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影响研究
2023-01-09于晴魏玉红
于晴,魏玉红
(1.吉林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2.辽宁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在日本,人们依靠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即通过内外意识分来进行交际、传递信息,这种倾向在使用否定表达时尤其明显。在面对“外部人士”的邀请或者请求时,为了避免尴尬,日本学生会通过牺牲自己来达到双方和谐的局面[1]。基于日本岛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日本人形成了独特的内外意识:“内”即心理距离近的“内部人士”;“外”即心理距离相对较远的“外部人员”[2]。来华学习汉语的日本学生不但继承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特征,而且对其汉语习得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内外意识,有助于解释日本学生的特殊学习行为。
李泉[3]指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除了语言交际这一工具外,人们还会使用许多其他的手段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即非语言交际手段。非语言交际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它包括手势、体态语、神态、表情、动作、空间距离、心理距离、音量等,甚至包括沉默。霍尔的空间关系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种内外意识,在交际中日本学生非但抗拒与外人保持亲密距离,甚至将彼此置于远离甚至正常社交距离之外的位置[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想通过“同理心”表达不给对方制造麻烦的意愿,即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另一方面,他们期望避免在沟通中制造麻烦或给对方造成压力,倾向于拉开个人和社会的距离。
1 日本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表现
基于跨文化交际及空间理论可以窥见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
在行为习惯层面,李富贵[5]指出日本文化非常含蓄,注重内外有别,是非常典型的强交际环境文化。但是随着欧美文化的盛行,逐渐由强交际环境文化向弱交际环境文化转化。李富贵学者提出由于内外意识的影响,部分日本学生在汉语的表达上具有暧昧性的特点,正因如此,汉语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日本学生的民族文化,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交际环境层面,胡红娟[6]从日本学生的交际焦点和交际特征方面入手,认为他们面对“内者”时,具有“亲切”“常撒娇”等特点;而面对“外者”时,会出现“保持一定距离”“有所顾忌”“回避个人看法”等现象。日本学生习得汉语时由于受本民族内外意识的影响,所以在与中国人的交际中,不和谐,甚至冲突的事例经常发生。
综上,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有不足之处,即前人对语言交际影响研究较多,却较少深入研究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非语言交际的影响。因此,该文将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汉语课堂上的真实案例,详细探究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影响。
2 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影响
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时,首先想到的都是语言,但容易让人忽略的,除了语言这一重要表达思想的工具外,人们还会使用其他多种手段表达感情、传递信息——非语言交际手段,即一切不依赖语言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被统称为非语言交际[7]。下文将对日本学生体态语、随声附和、人际交往距离等影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因素进行分析。
2.1 体态语
体态语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赠答行为等,中国人的体态语一般简单大方,而受“内外意识”影响的日本学生常常会根据“内外之分”来选择体态语,时常会造成交际失误,甚至文化休克等情况的发生。
其一,日本学生表现出的众多体态语中,最突出的就是鞠躬、弯腰及点头。通常日本学生与交际方心理距离越远,鞠躬、弯腰的幅度也就越深。由于鞠躬礼仪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应用中并不普遍,日本效仿我国古代唐朝文化,日常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鞠躬礼,这种行为文化差异难免会对中日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虽然现代日本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更多,年轻人也开始用握手代替鞠躬,但鞠躬这种礼节仍然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日本学生间。郭力认为大部分日本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如在见面、道歉、祝贺、表达感谢或者分别之际,他们都会鞠躬。但随着相处时日的增多,渐渐日本学生鞠躬的次数减少,幅度也随之不断变小,甚至转为点头,此时他们对于交际方的心理距离也正不断缩小。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即使是面对“外部人士”,他们使用的肢体语言大多也是点头和微笑,这并不是因为日本学生缩短了心理距离将对方列为“内部人员”而不采用尊敬的体态语,其实是日本人认为表情比语言更能代表人的内心世界,这便是一种特例情况。
