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3-01-09杨丽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清查管理人员资产

文/杨丽(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由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源倾斜,以及国有企业自身的大力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这也对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管理需求,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尽快进行改革,资产管理的改进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资产配置,还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具有其特殊性,其资产作为国家资产,应当更加注重对资产的有效管理,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1]。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并进行组织协调。

国有企业的资产、后勤、财务部门等是企业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的承担机构,资产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会计制度相关规章、固定资产相关规章制度等。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国有企业由原来的政府全面支持到现在的自负盈亏,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国家与人民的重点关注对象。优化资产管理不仅是响应政府要求,更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手段。

国有企业通过资产管理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闲置资产进行处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重视资产的价值管理,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性质,管理环境较为复杂,内部控制较为困难。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实现企业资产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全过程监管,实现企业的高质量有效监管,有效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

此外,通过内控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配合,可以提前发现资产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三)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从购置到后期的维护使用,涉及多个部门乃至全体工作人员。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核算以及登记入账,后勤部门负责资产的维护,其他部门也会涉及资产的使用,加强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企业活力。现有的资产管理效率较低,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通过对资产管理的改进可以提高员工交流效率,加强公司信息透明度,提升员工的参与感与责任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困境

(一)资产管理理念薄弱

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在发展中也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但由于企业更加注重业务板块,导致对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企业人员缺乏资产管理意识,管理中只重视资产的采购环节,而对于资产的使用环节缺乏重视,容易出现资产购置后使用频率较低,造成资产闲置的现象。偶尔会出现维修后可以继续使用的资产,但由于维修不及时,导致只能结转报废处置[2]。此外,对于资产的共享共有理念不足,对于闲置的资产,二级单位缺乏主动共享的意识,造成了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

(二)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1.内部管理机构不完善

资产管理需要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大小以及政策制度要求不断更改,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资产管理工作较为繁杂,需要人员对资产进行及时盘点和维护等,确保资产安全和顺利使用,但是国有企业受限于自身性质,并没有配备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在盘点时也只是从财务部门调拨少许人员对资产数量进行盘点,财务人员缺少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没有对资产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造成资产管理盘点等工作流于形式。虽然部分国有企业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是在职能设计上没有遵守权责不相容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权责不分明的现象、工作中互相推诿的情况,造成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2.内部管理制度不够细化

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企业只是按照国家要求颁布了资产管理的制度文件,或者照搬了其他企业的规章制度,没有结合企业的管理规模以及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具体化完善与调整。比如,部分国有企业针对易耗品管理细则、资产维修、维护细则等缺乏具体的管理流程,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一般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处理,操作流程缺乏规范性,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不高。

3.缺乏资产清查和资产调剂机制

资产的定时清查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掌握现有资产情况,制定合理的资产采购计划。资产清查是一个全方位工作,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盘点资产数量,还要盘点质量问题,通过清查发现企业在资产管理的问题,区别人为造成还是管理问题,对于人为造成的进行具体追责,由于管理方法造成的对资产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不断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但在实际的管理中,国有企业只是针对企业资产的数量进行盘查,对于盘盈或盘亏的原因缺乏调查,对于资产的质量问题没有进一步核查,企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此外,资产清查后若发现闲置资产,可以进行资产调剂,但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共享意识较为薄弱,使得资产调剂无法执行落地。

4.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

企业对于资产管理的考核缺乏重视。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大多是针对人员的业绩水平,对于资产管理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国有企业可以针对性对于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予以改进,但部分国有企业由于缺少绩效考核与评价,使得资产的使用价值无法得到反馈,在无形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3]。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根据资产规模不断调整,最大化地发挥企业资产的价值。

(三)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大数据与移动端的广泛应用,为资产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但是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大多聚集在业务部门,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国有企业资产较为分散,资产清查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汇总于电子表格,耗时过长。资产管理人员无法确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登记流程不规范查找难度较大,对于闲置的资产不能及时调拨造成重复采购的现象。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手段相对落后,资产和租赁呈现割裂状态,不能清晰呈现,难以通过传统的资产管理应对国有企业日益增长的资产规模。

(四)缺乏资产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资产管理的优化不仅体现在资产管理模式的改进上,还体现在资产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上。比如,在资产的采购环节不仅要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了解所签署合同的相关法规知识以及相关设备的基本性能,对相关人员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国有企业在实际中缺少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综合型人才,使得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较低[4]。此外,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大都由财务人员兼任,因此对于资产的性能了解不够深入,容易造成采购资产不满足企业要求需要重新采购的情况。此外,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缺少激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决定着企业在改革时的应对方式,国有企业由于自身性质问题普遍较为保守,保守的企业文化无法适应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强,企业激励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员工激励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使得员工工作情绪消极,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四、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深化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必须要从改变企业人员意识开始,转变原有的重资金、轻资产的管理思想,增强资产管理意识,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资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对企业资产进行整合,通过合理分配。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其次,作为企业管理层不仅要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还要加强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企业资产的数量,从细化资产核算、加强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为资产管理平台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还要注重资产的使用情况,确保资产的使用价值。

