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3-01-09涂佳
涂 佳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这意味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和路径也成了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宜春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构建数字经济框架。2018年,宜春市制定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聘请中国信通院参与编制了《宜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和《宜阳新区智慧经济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但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探索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不仅可以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重塑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组织模式,还可以成为实体经济稳步、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1.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达到优势互补
互联网大数据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提升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从过去“由企业生产导向消费”到“由消费需求导向生产”的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生产者可以通过分析整合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到的海量碎片化信息来更科学地开展线上或线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售后等活动,而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和企业对话”,将自身的真实诉求、购物体验、产品使用评价等及时反馈给生产者,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由市场和大数据筛选出来的优质企业和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拓宽发展空间,有助于在宜春培养出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集群,带动整个宜春市实体经济的繁荣,重塑宜春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例如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可以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市的农作物生长过程和种植情况实时监控,进行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加快基于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质量农业生产体系和运营体系的建立。又如在“互联网+旅游”方面,通过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和潜力,可以加快推动我市旅游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大数据分析、AI智能、5G技术等推动产业链改革,加快互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构建基于旅游业应用场景的新产业链。
3.有利于提升我市实体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从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来看,以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为“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制造业”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通过客观、快速、全面地记录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的大小事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参考,而反之实体经济则构成了大数据的来源和应用场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拉动我市内需,促进消费升级,促进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提升我市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三、宜春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宜春市以“大数据+”为纽带,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步伐。不仅加快推动“云上宜春”建设,还加快推进宜春优势产业云平台建设,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出台了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33条政策”、《宜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关于促进工业大数据发展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为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够深入
目前,宜春市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只是简单地把大数据理解成一种辅助生产的工具,并没有对丰富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利用,不能意识到大数据对于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战略意义。而对于掌握宜春地区大数据资源的企业、单位或组织而言,虽然拥有了一定的数据采集、分析、研究能力,但对于企业的生产过程缺乏宏观和深入的了解,并不能为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缺乏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必然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各种高精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市当下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当地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满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需求,宜春本地也没有出台完善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人才的数量和结构难以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3.激励扶持政策没有得到细分
近年来,宜春市各级政府部门推出多项举措助力实体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大力推动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成立了大数据发展局,设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基金,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但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数字化水平却没有进行分门别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奖励政策,提供专项资金和扶持。
4.数据失真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很多产业由于信息保护,很多信息在上报时都会进行改动,导致很多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较差。而数据收集的源头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大数据分析后的结果失真,即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相关部门、单位或企业基于大数据资料所做出的决策不够科学、不够合理,这样大数据非但不能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反而可能最终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
5.大数据资源利用带来安全隐患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不断涌现,都已经并将继续为政府部门、企业或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作为分析目标人群特征、喜好和行为习惯的工具。基于各种渠道搜集到的大数据信息,经过专业人士的分析、整合,可以帮助各信息使用主体实现更加精准的研发、营销、推广、销售等目的。但这些涉及目标人群年龄、地理位置、收入水平等的个人数据信息,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不管是在信息的采集和存储阶段,还是信息的应用阶段,都可能因为各种客观的或人为的因素,导致信息泄露、信息窃取或信息过度采集等问题,危害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
四、宜春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
基于宜春市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把握市场运行机制与规律,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出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大数据行业与实体经济的交流
第一,利用多方渠道,在企业内部对大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乃至全员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逐渐形成企业上下学习大数据知识、应用大数据到实际生产的良好氛围。
第二,对于大数据行业中的相关企业、单位或组织,应加强有关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活动培训及学习,由点及面,逐步拉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2.科学引进大数据人才,培育当地大数据人才
第一,在对目前我市大数据人才结构和人才需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方渠道,吸引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到我市就业、创业。应避免出现某些行业或领域因为人才资源过多,导致人才浪费,或其他行业、领域大数据人才缺口过大。
第二,建立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大数据人才战略体系的制定。同时,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符合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行业的人才评价方案和考核机制,激励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鼓励当地高校结合用工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真正实现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能满足当地就业市场需求的大数据人才。
第四,企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不只限于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而且能够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要开发并实现应用场景的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因此,大数据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大数据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操技能,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实体经济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为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3.完善扶持政策,服务当地企业
第一,加快出台相关文件或办法,为不同融合类型、不同融合程度的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或政策扶持。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好、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当地企业。
第二,筛选出融合过程中业绩出色的企业作为典型案例,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融合发展经验交流会、培训、讲座等。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等互联网渠道,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让企业“敢于融合”“乐于融合”。
4.加强数据采集源头管控,力保数据真实有效
第一,相关单位、部门或各行业企业要把好关,加强大数据在采集源头阶段的管控。可以安排专门的监管部门人员对所上报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如可以通过要求上报数据材料的部门、企业提供完整佐证材料、详细的说明清单等,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第二,可以通过利用或引进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等,来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是完全透明的、不可人为篡改的,并且可以永久保存,追溯源头。
5.建立大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隐私安全
第一,要将大数据安全管理体系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即大数据源头、采集、存储、管理平台、分析和应用各阶段。
第二,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和法律部门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等,来约束大数据资源的使用主体的行为,如大数据的合法取得方式、大数据的合法使用准则、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三,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通过组织集中培训、讲座、公益宣传、有奖答题等线上和线下活动,让全市公民都知晓与大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守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