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探索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
2023-01-09杨清莹
杨清莹
(1.池州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100;2.韩国加图立大学,富川远美区 145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师范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师范教育质量,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专业认证》)及附件中针对学前、小、中三个不同学段的《认证标准》,旨在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推进和保障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专业认证》的适时推出,是从源头上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1]。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代表着党和国家对美育在育人方面重要价值的认可和支持”[2]。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是美育师资的主力军。在美育受到空前关注和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应持续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基础美术教育师资。
课程与教学对于师范教育的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课程结构上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是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基础课、美术专业课程和专业教育类课程构成。本文所探讨的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由以“美术学科与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为代表的理论课和见习、实习、研习等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组成。其主要目标是研究基础美术教育教与学的课程理念、教学规律和实践技能,对于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相当重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应乘借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东风,深入研究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和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融合认证理念,从多个方面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包括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
1 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问题表征
1.1 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达成有差距
第一,重课程理论学习,轻课程实践训练。一直以来,课堂学习是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主要学习模式,无法有效地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情境之中,而实践训练又相当不足,美术教学技能实操短于美术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凸显。目前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于本科2、3、4年级每学年平行开设1~2门。以“美术学科与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等美术学专业教育类理论课程为例,其对师范生专业能力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如美术教育基本知识的习得、美术教育的目标等,而对美术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关注相对偏弱。地方中小学和美术教育培训机构也反馈,新入职教师站不住讲台,欠缺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胜任基础美术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将“美术专业技能训练”,如国画、油画、版画是否画得好视为“应用型”的全部体现,而对学生美术教学实践、教育反思等师范素质的养成关注不够,导致学生职业表现有“业余感”。在接下来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厘清“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边界,把美术教育师范生的师德养成、基础教育美术教师理想信念的树立放在首位。此外,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娴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而不仅是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扭转“师范”专业教育弱化和社会对美术师资职业素养要求提升的矛盾局面。中学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教育实践的时间至少在18周以上。除了要开齐美术教育实践课程,包括实习、研习等,美术学科教育理论课程也必须增加课内实践课时。
第二,美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思路未理顺。紧扣“实践导向”,着力培养美术学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对提高基础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大有裨益,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以《认证标准》为依据,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必须要开齐见习、实习和研习。从实际的调查中可以看出,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在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逻辑思路未理顺,如研习放在教育实习之前开设。然而,见习、实习与研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即美术教育见习是初探、教育实习是要点、研习是最后的研究和精进。
1.2 课程结构难以凸显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特色
第一,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对美术学(师范)专业美术师资专业化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结构的建构方面要与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需求对接好,对课程组织不断进行完善。在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根据时序来组织实施,由于各知识单元都是独立的,割裂了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与美术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导致师范性的缺失。
第二,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偏低,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设置比例有待商榷。美术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开设不足,导致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时对美术教学的典型案例欠缺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对其今后开展教学反思和美术教育研究同样不利,影响了美术学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1.3 课程内容滞后,师德教育有待强化
第一,课程内容静态化。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3]。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聚焦课程的核心素养来进行艺术审美教育[4]。由此可见,落实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调研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教师普遍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不甚了解,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内容受限于教材更新速度无法对接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动态发展。现有的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教材偏重理论知识的传达而短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内容上不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的最新案例,如单元式、主题性教学在教材中基本未见,课程内容与当下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和知识点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凸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因此,师范生脱离了前沿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境,无法对基础美术教学改革进行预见性的思考研究,造成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脱节”。
