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殡葬习俗现状及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2023-01-09张洁李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火葬骨灰习俗

张洁,李澳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 110870)

人生有界,死亡不可避。死亡后的殡葬是人区别于动物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与生命礼仪,是人类面对死亡特有的应对智慧,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性生存经验与心理活动。殡葬主要包括“殡”和“葬”两方面的内容,“殡”一般指逝者下葬前的各种悼念仪式及活动,“葬”则指逝者入葬过程及后续的祭祀活动[1]。殡葬活动是人生的最后一段行程,随着死亡人数的逐年增加,殡葬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殡葬理念及殡葬习俗的比较分析,以期借鉴日本殡葬服务的有益经验,不断完善优化我国的殡葬服务,创新殡葬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殡葬新风。

1 中日两国殡葬习俗的历史回顾

1.1 中国殡葬习俗的历史回顾

远古人类在其成员去世后,不忍见其遗体腐坏或者被动物撕咬吞噬,用柴草覆盖,再后来将之埋于野外,埋葬行为发展为后来被广泛接受的土葬。最早的墓地发掘于距今18 000年前的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后期山顶洞人的“居屋葬”[2],其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中均出土过大量的墓地遗迹,土葬广为流传。大约距今6 000年前,人们开始使用葬具装殓遗体后埋葬的方法。在中国远古时代的漫长岁月,受儒家思想“入土为安”的影响,火葬并不盛行,以土葬为主。

夏商时代已经有灵魂不灭的观念,确立殉葬制度进行厚葬。春秋时代有了隆重而烦琐的殡葬程序,秦汉时期灵魂观念得以发展,考古证明火葬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但关于火葬的记载,最早见于《墨子·节葬》篇:“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3]意思是说,秦国的西面有个仪渠国,此国人的双亲死后,聚积柴薪将其焚烧,把烟气上升说成是死者“登仙”,然后才能成为孝子。虽然火葬自古就有并非由印度传入,但却因为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加速了火葬风气的形成,但火葬仅限于得道高僧等少数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薄葬风气盛行。由于汉末战乱,许多人看到厚葬之墓被盗挖所带来的暴尸中野的危害,上层统治者开始有意识地实行薄葬,为死后安身提供护身符[4]。唐宋之后厚葬成为主流,但厚葬的形式从高坟大墓转向了奢侈的殡葬礼仪,佛教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相信轮回和灵魂不灭,此时火葬逐渐从统治者渗透到平民,并于宋代达到高潮。明清时代风水迷信开始泛滥,统治者严禁火葬,导致火葬走向衰微。但纵观历史,火葬是仅次于土葬的一种葬式,是一种科学、节俭、卫生的葬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领导人预见了有限土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56年4月27日联合签名,提出移风易俗的殡葬改革倡议,倡导火葬[5]。之后的改革主要围绕推行火葬和移风易俗展开,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首次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推行火葬,并对不遵守该规定的国家职工实行处分。1997年7月21日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也做出同样规定。

殡葬形式方面,历史上主要以土葬、火葬为主,其他各种形式并存。例如,将遗体投入江海的水葬;将尸体置于荒野为鸟兽食的天葬 (也称为鸟葬,藏族、蒙古族盛行),举行天葬的人们相信灵魂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升入天堂;将尸体放置于棺材中,然后将棺材凌空于悬崖峭壁之上的悬棺葬;将尸体置于大树之上,任由尸体风化,经过3年风化后,将尸体的骨头焚烧掉的树葬等。新中国成立后,火葬逐渐普及,目前以火葬为主,火化率过半,而土葬是仅次于火葬的葬法。

