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茶文的风格特征及英译探讨
2023-01-09姜欣李雪艳
姜欣,李雪艳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11602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已成为演绎中国文化的一 个符号[1]。自唐代《茶经》以来,中国有关茶学的典籍著作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皇家人员所著的茶文。皇家是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具有极高的权威和巨大的影响力,皇家的爱茶之风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社会风尚,研究其作品风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权威的中国茶文化风格。《茶录》《大观茶论》和《茶谱》作为不同时期的皇家茶著,它们的风格既有属于皇家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然而,风格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需要借助外在手段去认识。刘宓庆先生提出的风格标记理论主张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方面来分析作品的风格,为风格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1 相关概念简介
1.1 宫廷茶文简介
宫廷茶文指的是与宫廷皇室相关的一系列茶著,既包括由皇帝及其亲眷撰写的茶作,也包括大臣所作呈现给皇帝的茶书。本文选取皇帝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北宋名臣蔡襄的《茶录》,以及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的《茶谱》作为研究对象。
宋徽宗赵佶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单论饮茶之道,可与陆羽、蔡襄并驾齐驱。《大观茶论》是宋徽宗以一种皇家口吻写成的一本茶书,文章中透露着他的治国理念及其对百姓的体恤之情,同时文中也“透露出浓厚的奢侈之风和富贵之气”[2]。“赵佶以亲著《大观茶论》而名扬天下,对宋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积极作用。”[3]
蔡襄所著的《茶录》,是“根据自身多年来的用茶、制茶、品茶的经验体会,以福建茶为主体,向宋仁宗皇帝进献的一篇关于茶的烹试之法及论述茶事所用器具的文章”[4]。《茶录》分上下两篇,下篇专门讲述点茶法的专门器具,“在中国茶具发展的历史中,对茶具专门化进程是一项重大促进”[5]。该作品是要呈献给日理万机的皇帝,既要取悦于皇帝,又要有利于福建茶的发展,因此蔡襄的文字既古雅有文采,又简练与严谨。同时作者凭借着自己渊博的学识,在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为整篇文章增色添彩。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经历政治变故后便醉心于茶道。朱权在《茶谱》中提倡简化茶饮的用具和程序,将饮茶视为修身养性的高雅活动。“朱权以他的王者之气,以他的道家仙气,以他的学富五车,以他的全情投入,把中华茶道文化带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并对茶道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后世影响甚深。”[6]
1.2 风格标记理论简介
风格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素质,而是可知的。风格的可知性见之于“形”,表现为风格的符号体系。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被我们认识的风格标记。掌握风格标记不仅能够让人认识到原文的风格特征,并且能够在译文中成为表现风格意义最基本而又必要的一步。风格标记可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
风格的形式标记体系由6个类属性标记组成: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和修辞标记。掌握这一类符号得以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义,是风格分析最直观而基础的一步。
风格的非形式标记是指文章所谓的神韵、风骨、气势、情调等,是人们全面而准确认识原作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使之具有风格意义。(1)表现法,即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及处理方式和处理技法。(2)作品的内在素质,包括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3)作家的精神气质,见之于作品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及情态风貌,皆受作家本人的精神气质支配。(4)读者的反应,包括对意境、神韵、情致等的审美感应,取决于接收者的审美个性[7]。
“风格标记性是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要求,它是使文学译品具有文学性的保证。”[8]通过以上两类风格符号体系可以分析出宫廷茶文的风格特征,掌握原作的风格之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就会考虑到如何实现原文风格的再现。
2 宫廷茶文的风格特征
根据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本文拟从形式标记中的句法标记、修辞标记和章法标记,非形式标记中作品的内在素质和作家的精神气质,对茶文中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宫廷茶文的风格特征。
2.1 句法标记特征
风格的句法标记表现为各种有特色的句法形式。有特色的句法形式有很多,反复使用于某一上下文中即形成风格的句法标记,如平行、对仗、省略、重复等。在《大观茶论》《茶录》和《茶谱》中,作者多次使用平行和对照的句法标记,使茶文气韵酣畅,读起来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强烈印象,同时也体现出皇家人员的权威和气派。
2.1.1 平行结构
