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融媒体工作室的新闻生产与创新研究

2023-01-09陈永德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日报社党报兰州

陈永德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改革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融媒体新闻报道是当代媒体为适应科技对新闻传播的重塑做出的重大创新。面对崭新的时代课题,从央媒到地方主流媒体,借助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拿自身“开刀”,从新闻媒体的组织框架、传播策略、采编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目的是持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融媒体工作室发挥着“中枢”核心作用。如何构建专业且有针对性的融媒体工作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设置,打造现象级爆款产品

党报融媒体工作室本身就是新的产物,媒体深度融合是新闻人自身的革命。兰州日报社编辑部审时度势,“取经”央媒和其他主流媒体有益经验,立足报社自身发展情况,勇于破除以前各种体制机制壁垒,将内部人力物力资源重新整合,创新融合方法,设置打造了专业性较强的融媒体工作室,立志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兰州日报社通过深化体制创新、流程创新、表达创新、内容创新,以创建融媒体工作室为抓手,助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目前,报社一线采编人员依托专业特色,自由组合、积极成立融媒体工作室,创作热情高涨、优秀“爆款”作品迭出,反响良好,受到网友一致点赞。

兰州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发挥引领作用,为报社在新媒体领域擅长融合新闻报道的复合型和全能型记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整合报社资源,重点先后成立“兰美美”“西游记”两个融媒体工作室。

融媒体工作室通过策划大型主题新闻采访报道活动作为引擎,在报社新媒体平台实时以图文视频直播,创作优质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出让用户引起共鸣的融媒体“爆款”产品。例如,策划“十城相约·爱上兰州”大型直播活动,在11个社交平台同步直播,吸引超124万人次同时观看,给用户真实、直观、立体地展现了兰州70多年发生翻天覆地的蝶变。“兰美美回家记”中兰美美以vlog短视频方式记录自己回家的日常和身边发生的趣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新闻生产背后的故事,拉近了媒体人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其系列作品也荣获ZAKER融媒体城市群最佳创意互动奖。

兰州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坚持党报姓党这一原则,贯穿工作室运行的始终。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省会城市党报新声音,弘扬主旋律,记录时代变化。能否将报纸的读者转变为网络新媒体平台的长期用户,是摆在融媒体工作室面前的首要难题,也是衡量工作室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融媒体工作室从用户角度出发,注重传播效果,致力于策划生产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新媒体作品。

二、融合文化特色,讲好本地故事

全国各地主流媒体在探索建立融媒体工作室的同时,首先考虑融合当地的历史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拉近主流媒体与本地受众之间的距离,逐步提高媒体的在受众心目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进而巩固党媒新闻宣传和舆论阵地。

兰州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设置注重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兰美美”系列融媒体作品是兰州日报社为讲好兰州故事,顺应新媒体时代宣传需求,创作出的一名叫“兰美美”的人物IP形象,取名兰州的“兰”,旨在打造“精致兰州美美与共”的主题思想,用新兰州人的视角,去重新看见、解读、分享兰州故事和丝路文化。从诞生到运营至今的两年时间,兰美美系列融媒体产品以全新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端内点击量还是端外的转发量都不断攀升,覆盖面、传播率和知晓度持续扩大。

融媒体工作室深挖文化“宝藏”,把兰州地域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到新闻生产报道和新媒体运营过程,打造具有本地特色文化韵味的独一无二的新闻栏目,无形中增强新闻传播效果,进而强化用户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实现文化符号的价值提升与内涵发展,也拓宽报社媒体融合发展路子。例如,工作室推出《兰美美早报》《西游记》等新闻信息综合融媒栏目,其兰州文化特色体现在栏目的细节之处,全面服务兰州市民生活。

三、媒体+服务,增强党媒的吸引力

在全媒体的背景之下,党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宣传阵地,必须姓党。[2]

为牢牢占领党报舆论宣传阵地,增强党媒权威和吸引力,兰州日报社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媒体融合的新路径,打通“任督二脉”,融出了新高度,将报社融媒体中心与兰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同建设(以下简称“双中心”),“双中心”构建共建共享、多元发展的“媒体+服务”的平台,通过政务服务、民生需求、媒体推送的有机融合,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也让党媒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传得更快、更广、深入民心,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双中心”格局也因此成为报社多元融合发展重要抓手和平台。

建立“双中心”,旨在打造新时代文明宣传智能化平台,提供丰富的文化精神服务,加强舆论引领,切实调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的实践当中,在兰州评选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最终评选出482个案例。其中,兰州日报社“双中心”融合案例成功入选,这也是报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和成果展示。

2021年10月中下旬,一波疫情突袭而至,兰州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兰州日报社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作为党报的担当与使命,迅速调度报社现有的采编人员,打造一支精兵强将投入到全市抗疫防疫新闻报道最前线,充足的人手组成宣传报道和保障团队。通过以融媒体工作室为核心,指挥调度全媒体记者,对抗疫新闻现场的全方位的同步报道和记录,保证了全时段的有效传播。融媒体中心以长图、海报、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呈现,在兰州日报各社交平台中及时推送。通过融媒体抗疫报道,记录人民抗疫伟力,展现了抗疫期间的“兰州速度”和“兰州力量”,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贡献了主流媒体的力量。

四、技术赋能,创新内容话语表达方式

内容创新是展现媒体融合特色的根本,而技术和渠道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动力。因此,如何有效创新内容表达并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兰州日报融媒体工作室在媒体融合探索与实践中,展现出值得借鉴的融媒体新闻报道创新经验,即通过内容可视化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以内容交互化提升用户的参与体验,以内容服务化提升用户的获得感。

兰州日报融媒体工作室始终坚持以“内容为王”,注重与新媒体技术融合运用,创新新闻报道方式,以高质量的“爆款”作品赢得用户的关注和点击,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以融媒体工作室为核心,打通报网端的接口,以“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多元传播”为目标,形成了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甘肃是片红色的热土,革命遗址就像星星中火一样散播在陇原大地。作为省会城市党报,兰州日报社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带头组织策划了“红动陇原100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联合甘肃省庆阳、陇南、天水、平凉、甘南、定西、武威、张掖等各市州的党报共同参与同步直播,利用全媒体报道手段,以跨区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媒体形式,综合采取多样载体、多维视角将陇原红色革命文化重新展现在用户面前。这也是新技术新理念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生动实践,创新融合了图文、音视频、航拍、VR、AI等形式,给用户带来了丰富独特的视觉体验。此次大型直播在兰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兰州新闻网,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甘肃14市州党报直播联合同步进行,累计超过1000万人次观看。

五、结语

作为新时代党报,在传统纸媒衰落、新兴媒体风生水起、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专业的融媒体工作室,对于兰州日报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关注互联网用户的兴趣特点和需求,创新新闻生产方式,生产传播用户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新闻作品,是现代主流媒体巩固舆论引导地位应有的时代责任。

猜你喜欢

日报社党报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关于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思考
兰州琐记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检察版(四)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
本刊新聘特邀顾问陕西日报社社长钟顺虎同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