第二,师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师范认证背景下的师范教育是优先注重师德建设的教育。审视当下美术教育课程内容时不难发现,教材内容中缺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论述和与其相关的师德养成案例。笔者对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师范生进行访谈时察觉,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了解,对国家美育政策不了解,从教意愿不强烈。由此可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培育其教书育人的志向迫在眉睫。
1.4 课程实施单一,难以体现”学生中心”理念
第一,“以教定学”桎梏未打破。教学实施的内容通常按照教材结构分章节依次讲授。如在美术学科与教学论课程中,美术教学评价、美术课程资源、美术教育的价值与目标等都是老版教材内容。这样将课程分为独立细化的章节从头叙述到底的教学风格,通常无法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见树见林”的效果,导致与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相背离。
第二,被动式学习唱主角,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首先,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中,如“美术学科与教学论”,其理论讲授学时多,课内实践学时非常有限。此外,课程考核时,多以关注最终考试成绩为主。成绩导向的评价方式下,大多数教师在组织美术学专业教育类理论课的课堂时以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为主,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及培养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待改进。教学过程局限在课堂上,无法较好地将学生的课前、课后的学习进行衔接,掣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5 课程评价持续改进机制欠完备
第一,评价主体以“师”为主导,形成性评价不足。从当前的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评价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对课程教学终结性评价过于强调,而淡化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课程评价往往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总评成绩。教师会以学生平时的表现为依据给出平时成绩,而课程终结性评价方案的设计、标准的设置、评价考核同样由教师主导。可以看出,教师一直掌握着评价的各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要求和标准,使师范生的自主性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在课内实践方面,对于学生在教学设计、模拟授课等教育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查并未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合理的权重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此外,学生课内实践部分的能力多为授课教师一人评价,尚未与学生互评、邀请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师参与评价相结合。
第二,评价基本符合课堂教学规律,但不符合行业要求。期末时,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授课老师通常将学生的过程表现评分和考试成绩以合理的权重形成最终评价分数。考试成绩占比一般会高于过程表现评价,因此评估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就成为最终评价的根本依据,而这种方式无法给予美术教学活动实践能力更多的空间。当终结性评价完成后,该课程的学习也就结束了。从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师资实践能力的需要来看,此种评价方式无法使其得到满足,没有充分重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密切关联,也没有实际作用于促进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本身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2 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趋势
2.1 以“学生中心”为准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中心”的站位、思路,坚持以学定教,应紧抓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标,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足够重视,由“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要充分尊重,要使他们对美育教育的功能以及相关政策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帮助美术学师范生获得成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日后在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岗位组织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夯实基础,培养社会需要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2.2 以“产出导向”为推动
“产出导向”指明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要充分对标师范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设置和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承担着地方基础美术教育师资培养的任务,培养师范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基础美术教育理论和基础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因此,美术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美术教师的重要课程,在当前美育教育受到空前关注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立足于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需求,在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法时要做到合理、适宜及高效。
2.3 以“持续改进”为引领
“持续改进”强调以评促建,也就是说要将师范类专业的评价工作做好,对多个方面进行检验,包括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有效度、适应度等,使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优质化。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在区域差异、学校差异、培养目标差异等方面有所考虑,专业认证的过程和结果既体现师范类专业的共同特点,又体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形成“统一之下的特色”,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鼓励特色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先对自身的发展内涵有清晰的认识,不断强化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做好监督教学实施以及检验学习效果的工作,以切实了解各类人群对于课程的满意度,包括学生、合作单位等。同时,强化以“核心素养”为内涵的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研究,服务于国家对学校美育人才的需求,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规格”方面持续改进。
3 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的路径
3.1 课程设置实践化,协作育人
第一,冲破“理论指导实践”的藩篱,建立“理论与实践互嵌”意识,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除了增加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确保实习时间达到18周,还要增加美术学科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课内实践学时。以“美术学科与教学论”课程为例,每一章的理论学习都应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如“教学人人过关”、优秀美术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评价、美术活动指导、美术课堂观摩讨论、教研活动实践等。在课内实践中认识到美术教育理论的有用性应通过“做中学”体现,通过将内在知识转化为外显行动,最终提升美术学科教学实践能力。
第二,遵循见习、实习、研习的顺序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教师要以具体的课程以及师范生的能力水平作为依据,分学段进行实践活动主题的制定。如低年级学生在见习时用心观摩、记录地方传统文化美术课程时,一并开展寻找、感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实现以观摩、体认为主,学习、分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和美术教育资源转换方法的体验性实践;高年级学生通过教育实习,在前期基础上尝试开发地方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资源,编写校本美术教材,实现在基础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最后通过教育研习总结反思、撰写研究心得进行发表。
通过加强这些教育实践引导师范生感受美术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成就的反身关系,并通过“做中学”让学生围绕真实的学习任务,在实践、对话、研究和反思中提升实践能力,获得美术教学的感性体验和初步经验,锻炼美术教育研究思维。
3.2 优化课程结构,对标“一践行三学会”新要求