其二,面部表情也是“内外意识”影响大部分日本学生体态语中重要的一项。在实际交流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论辩”为主;大多日本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体察”为主要特征。因此,日本学生在交际中会亲身“体察”交际情境,在不同“内外关系”中使用不同体态语。比如,在日本公共场合,日本学生大多不会使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去表达情感,这在日本社会并不稀奇。相反,平淡无奇、讳莫如深的微笑是最容易在他们脸上看到的,平淡微笑背后的真实内涵往往让人难以捉摸。日本学生在与“外部人士”交际过程中,频频点头、尽量不插话以及面带微笑等行为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他们的微笑或点头并不代表已经完全同意或认可对方的主张、建议,甚至有相反的情况,微笑点头只是为了表达对“外部人士”尊重及显示自己认真聆听的态度。因此,往往在面对“外部人士”时才会产生此类克制型心理特征。日本学者桶口清之就提到过日本人的笑:日本人即使生气和发怒时也仿佛在笑,这是由于在他们的文化中,笑是一种美德。
2.2 随声附和
所谓随声附和就是在别人说话或表达意见时,听者保持聆听的一种状态,受“内外意识”影响的日本留学生在聆听时,为了对“外部人士”表示尊敬、谦恭,所以常会点头表示赞同,并伴有“Hi”“i”的随声附和语。
其一,与日本学生交流过的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产生以下印象:日本学生十分善于倾听,对方在阐述观点时,他们会频繁点头,常常会发出“Hi”“i”的声音来“随声附和”。黄学杰(2003)解释所谓“随声附和”就是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达谦和态度,而不断点头、赞同的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类似于汉语中的“好的”“可以”“行”等口头赞同语。但是中国学生往往误解为这是对方在接受自己主张,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日本学生在倾听时发出“Hi”“i”等随声附和词,是因为日本学生把对方当作了动作接受者,即这是为了在面对“外人”时,表现出自己的谦和态度,是一种能够直接反映“内外意识”的非语言表达。
其二,日本学生的随声附和与中国有着很大差别。大多数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只有自己同意对方观点时,才会点头并伴以“是的”“对”等附和词。而大部分日本学生随声附和时凭借的却是内外关系,在对待“外人”时,为表礼貌和尊敬,无论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或见解,日本学生都会随声附和。
2.3 人际交往距离
此处谈到的“人际交往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或感情距离,而不是物理空间上的距离。由于“内外意识”的影响,大部分日本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与对方保持距离。
其一,在人际交往方面中日两国有着很大差异,大多数中国人更倾向于“套近乎”,在交谈中力求拉近彼此交谈距离,甚至同姓、同岁都可作为“套近乎”的理由之一,见面时常会说到诸如“咱们老王家”“我们老李家”“咱们90后”等词汇。而受“内外意识”影响的日本学生却难以理解上述行为,他们认为即使为同姓,但非亲属即为“外”,不应列为“内部人员”范围。所以在学习此类词汇时,会误以为“咱们90后”这类词汇是在称呼一家人,从而产生理解偏误现象。
其二,大部分日本学生人际交往距离较远,故而易在跨文化交际时产生误会甚至文化休克现象。日本学生与同学、老师相约一起吃饭时,习惯“均摊付款”,即AA制。这种现象在日本很常见,大部分日本人只有与家人及亲密好友等“内”部人士一起吃饭时才会请客,即使是几人一起招待客人也会采用“均摊付款”,而且还会当着客人的面各自掏钱去结账。这是因为“内外意识”的影响,即使共同招待客人,由于彼此“人际交往距离”属于“外”,所以在日本学生眼中再正常不过的事,大部分中国人却认为有些“丢脸”。
2.4 赠答行为
赠答行为也体现在日本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其一,当中国人收到他人的礼物时,拿到礼物会开心收下并道一声“谢谢”,恩情记在心中、口头不再提及,这便是中国人待人接物的礼节。但日本学生会将“外人”的恩情牢记于心并再三提及。有这样两个例子,一位汉语教师在第一节课上为了向日本学生介绍中国的糖果,所以把糖果带到了教室里,并向学生们分享。学生们吃了糖果并感谢老师。但第二天早上老师来到教室的时候,这些日本学生们仍然为他们昨天吃到了好吃的糖果而高兴地再次感谢老师,还回赠给老师一些手工小礼物。第三天、第四天,这种感谢一直持续了大概两个星期。一个学期过后,当老师送给学生们价值不菲的纪念品时,学生们脸上却露出了苦笑,老师以为学生们不喜欢这个礼物,感到十分懊恼。同样是赠送礼品,两个事例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其次,日本学生的思维非常细腻,常常换位思考、替对方着想;而且不轻易赠送别人礼品,因为他们会设身处地思考:“如果送给你礼物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费脑筋想着该怎样还吧。”在第一个事例中,第一节课师生之间互不熟悉,师生关系还属于日本“内外意识”中的“外”。因此,这些日本学生为了礼貌起见,第二天选择了回赠小礼物,如好看的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铅笔、手套、丝巾等。而在第二个事例中,一个学期过后,师生间早已熟识,成为“内部团体”,这是由于“内外意识”的影响,这些日本学生认为师生间不应再送贵重礼物来表示尊敬,因此,他们会面露难色。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存在“体态语”“随声附和”“人际交往距离”以及“赠答行为”等跨文化非语言方面影响的结论,因此,针对该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将会促进对日汉语教育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不容小觑,他们表现出的特殊非语言交际行为包括体态语、随声附和、人际交往距离及赠答行为等。对“内者”,具有“亲切”“常撒娇”等特点;对“外者”,会出现“保持一定距离”“有所顾忌”“回避个人看法”等现象,在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时,会出现交际误会、摩擦、障碍、冲突甚至文化休克等问题。针对内外意识对日本学生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汉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进而促使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该文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以日本学生的内外意识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为中心进行了窥探,而在学习行为中体现的日本学生的心理变化差异也将作为今后的课题之一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