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研究
2023-01-09王丽
王 丽
一、引言
资产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国家发展重要内容,而对于资产管理的风险预防也是一件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针对我国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拥有的资产非常多,这些资产直接影响着国家市场和社会居民的稳定生活,需要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主动通过科学、可靠的措施对国有资产实施管理,以此来保证国家居民丰衣足食,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稳定、健康。
二、注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预防的重要价值
1.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
国企资产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资产风险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具体表现有:资产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国有企业资产的贬值与流失,让国有企业资产获得增值与保值。可靠的资产管理可以推动国有企业资产累计的健康循环,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发展,从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
2.帮助预防国有资产应用风险
国有资产风险始终存在,只要管理不充分就会导致资产流失问题出现,需要国企在管理时有效控制风险发生概率,为国有资产打造健康、稳定的指挥、协调与控制环境,让国有资产收益、应用、处置和占有具有合理性。借助对国有资产的精准管理可以确切判断和分析风险因素,掌握风险发生规律和特点以及影响等情况,对国有资产落实综合应用决策可以有效提升效率、缩减成本,强化风险意识,注重资产风险隐患,优化风险防控方案,改善管理对策,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质效。
3.可以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率
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国企资产风险管理是国企资产管理工作的其中一个部分,国企资产风险管理可以控制资产的流失与浪费,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及资产贬值风险,为国企资产管理预防众多资产风险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此增强国企资产管理总体质效。
三、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风险的主要类型
1.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非国有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发展机遇,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在现阶段一切以质量为主的社会环境下,国有企业在发展中承担着巨大竞争压力。为保证客户和市场份额,大多数企业采取了先卖后付的模式,导致国企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国有企业账户总收入比较理想,但大部分资金为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导致国有企业现金流明显短缺。国企当前的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例如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销量和交易量均出现下滑,从而增加贷款回收延缓的可能性并使国有企业呆账率激增。并且,国有企业还需要在应收账上加入资金,导致国企总体资金周转陷入僵局,并有可能破坏资金链。
2.存货风险
国有企业在进行资金扶持后要利用服务或是销售等方式获得增值与保值,然而在此环节中产品或是服务变现会受到市场、政策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阻碍变现顺利完成。并且无法保证产品的变现速度,而存货的销售速度也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如果国企的产品不能按时变现,国有企业也未制定替代方案,将给国企造成经济损失。例如,国企最初计划通过收益款项偿还企业的长期或短期贷款,但管理者没有制定第二套解决方案,致使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即使立即筹措资金,基于筹资成本较高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利益。
3.现金风险
国有企业若想获得长效发展并扩大经营规模,对于资金的需求将不断上涨。通常企业会选择债务融资的融资方式,这也增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在企业发展困难时期,高负债使得企业当前经营利润无法平衡投资需求和偿债能力。比如,在企业过分看重偿债时,其日常经营活动的落实就会受到限制,从而不得不缩减项目规模,导致后期发展受影响;而企业若专注于业务经营,面对偿债的压力,企业就需要获得新的贷款来偿还债务,由此增加偿还债务的压力。
4.流动性风险
应收账款、存货和现金在公司资金中的比例也会影响国有企业的资金安全。例如,在销售旺季,企业的销售水平飙升,即便获得更多的库存也不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但是在淡季时期,如果企业不调整资产格局,仍然根据之前标准存货,就会延缓存货变现速度,使企业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周转困难。
上述风险是国企资产管理工作中主要的风险类型,导致这些风险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决策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行业竞争因素等。因此,国有企业要在这几方面加强重视度,大力完善决策部署、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提升自身竞争力,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平稳。
四、导致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风险的主要因素
针对企业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时出现的风险,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监督管理不严密。国企经营模式在不断变化,其对资产进行封闭式管理,各项信息没有及时披露;员工对企业的资金调配以及重大资产处理不重视、不严谨;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监督作用,以上种种行为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出现利己主义者。