1.2 日本殡葬习俗的历史回顾

日本的殡葬,最早记载于《魏志倭人传》:“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婢百余人。”意思是说女王卑弥呼去世后,倭人给她造坟,圆形土堆的直径有100余步,殉葬的奴婢有100余人。3—7世纪的古坟时代,日本统治阶级制造了大量的前方后圆坟,坟内有铜镜等各种陪葬品。7世纪日本开始火葬,得道高僧道昭火葬于700年,之后随着佛教的普及,火葬也开始普及。明治维新后,为排斥佛教推行神道,曾一度禁止火葬,但迫于考虑节约土地及卫生层面的原因,由个人墓转换为家坟,火葬被义务化,但1900年火葬率仅为30.0%,而1950年为54.0%,随着经济高度发展,火葬率也一路飙升,日本政府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为98.3%,2014已达到99.9%[6]。短短100年间,日本的火葬率从30%达到接近100%,主要原因除了节约土地和卫生方面考虑外,日本民族单一,宗教上佛教推崇火葬;还有根据各自治区条例,存在禁止土葬的墓园;再加之日本很长一段时间盛行家坟,一家人都将骨灰纳入同一墓穴;这些因素都是促成日本火化率高的重要因素。

2 中日两国的殡葬习俗现状

2.1 中国殡葬习俗现状

我国传统的殡葬习俗基本上以儒家推崇的周礼为主,道教仪礼、佛教礼仪为辅,三种仪礼融合混通:终别(送终)—安尸(招魂、沐浴饭含)—报丧—入殓(小殓、大殓)—守灵—祭奠—择吉—出殡—下葬—守孝(穿特定的服装,遵循一定的规范,以表示对亡故亲人的哀悼之情。根据血缘姻缘等关系守孝时间由3日到3年不等)—扫祭为基本的程序[7],除此之外,每年进行清明祭拜,除夕进行年祭拜,在家中先祖神龛面前祭拜。这些礼仪及程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演变,各地均有地方特色,但在我国民间根深蒂固存留的传统殡葬习俗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礼仪中哪些需要破弃,哪些需要继承,如何继承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谨慎对待的问题。

我国目前殡葬习俗地域差异较大,城市基本看不到传统殡葬礼仪的形态,而农村在继承传统形态的基础上也有很大的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移风易俗措施,殡葬习俗有了很大变化,符合时代精神且能够对民众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 “现代化殡葬”[8]逐步展开,如下殡葬习俗及创新点在全国较为普遍。

(1)殡葬形式仍旧以土葬为主,正在实现从土葬向火葬的转变。由于土葬长久以来是我国的主要葬式被广泛接受,即便火葬是当今殡葬改革的主要方向,但仍存在火葬后将骨灰盒入棺埋葬的二次葬现象。二次葬导致火葬的意义大减,起不到节约土地,也不能免去棺木的费用,这需要人们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火葬。

(2)殡葬程序简化,殡葬耗费逐步减少。对四川泸县丧葬风俗的调查表明,传统的殡葬仪式一般有停尸、报丧、招魂、入殓、哭灵、坐大夜、安葬、看坟、念七、烧七、除灵等环节,大约需要100天,现在省略简化某些环节,时间大大压缩,一般10天左右就可以结束,形成“丧事新办、丧事小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9]。由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呼应政府号召,与时俱进,从简操办丧事的风尚在全国各地均可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倾向势必会成为主流。

(3)新冠疫情期间出现了线上缅怀逝者、云祭扫的新型祭奠方式[10]。为防止新冠疫情扩散,广东省暂停清明期间各类祭扫活动,推出网络祭奠新方式,实现了清明祭扫和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平安清明”。新冠疫情不会一直延续,但疫情期间采取的环保有效措施值得长久借鉴。

2.2 日本殡葬习俗现状

与我国一样,日本也具有多种多样的殡葬礼仪和入葬形态。佛教各流派、基督教、神道的仪式均有很大差异,日本现代以佛教仪式为主,主要受到古代中国殡葬形式的影响,殡葬流程主要包括:联系殡仪馆—入殓—守灵(诵读佛经、亲友按一定规则进行上香仪式)—告别式(献花献礼、诵读佛经、致辞、上香)—火葬—初七日法要/四十九日法要。仪式比较平静,主要是对逝者的赞美。殡葬业基本由殡仪馆主宰,服务性强[11]。流程比较紧凑,原来要在逝者去世49日后举行的法要,一般也会在出棺当日立马举行,法要过后丧主和宾客、僧侣等人一起享用丰盛的精美料理,作为和故人在此进行最后一次餐食,意味着大家从此要回到正常的生活中。葬礼类型有家族葬(仅家人参加)、一般葬、一日葬(仅有告别式及火葬)、直葬(只有火葬)、社葬(公司创始人等的葬礼)等。日本的丧服原来也和中国一样为白色,以1878年大久保利通的准国葬为契机,采用西方丧服颜色,从此丧服变为黑色,并沿用至今。在埋葬方式上存在火葬、土葬、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塔葬、海葬、公益性节地墓位等节地生态安葬服务。

