基础的两个方面。就办栏目而言,《红色传承》的立意、主题十分明晰,而在取材方面则几经突破。这个过程中,杂志社对于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加深认识,这些认识又通过栏目建设不断加强,两者相辅相成。立意高远、取材丰富有效保证了栏目的精品化呈现。
1.拓展报道视野
“讲述强军故事、吹响强军号角”是《红色传承》的开栏语。开栏伊始,栏目组稿更多侧重于“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随着实践不断深入,我们意识到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形式多样、人员参与广泛,比如校园同样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栏目“局限”于报道军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思路很快进行了调整,广“撒网”、精“选材”使得栏目的报道视野大大拓展,更加注重军队红色资源如何向社会辐射,注重挖掘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创新形式,这样也更利于在全社会大力宣扬、鼓励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
2019年3月,《军嫂》杂志社记者在广州采访期间,参观了广州市妇联在广州塔举行的“百年广州妇女图片展”,参与了“助强军、献国防、致敬军嫂——庆‘三八’慰问好军嫂座谈会”,在这些活动中,发现了20世纪60年代英模向秀丽的精神一直在她生前所在单位传承这一线索。向秀丽是革命烈士、救火英雄,为抢救单位财产而献出生命时年仅25岁,当年雷锋曾在日记里写下要向她学习,2019年向秀丽获“最美奋斗者”称号。遗憾的是,线索传回杂志社,很多80后、90后竟不知道向秀丽的名字。英雄纵身火海的英勇无私和当下被遗忘的“寂寥”,深深触动甚至刺痛了我们,使杂志社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传的迫切性和深远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办好《红色传承》栏目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7]
2019年第3期《军嫂》刊发了由广药集团何济公制药厂供稿的《“党的好女儿”向秀丽》一文,报道了该厂多年来的拥军做法。一年后,2020年3月,杂志社再推《“向秀丽党支部”@“雷锋班”——军地共建 携手同进》一文,为辽宁抚顺“雷锋班”和广东广州“向秀丽党支部”架起友谊的桥梁。该文首发于杂志社微信公众号,随后被“学习强国”进行首页推荐,累计阅读量达602万。这也使向秀丽党支部和何济公制药厂员工们都十分振奋。
对向秀丽事迹的宣传,也让杂志社认识到,企业同样具有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和热情,特别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可成为其中的主力军。随着对英模精神的持续挖掘,杂志社以行动为两位英雄“跨时空牵线”,并促进产生更大影响力。我们在这样的探索中深刻认识到,主题宣传绝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着广大的潜在受众,做好主题宣传,关键在于怎么去以精品内容、创新活动吸引人、感染人。
2.精选个人事迹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8]《红色传承》栏目开设之初侧重报道集体或单位,没有太考虑到人物典型。实际上,个人事迹对主题宣传来说也是重要内容,经过扎实采访、深入调研、反复核实而挖掘出的个人事迹,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可亲可学。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第12期《军嫂》刊发了红军后代邓玉平自述重走长征路的故事《心上的图章》。自2004年起至该文刊发,邓玉平和同伴12次重走红军长征路,拜访250多位老红军,为长征路上10多所贫困学校献爱心,为各地各界开展长征主题讲座260余场。
该文章标题《心上的图章》,来自邓玉平在某小学进行讲座时的一个场景。她介绍西路军公墓旁生长着一种神奇的“红军杨”,如果撇断树枝,会发现枝节横截面上有一颗“红五星”,她说,这或许是“西路军留给后人的红色 DNA”。一个男生却举手道:“那是苍天为我们雕刻的图章,那颗五角星,盖在了我的心上!”这个细节让邓玉平当场泪涌,也深深打动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在这人与人的真挚共鸣中,在一代代的真诚讲述中。
《心上的图章》刊发后广受好评,不仅拓展了办栏思路,受到感染的读者还主动提供新的报道线索。经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推荐,2020年4月,《军嫂》刊发了《大山深处红色传人》一文,主人公王倩是一名孝老爱亲的95后,在爷爷革命故事的激励下“背负着3个病人做志愿”,体现出红色血脉在青年一代身上的延续。《军嫂》宣传其事迹后,王倩先后获评“六安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该文刊发时恰逢《红色传承》开栏两周年,也使栏目呈现出新气象。
上述两个报道对象的挖掘和追踪让杂志社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的伟大实践,蕴含在平凡人身体力行的点滴作为中。开栏4年来,《红色传承》栏目在《追寻老连长足迹》《雷锋叔叔对我的人生辅导》《“娘,儿子看您来了!”》等报道中推出多个鲜活的人物典型,他们刻入骨髓的红色血脉、融入日常生活的红色精神,极具感染力,完美诠释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立了榜样。
三、深研“时度效”,提升主题宣传之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9]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所谓“时”,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时机、时效和时宜;“度”,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角度、态度和力度;“效”,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效果、效应和效益。[10]
1.准确扣中宣传之“时”
对于时效的追求和时机的选择是进行主题宣传应注重考虑的问题,扣中“时”有利于读者及时获知新闻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唤醒大众对历史的记忆、对往昔的回顾,更加领悟到继承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