(1)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
在《大观茶论》的《制造》一节中,宋徽宗从芽叶、器具、蒸压、研磨和烘焙5个方面阐述制造好茶的标准,表意明确,层次清楚,令读者对制茶工序印象深刻,同时也增强了茶文的气势。
(2)衣以鹤氅,系以麻绦,履以草履。
朱权在《茶谱》中使用平行结构描写茶灶前的老翁形象,3个相同的句式结构将老翁疾憨奇古的外表生动地刻画出来,强化了读者对老翁形象的认识,同时也使得文章读起来更加流畅。
2.1.2 对照
(3)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
(4)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
蔡襄在《茶录》,如例(3);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如例(4)中多处使用对照这一句法标记,鲜明地表现了不同茶类和茶事特征,两种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读者视觉的冲击。同时,对照的大量使用又使整个茶文的内容整齐工整。
2.2 章法标记特征
“章法”指章句组织程式。通过对宫廷茶文的分析发现,其章法标记特征在于文中大量使用四字小句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5)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大观茶论》运用四字小句构成排比,阐述了采择、制作、品第和烹点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体现了宋徽宗皇帝文采的同时又给读者带来言语上的震撼。
(6)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
《大观茶论》中《点茶》一节多处使用四字结构,行文简洁对称,大气磅礴,体现了帝王的皇家风范和豪迈气势,同时徽宗皇帝的文采跃然纸上。
2.3 修辞标记特征
修辞,即修饰言词。修辞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根据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英汉双语中常用的修辞有30余项。修辞在宫廷茶文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格手段,体现出皇家人员出色的文采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2.3.1 类比
(7)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宋徽宗将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寓于对茶叶的描写之中,对于茶,任何一片叶子都能发挥作用,更不用说人了。宋徽宗认为,在极其太平的时代就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饱含了对人民的体恤和爱惜之情,这是徽宗皇帝在研究茶事中领会到的奥妙。
2.3.2 比喻
(8)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
比喻这一修辞手段常出现在描写与茶相关的各类器具和茶事的不同状态中。茶文多为纪实性的内容,长篇的叙述会令读者产生枯燥之感。蔡襄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段为 《茶录》增添了生动活泼的色彩,也展现了其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2.4 作品的内在素质特征
作品的内在素质包括思想和感情两个方面。抓住作品的思想感情来认识作品的格调是十分重要的风格分析工作。宫廷茶文的思想和感情都能够透过全文显现出来,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治国之道及对茶文化蓬勃发展的期许。
宋徽宗的茶文里蕴含着君王的治国思想,他认为极其太平的时代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此外,《大观茶论》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论述“蒸芽压黄之得失”时,宋徽宗皇帝强调蒸芽压黄最重要的是掌握火候,过与不及都不行。要做到恰到好处,既需要技术,更需要智慧,这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
蔡襄和朱权的茶文都包含着对中国茶文化蓬勃发展的期许。蔡襄身为北宋名臣,作《茶录》向皇帝举荐福建茶,并将茶的烹试之道一一阐述,语气诚恳,感情真切。《茶录》对福建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茶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朱权在政治舞台的失意并没有阻止他在茶学研究道路上的步伐。他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茶谱》,对唐宋以来盛行的茶道进行革新。他主张在茶事上化繁为简,在茶具上弃奢尚俭。朱权悉心茶道,茶风清奇,同时又敢于创新。自朱权《茶谱》之后,一大批别有新意的茶学著作相继问世。
3 宫廷茶文风格的英译策略
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姜欣教授的《茶录》译本及《国际茶亭》(Global Tea Hut)杂志上 《大观茶论》和《茶谱》的译本为例,分析出在宫廷茶文风格的译介过程中,译者灵活运用切斯特曼的翻译策略,通过句法策略中的直译和改变句子结构、语义策略中的解释及语用策略中的改变信息等,实现宫廷茶文风格在英译中的再现。
3.1 直译
句法层面的翻译策略主要涉及形式的变化,包括直译、词性转换、句子结构变化等。直译是一种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较为常见。
(9)其宵虽等而蔑风骨,色泽虽润而无藏畜,体虽实而缜密乏理,味虽重而涩滞乏香。
译文:A closer look at what seems to be comparable reveals a substance that is very different.The color of such leaves might shine,looking fine at first glance,and yet the quality is ultimately inferior.The cakes themselves might be compact,but there is not any texture to them.And the favor might come off strong,but it is heavy and lacks fragrance.