最后,国有企业应当举行“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助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专题讲座”,强化企业人员对企业资产的保护意识,培养企业人员爱惜资产的良好习惯,向企业人员说明资产的保管以及使用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活动,树立全体人员对资产的正确价值观,加强企业人员对资产的维护意识,营造资产管理的企业文化。

(二)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

1.完善资产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职责

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组织构架,设立资产管理小组,由公司领导牵头,各部门管理人员参与负责资产管理的决策、审批以及指导工作。财务部、管理部、后勤部以及其他使用部门为资产管理小组成员,明确各部门不同职责,财务部主要负责资产构建审核以及资产价值评估等;管理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台账以及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等。设置不相容的岗位职责,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明确资产管理目标,根据具体业务对资产进行及时调整,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2.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执行的有效保障。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企业各项资产的购进、使用以及维护等相关业务流程。一方面,资产的采购必须上报资产管理小组,经会议商讨通过后交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资金规模进行再次审核,避免部门负责人通过游说高层跳过审批环节直接采购。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出租资产应报备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出借,严格按照报批程序,防范资产损失风险。

3.完善资产清查和资产调剂机制

资产清查要具有全面性,不仅要对流动资产进行清查,还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确保清查对象没有遗漏。在清查过程中以实物为主,摸清企业资产存量,多部门联合发力,将资产卡片与实物进行逐笔核查、逐项对账、保证账实相符,对于清查过程中出现的盘盈以及盘亏现象进行追责,若由于个人使用不当造成资产损失则追究其责任。盘查中需要报废的资产,按照企业规定执行报废程序,及时处置避免重复清查,加大工作人员盘查量。此外,对于闲置资产及时上报,加强资产调剂,避免重复采购为企业带来损失。

4.优化监督考核体系

(1)优化监督体系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国有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体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关注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主要审查各项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资产购买、领用、登记及处置环节是否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其次,部门资产账面一致性,通过关联分析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与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数据,关注是否存在漏记固定资产或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未及时核销的情况。最后,盘点核实,重点对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现场盘点,审查资产实有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有无定期盘点等,防范有资产流失。此外,加强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期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还可以请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全面审计工作,增强审计报告的权威性。

(2)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真实反映和评价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对于考核指标的选择,应当使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不仅要考核资产管理的数量,还要考虑资产的价值增量,采用多元化的指标体系,通过反馈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同时,加强对资产的预算考核,不但要考核资产管理预算完成度进行考核,还要对资产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考核,确保资产的使用价值得到发挥。

(三)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精准快速高效地展示企业资产状态,让资产更加透明,业务流程更加清晰,减少了资产管理人员查找数据的时间,资产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地流通至各个部门,帮助管理人员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加快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5]。首先,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要构建完善的网络平台,为资产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借助互联网系统,使资产信息在企业内部流通,促进国有企业各个部门对闲置资产进行调剂,实现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其次,要根据资产涉及的各项业务对资产信息进行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针对不同资产类型,设置个性化资产信息模块,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要支持资产卡片自定义样式,确保所有固定资产都能够显示在资产管理平台,防止资产虚增或者无法查找的情况。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规范化流程,为资产采购、清查、调剂等过程全部配备自动化一体的审批流程,动态适应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变化。此外,还应当支持资产计提折旧,符合新财会制度需求,折旧方法可根据需要来定义折旧计算公式,满足不同资产的折旧方式。最后,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要与财务处理系统集成使用,显示无缝连接,加强资产预算管理,确保资产的回报率,实时或定期与上级主管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传递资产卡片及报表等信息,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资产情况。

(四)完善资产管理人才梯队

资产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知识,不仅仅只是资产的盘点以及登记,因此企业要培养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6]。一方面,资产管理的领导层要具备存量思维与战略性思维,能够根据国有企业的现有资产,从专业的角度,制定有效的运营机制,发挥企业资产的最大价值。

针对资产管理人员不同岗位进行针对性培训,比如,对于采购人员加强财务基本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以及固定资产基本性能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引导新晋的资产管理人员树立起资产管理意识,重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资产类相关知识的普及、各类报表使用的相关指导等,以便新任的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规范,为顺利展开资产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另一方面,执行有效的激励措施。针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可以从两个方面综合评价。一是对个人的资产管理工作素养进行评价,二是对个人的资产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岗位层级设置不同的激励措施,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对于普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实施物质奖励。同时针对未完成资产管理目标的人员实施惩罚,确保企业激励措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支持以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持续长远的发展,就要提高自身资产管理水平。

通过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并且进行不断探索,找出适合自己企业的资产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要合理调配企业的有限资源,使企业的资产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以此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清查管理人员资产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固定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从固定资产清查视角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