3 日本的殡葬新特色

由于日本较早进入城市化、少子化、老龄化社会,目前殡葬仪式基本交付于殡仪馆进行。与中国相比,在殡葬以及葬墓服务上,以下现象较为普及。

3.1 殡仪馆及生前规划服务普及

日本绝大部分殡葬仪式均委托给殡仪馆。殡仪馆明码标价,其中最有特色的一项服务为 “生前预约”,即在世时预约殡仪馆服务,此业务的创始者为名古屋的殡仪馆TEAR。在此业务产生之前,出现死亡人员后医院直接和殡仪馆联系,但这样消费者没有选择的权利,于是成立于1997的TEAR采用了生前规划系统,并从此迅速在全日本得以扩散。2022年9月有137家店铺,每年承接业务超过1 000项。由此,殡葬业的消费者从家属变为本人,有会员制度、介绍打折制度、网络预约打折制度、生前预约打折制度等[12]。

生前规划除了殡葬服务还包括遗物整理。遗物整理包括房间整理、贵重物品整理贩卖、清扫搬运、消毒等。随着对隐私文化的重视,存在不愿让孩子整理自己遗物的情况,为减轻亲属睹物思人的心理负担,生前委托给专门行业的人来完成。

3.2 家坟埋葬方式较为常见

日本传统的丧葬形态以家庭观念和宗教理念为基础,一般将骨灰埋入家坟,一家人合用一座坟墓。既给后人提供拜祭的方便,又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中国的墓地基本处于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带,日本的寺庙一般会经营墓地,城市中心的寺庙墓地成为一番景观展现在大众面前。

3.3 个性化祭祀“手元供养”的出现

“手元供养”是将骨灰置于触手可及的地方来祭拜的祭祀方式。其方式大略分为两种:一是将部分骨灰置于小型容器(小型骨灰盒、花瓶、小佛像)放置家中,并设置微型的牌位和佛坛。如此将亲人的骨灰作为随时可以交流的实体放置于身边,可以作为精神的寄托、也可以当作房间内的小型坟墓,还可以将其作为家中的守护神。二是将遗骨或骨灰制成饰品随身携带。作为饰物加工后可以携带一起旅行、一起回故乡。“手元供养”亦有伤痛疗愈的功能,尤其是针对早夭的孩子及宠物,由于生者对逝者的思念极其强烈,将骨灰制成摆饰或首饰带在身边来抚慰失去挚爱的悲伤,待整理好心情再撒放骨灰。

3.4 新冠疫情下出现葬礼的新形式

新冠疫情暴发后,为防止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群接触,简化葬礼仪式,采取仅由亲属参加的葬礼急剧增多。随着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葬礼的规模逐渐缩小,只有亲属参加的家人葬礼和简化葬礼的形式增加。有些殡仪馆于2020年5月开始提供葬礼直播,通过You Tube直播葬礼,为因疫情无法前去祭奠的人提供了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设置系统接收不能到达悼念现场的客人的礼金、供物等。

4 中国殡葬习俗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现状分析可知,殡葬活动逐渐由宗教活动向服务活动转移,汲取日本殡葬习俗中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老龄化加剧导致墓地紧张问题、城市化加速导致传统习俗难以为继问题、网络普及和防疫常态化等现象,归纳殡葬习俗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4.1 生前规划

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临的问题,如何整理自己的人生、理清遗物、撰写遗言及搭建怎样的墓地都是生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离世后将这些问题掷给身后人,其处理方式可能和预想的大相径庭。通过思考遗物、遗书等问题,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回顾总结。虽然无法预料的事情随时随地在发生,但若条件允许,还是需要提前规划,用自己的手给自己生命画上一个句号。生前规划是殡葬习俗改革的前提,可以加速殡葬活动的主体由家属向本人转移,也是办理自己满意葬礼仪式的重要条件保证。