《大观茶论》中的这句话,从大小、色泽、形体、味道4个方面描写外焙之茶,4个平行结构的使用将外焙茶的不足之处一一表露。译者按照原句的顺序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给出了4个对应的句子。译者用“reveal” “and yet”和 “but”作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保留了原文的内容。
3.2 调整句子结构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具有明显差异。“英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汉语句子结构松散。英语句子在结构上可以前挂后连,关系分明,结构严谨,词义明确,词序比较灵活。汉语句子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往往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9]。因此,译者可以采取调整句子结构的翻译策略拆分汉语中的长句,改变句子的主语,使译文更流畅易懂,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10)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
译文:If one fails to create the desired foam,it is most often attribut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se three errors:the hot water was added too early,the whisk was not heavy enough or perhaps the whisk was not handled with care.Beyond adding water before the tea powder has had enough time to dissolve,the whisking motions are often too vigorous.The result is a bowl of disappointingly dull green water without any white foam to speak of.
本句出自《大观茶论》的《点茶》一节,使用多个小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既增强行文的气势,又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在宫廷茶文里时常出现。翻译过程中,译者调整句子的结构,将完整的长句按照逻辑顺序划分成若干完整的小句,表意清楚明晰。该句译介过程中,译者将其分为3部分来翻译,分别选用“it”,“the whisking motions”和“the result”作为句子主语,使得译文的逻辑性更强,易于译入语读者接受。
3.3 解释
切斯特曼的语义策略包含使用同义词、使用反义词、抽象化和具体化、改变强调和解释等策略。其中,“解释”这一策略在茶文的翻译过程中被常常使用。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译入语读者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译者常在译文中采用解释策略传达原作含义。
(11)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译文:Injecting too much water into too little tea powder could result in only a very meager tea marrow film,whereas if too large a proportion of tea powder is brewed with too little water,a creamy layer will clot on the surface,which is termed as "porridge" in Jian’an.
该句出自《茶录》中的《点茶》一节。“云脚”是古人在点茶时描述茶汤景象的常用词,它是点茶、分茶时茶汤纹脉形成的图案。“粥面”是指浓茶表面所凝结的薄膜,因其状如粥膜,故称粥面。在翻译过程中,若仅按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翻译会令读者对“云脚”和“粥面”的形象产生疑惑。因此,译者在译介的过程中对“云脚”和“粥面”这两个词进行了解释说明,有助于译入语读者理解点茶过程中茶色的浓淡情况。
3.4 增加信息
切斯特曼的语用策略包括文化过滤、改变信息、改变清晰度等内容。其中,改变信息指的是增加或删除信息,需要译者增加原文中原本不存在的信息,使读者对源文本更加理解[10]。在宫廷茶文的译介过程中,译者使用该策略增加对茶文化现象的解释,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国丰富的茶文化知识。
(12)初如鱼眼散布,中如泉涌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
译文:In the beginning,the bubbles appear haphazardly like fish eyes.Then,more air emerges,and the bubbles are like spring water or a string of pearls.At the last stage,the bubbles grow larger and the water boils violently like the high tide.At this point,all the vapor in the water vanishes into the air.
该句出自《茶谱》的《煎汤法》一节,作者朱权连续使用3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煎茶时水气的不同状态。译文中,译者保留了原文的比喻,并通过增加信息的方式增补出 “more air emerges”和“the bubbles grow larger”,解释了水气在3个阶段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使译文更加准确全面,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煎茶这一方法。
4 结语
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是分析茶文风格特征的有效指导理论。通过对宫廷茶文中的句法标记、章法标记、修辞标记及作品的内在素质这4个方面的分析可知,不同时期皇家茶著的风格特征兼具共性和个性。在把握原文风格的基础上,译者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文的风格特点,以期向译入语读者传达最为贴近的宫廷茶文原貌。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典籍英译工作任重而道远,译者将会在实践中寻求更多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力求准确生动地展现中华文化,推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