应用型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在搭建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时,需要锚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师这一目标,并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思考每门课程要达到的认知、能力和素养要求。
第一,尽早开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对帮助学生尽快认同教师这一职业尤为重要。可在本科一年级阶段,就开设通识教育、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相较于以往学生到大二、甚至大三时才开始接触此类课程,提早开设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利于厚植学生的从教情怀。
第二,据调查,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设置美术学专业教育类理论课程时都会对学生接触、学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强调。据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应当鼓励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融合参与。除了原有的“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等,还应增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写作”“美术教学现象与案例研究”等课程,帮助学生形成通过研究促进教学反思的意识,全面培育师范生的教育素养[5]。
3.3 更新美术学科教育课程内容,强化师德培养
第一,注重开展师德养成的教育。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践行师德”是各专业师范生都要达到的毕业要求之一[6]。故而,强化师德教育、坚定学生心中的职业理想是美术学科教育课程首先要重视的问题。首先,在教学中有效融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论述,坚持用师德养成案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文化等为美术学师范生培根铸魂打好底色,感召美术学师范生立下“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之志”,回应“兴国必先强师”之战略;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要凸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地域文化特色,发挥“以美育德”的优势,如可以通过鉴赏地方红色经典题材艺术作品、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将中华美育精神充实到课程内容中,通过审美教育促使学生品德潜移默化地提升;最后,可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扎根本土文化特色,设计开发“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地方传统文化课程,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在中小学和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注重“因势而新”的知识传授,与基础教育改革深度对接。紧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改革方向,基于核心素养改革以及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全面强化与改进,引领学生体认应对国家要求学校美育由“软任务”转为“硬指标”的机遇与挑战。在分析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美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对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改革,如借鉴基础美术教育“单元式教学”的方式,在一个阶段内围绕某个大概念(Big idea)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然后在大概念下设计基本问题,在美术教育理论课程和美术教育实践课程中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与实践。基本问题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实践得出的结论,按照逻辑脉络归类总结到大概念下。如此,一方面规避了知识、经验、技能三者之间的割裂,另一方面也可以收获一批教学示范案例。
3.4 课程实施多元化,注重能力提升
第一,坚持“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学习产出,而不是传统的以投入指标为主的教学生产力评估[7],其最终目的是使师范生的“应学应会”都能“学好”“会用”,以目标为起点反向设计,实施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及能力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更加富有个性,帮助学生知晓美术教师职责与美育政策,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和能力发展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问题的能力[8],以满足《认证标准》中“一践行三学会”的目标。
第二,教学方法多元化,重视能力培养。一方面,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能力提升。以“美术学科与教学论”课程“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一单元内容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问题导向,运用PBL教学法,进行“任务驱动”—“做中学”—“学中思”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编写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校本美术教材,强化学生树立传承优秀本土文化的观念意识,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课堂教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优化与改革。教师要思考如何在课程实施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如线上MOOC与线下教学巧妙融合、优势互补。教师还可以注册和运营教学微信公众号,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创建和推送课程资源,如剪辑的短视频、优质像素的美术作品、预习材料等,布置学生在线预习、自主探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探究为主,有针对性地讨论、答疑,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课后学生可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学习成果、及时巩固知识点、利用碎片化时间和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实现泛在学习[9]。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有效节省了课堂时间,提升了教学效果,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主动学习。
3.5 课程评价动态化,持续改进
第一,持续改进教与学,要参照过程表现来实现。评价要建立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多角度进行。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亟需改变纯理论或纯实践的考核方式,将学生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表现纳入考核。在评价模式的构建上,实施考试、评定、比赛一体化考核模式。
以“美术学科与教学论”课程为例,一方面可安排学科教学论老师围绕平时表现、“教学人人过关”等活动,开展过程性评价、教学实践能力考查和理论考试并行的考核模式,考查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和美术教育理论习得的知识记忆,最后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以合理的权重形成终结性评价。另一方面,教师以“教学人人过关”实践能力考查为依托,积极指导师范生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这种评价方式,让考核不再“唯理论”或“唯实践”,实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持续改进与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师范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使其成为能够胜任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评价主体全面化,多方参与。邀请地方中、小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参与课程评价工作,请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并评价课内实践与美术教育实践课程中学生的表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还需收集中小学实践基地所反馈的信息作为重要依据进行改进,旨在使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具备更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4 结语
美术学专业教育类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课程,对达成“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契机,以认证标准为依据,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做好改革工作,扎实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具备良好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和具有自主发展与终身学习意识的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