《军嫂》作为月刊,在固定的出版周期下,尽量做到快速反应。如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次月,《红色传承》栏目即刊发相关报道《红色基因 铸魂育人》一文。
“时”,并不意味着单纯追求“快”,把握时机同样重要。《军嫂》杂志社对于具有纪念意义的“节点”“时机”格外重视。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举世瞩目。对这一当年度的重大主题宣传,杂志社派出记者实地探访海军诞生地江苏泰州白马庙,聆听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的辉煌。2019年4月《红色传承》栏目刊发《白马庙,人民海军从这里走来》一文,纪念人民海军诞生70周年,展现了70年来,人民海军由弱到强,从渡江小木船到现代化舰队,而不变的是“百万雄师过大江”壮志豪情,是风雨征程、劈波斩浪的赤胆忠诚,突出了“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的宣传主题。
对当下的热点,杂志社也注重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宣传。2021 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征,并将在这次任务中完成多个“首次”。得知有来自中西部的青少年代表、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代表和当地师生一起,在现场见证历史,杂志社精心组织,2021年11月刊发《传承航天精神 培育“强国少年”》组稿。栏目以第一手的素材、孩子的视角、鲜活的口吻,表达出现场代表和广大青少年传承载人航天精神,长大后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梦想,文章字里行间,充溢着同学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加强引导宣传之“度”
“度”讲求的是宣传工作的角度和分寸。在《红色传承》栏目策划之初,《军嫂》杂志社便对此十分重视,以辅文“精神火炬”的特定形式,明确导向、提炼要点,对读者加强引导,帮助读者了解传统之根、理解精神之核。
“精神火炬”最初定位为《红色传承》栏目所报道部队的政工领导感言,介绍做法、总结经验等。如栏目首篇文章《伟人故里 忠诚卫士》,配发了武警湖南总队湘潭支队政委屠海春撰写的短文,聚焦支队如何“传承忠诚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随着《红色传承》栏目报道范围的拓展、内容的创新,“精神火炬”也有了更深入、更多样化的呈现。
一方面,杂志社注重对“精神火炬”撰稿人的选择,如前述《传承航天精神 培育“强国少年”》组稿,配发的“精神火炬”短文《告慰父亲》,作者聂力中将是开国元勋、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聂荣臻元帅的女儿,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典型代表,“帅门将女”寄语青少年使得组稿大为增色。另一方面,杂志社特别注重引导作者挖掘独特的红色资源。如《白马庙,人民海军从这里走来》一文,配发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飞撰写的“精神火炬”,对泰州人民“不畏艰险、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东线第一帆”精神进行了阐释,展示出这里的人民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带着强大动力建设着今天的“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
“精神火炬”的权威性、专业性、深入性与感染力、引导力、号召力,成为《红色传承》的点睛之笔,在使栏目更好地体现了主题宣传、舆论引导之“度”的同时,这些精练而深刻的内容也使栏目更具品牌效应。
3.综合扩大宣传之“效”
《军嫂》在内容上深挖红色资源,在文章之外则着力打造相关活动,通过《红色传承》栏目搭建的平台,形成内外合力,扩大主题宣传效果。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11]《红色传承》十分注重报道革命纪念地、红色场馆等。2018年9月,刊发《军事博物馆新征藏品成果展开幕》一文,聚焦开幕式上陈昊苏、陈珊珊向“红色大馆”军博捐赠了父亲陈毅元帅相关的10 件珍贵文物,并由军博政委刘锐撰写配文“精神火炬”,号召“将散落于社会各处的珍贵文物收集起来、保护起来、传承下去”“变成熠熠闪光的国家宝”,这也是建立“红色基因库”的体现。
《红色传承》栏目还着力从书籍、电影、歌曲、照片、家书等多种形式载体挖掘红色资源。2020年7月,刊发《60年,“海霞精神”代代传》一文,从电影《海霞》、电影主题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讲到1960年国防部以毛泽东主席名义为女子民兵排授枪,讲述今天的“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2021年10月,刊发《给老兵留影,与时间赛跑》一文,由一张“合成”照片《镜头中的抗战老兵》,阐明抗战老兵在血雨腥风中的经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文章不仅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红色资源的丰富多样,通过联系各地的典型性代表,《红色传承》栏目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红色传承》从开栏之初就注重报道活动、结合活动,《军嫂》杂志社独家策划、长期跟踪的活动也收到良好效果。2020年11月,刊发杂志社记者跟踪近一年时间采写的《“娘,儿子看您来了!”》一文,讲述了年过九旬的八路军老战士房扬达,多年来到河北小山村寻找当年救命恩人、房东赵大娘的后人未果,专程从北京赴小村立下感恩碑的故事。在杂志社与主人公、当地村民的继续努力下,最终帮助老战士找到了赵大娘的后人。更有意义的是,《军嫂》读者、作者许院文,代去世的父亲、新四军老战士许建功到江苏涟水寻找恩人没有线索,便效仿房扬达前辈的做法,在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立下感恩碑。
四、结语
自创刊以来,“情感”就成为《军嫂》杂志的鲜明底色。《军嫂》所侧重的情感,并非“小情小爱”“小情小调”,更代表着军人和军人家庭默默奉献的“大情大爱”,展现的是军人家庭的报国之情、家国大义。《军嫂》追求以真情实感讲好真实的军人家庭故事,从情感角度“做人的工作”,通过打动人、感染人,从而增强广大官兵、军人家庭对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认同。《红色传承》的故事不仅打动人心,而且具有示范意义、长效影响。经过四年的尝试和探索,《红色传承》栏目在读者中形成口碑、树立品牌,栏目所推出的典型、榜样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同时让人感到可敬又可学,使主题宣传实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