其二,没有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产权流转不合格。结合过去的经验分析,国有资产流失频发于资产重组和退出、调整时期。但在混合所有制调整促进下使国有资产产权流动速度加快,这也是现阶段政策落实的必然结果。而因为不具备科学的评估体系,致使对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不科学,无法对资产留存与否实施精准判断,既导致资本投资融资、出让收益和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又会加剧国有资产管理债务压力。并且国有资产产权流转封闭、不标准等导致资产管理难度升级。
其三,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不足。进行资金管理时,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根据当前情况分析,第一,大多数国有企业员工对资产管理风险了解情况并不全面,对资产管理的有效价值不清楚,致使其在现实工作中不重视资产管理。第二,人员专业技能上升缓慢,工作落实受到人员工作能力的限制不能顺利完成,由此影响资金管理质量。
五、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风险防控有效措施
1.厘清资产管理要求
立足国有企业经营实际分析,资产管理风险防控非常关键,不管是在维护国家财产安全方面,还是在促进企业长效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此,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防控需要国企关注资产管理要求,只有国企关注资产管理才可以降低资产管理风险。国企要明确资产管理要求,这对于国有资产以及企业自身都具有重要价值。端正管理态度,并落实针对性措施加以管理,同时对管理期间可能会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风险加以管理。国企领导也要明确资产管理的确切要求,将资产管理任务分配给专职部门,领导需要深化监管力度,保证企业资产管理稳定推进,控制资产管理风险。
2.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
促进国有资产标准化管理,必须要构建落实于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制度。首先,完善资产采购和收发结存管理。在约束企业资产采购管理机制前提下,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资产储备决策机制,准确预判之后要存储应用的资产情况,以此将采购清单和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总之,市场变化毫无预兆,企业进行资产采购时不可以一概而就,要结合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等实际落实好事前规划,防止发生存货积压和设施限制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其次,完善资产应用过程管理。根据国有企业资产实际,关注对资产定期或是不定期盘点清查,构建标准详细、制度清晰的资产检查、维养与修护等制度,以便于及时查清问题、及时处理,积极发挥国有资产应用功能。最后,完善资产报废工作管理。国有企业资产接受管理时,必须要重视资产的处置工作,资产出现不必要的流失,管理存在纰漏,均与此环节的工作不到位有密切联系。对此,进行资产处置时,必须要落实严格的报废申请流程,约束财务审核管理,严格管理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和执行流程。清楚执行的具体管理措施,防止发生资产任意处置、浪费等问题。
3.建立健全资产风险管理体系
注重资产制度管理,是让资产管理标准化,防止资产风险出现的重要环节。因此,重视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系的全面梳理,对不科学的制度机制加以修改、完善与填补,确保资产风险管控有确切依据。立足资产风险管理角度分析,需要重点关注不动产的出租、出让以及出借等环节管理标准的确定,控制风险爆发概率。制定相关风险预防制度,辐射部门整体、整个领域和不同层次,为执行标准的决策程序提供有力依据。为投资决策的落实提供必要的可行性分析,防止国有企业发生投资失误问题,显著加强资产管理质效。
4.建立健全资产监管机制
注重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质量,是加强资产管理效果的重点。对此,需要结合新时期市场对国企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调整,持续完善监管机制构建工作,有意识地整理负面清单,优化传统资产监督管理体现出的方法老套、思想滞后和拘泥小点等不足。鉴于此,其一,要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制度与审计策略,及时掌握资产流动情况,找出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资产管理健全与稳定。其二,和企业外部审计环节有效联合,重点关注社会大众与政府单位在资产监督管理环节的作用发挥。并且,积极发挥社会审计部门作为第三方的监管能效,结合业绩要求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按时对资产实施审计与评价,为抵御风险、深化资产管理提供依据。总之,要构建切实可行的资产监管机制,制定新型资产运作方式,才可以有力预防资产遭受损失,显著增强资产管理质效。
5.注重员工整体素质培养
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企业资产管理的关键要素。在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方面,第一点,要借助行业专家力量进入企业对内部人员展开培训指导,同时定期对内部人员进行专业考核,丰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含量。第二点,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预算评价分析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从而调整奖惩措施,以此在企业内部创设健康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自觉加强工作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对国有企业内部资产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可以对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关键作用,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的主体,身上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针对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国企内部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加强自身能力与实践经验,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制定并落实契合企业发展的制度规范,对于资产管理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方式,以此来保证国有企业资产免遭破坏,以国有企业促进国家经济高效、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