4.2 祭祀活动外包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祭祀活动出现外包现象。通过委托扫墓及网络祭奠活动进行缅怀故人。此现象在日本已经出现,承办家政服务的公司「おそうじ本舗」于2006年开始承接祭奠委托活动,面向高龄体弱者、国外赴任者及工作忙碌无法扫墓者,委托内容主要包括参拜、墓地除草、墓地周围捡垃圾、清洗墓碑、清洗花瓶和香炉、献花、上香7项。完成这7项任务并现场拍照向用户确认。该活动充分发挥了殡葬活动的服务性功能,为有特殊需求的客人提供了方便。该活动的传播势必促进殡葬活动更加完善,促进移风易俗。

4.3 “手元供养”

我国自古就有将指甲、头发等赠送给情人的习俗,后来将照片赠送给爱人放置于怀表或钱包中,而将骨灰加工后留在身边是此习俗的延续,并不是完全没有根基的想法。“手元供养”是一种自由度极高的新型祭奠方式,减去了墓地支出,同时具有缅怀故人的功能,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实现各种各样的微型墓碑及饰品造型设计。

上海于2016年引入殡葬新形式:骨灰变宝石,把挚爱带在身边[13]。把骨灰经过二次高温燃烧后,通过高压致密凝结为直径约一角硬币大小的球体,将此晶石制作成饰品,方便佩戴。这也是“手元供养”的一种形式。中国长期受儒教影响,祖先崇拜、供奉牌位的根本思想和形式为“手元供养”提供了基础。“手元供养”可以和其他祭祀形式并用,如大部分骨灰撒入海中或山中,存留少量用来“手元供养”。但这种形式不像以往的习俗,只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这种形式的祭祀兴起时间不长,待使用多年,积累足够的用户群以后才会对其优势和劣势有更全面的了解。

4.4 网络祭祀

网络祭祀即将坟墓建于虚拟的网络,并对虚拟网络坟墓进行清扫、献花等祭祀的活动。这和我们所熟知的QQ农场、网上种水果异曲同工,只是对象为已故亲人的坟墓。虽然不是实在的场所,但可作为心灵寄托之处而存在。尤其是现在电脑普及,大部分故人生前的工作(企划、教案)、日记、照片等都会存于网络,亲人通过查看网络相关信息来缅怀故人是极为便捷的方式,这种方式进一步推进,便是网络祭奠。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为避免疫情扩大,疫情防控期间暂停清明扫墓,多地开通网上祭扫通道,是生态绿色殡葬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也为殡葬习俗改革提供了方向。

死亡仅仅是生活的结束,而不是生命的结束。一般认为生命存在生理性和社会性两层属性,死亡是生理性生命的结束,可由后代继续延续血脉。死亡之后其社会属性仍然存在,生前留下的思想文字、发明创造乃至生活痕迹会长久存留于人世间,而网络祭奠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延长了社会性生命。

5 结语

殡葬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伦理的重要呈现,是“慎终追远”的重要途径,是对亡者一生的哀思与追忆,也是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和敬畏,由此来稳固由家及国的“爱家国”道德基础。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殡葬新形态,都要顺应历史的潮流,追求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

殡葬是精神传承的重要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将会追求更高精神需求。如何高质量地活着、如何体面尊严地死去的问题;如何满足多样的殡葬文化要求,减少大众对殡葬的避讳,使殡葬和环保相结合等问题;是当前殡葬习俗改革的新要求。日本较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有些政策值得我国借鉴,但和日本相比,我国互联网受容率较高,受惠于互联网普及的红利,互联网祭奠方式更容易产生共鸣。科技的普及,揭开了人们对死亡的禁忌和恐惧的面纱,明确了生命的周期和一些未解事实,使人们不再举行传统封建迷信活动,给殡葬业带来巨大变化。今后“生前规划”会更加普及,殡葬业势必向殡葬文化服务发展,殡葬文化服务的兴起还将催生殡葬新业态,从“保存遗体及骨灰”到“不保存遗体及骨灰”再到“保存人生文化”的殡葬事业演进大格局终将呈现。同时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发挥殡葬在孝文化中的作用,通过殡葬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重建中国文化价值,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火葬骨灰习俗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把骨灰埋在球场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宋朝盛行火葬
“火葬”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