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媒体轻量化融合发展的启示
——基于赣南日报社媒体融合实践的思考

2023-01-09陈起锋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日报社问政赣州

陈起锋

地方媒体融合实践重点基本上都落实到了省、县级媒体层面,地市级媒体融合不同程度存在空心化、边缘化问题。作为地市级党媒,赣南日报社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大胆尝试、创新实践,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化发展,轻装简行,打造了以党报为依托、以移动传播为重点、报网端微相融互促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蹚出一条别开生面的媒体融合发展道路。

一、以“人”的融合为突破,全力推进效能变革

赣南日报社对标湾区媒体发展蓝图,转变思维方式,通过优化部门设置、实施竞争上岗、狠抓人员培训等多措并举,优化人员配备,打造了一支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守得住阵地的尖兵强将,充分激活人才队伍活力,敢担责愿担责成为全社意识主流。

(一)实行大部门制管理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和媒体融合发展要求,赣南日报社完成了县处级媒体单位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并入相关事宜。调整完善了内部机构设置,搭建起了以党政事务中心、融媒体采访中心、报网编辑中心、新媒体中心、视音频中心和经营中心“六大中心”为骨架的全新管理体系,各中心所属部门由分管领导集中统筹调度管理,将以前分散的部门集中起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渠道等诸多方面优势,施行大部门协同化管理。修订并试运行了全新的采编部门考核细则,建立了一套业绩优先且兼顾公平的内部考核体系。

(二)推进全员竞争上岗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组织审查、集中打分方式,逐批次推进全员竞争上岗,共完成了21名部室正职、42名部室副职、54名三级岗人员竞争上岗工作。过程中,大家比业绩、晾成绩,搅活了“池水”,有效地营造了你争我赶的浓厚竞争氛围。日前,赣南日报社已基本形成互相配合、管理有序的部门协作体系,融媒体运行更加务实高效。

(三)实施全员集中培训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青蓝结对”的人才培育机制,采取全员培训方式,定期开展内部培训,让“有经验的人做师傅、没经验的人做学生”,组织内部职工开课分享工作感想、外出学习经验,聘请外界知名教授、专家传授学术观点,跨学科、跨领域,全方位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能力素养。2021年11月,还派出两名年轻骨干记者赴人民日报社开展为期2个月的跟班学习。

二、以“平台”融合为重点,全面拓展传播渠道

赣南日报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立足赣州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宏大背景,抓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服务中心落户寻乌县的大好机遇,牢牢把握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期”,迅速按下“全媒体”的转型快进键,建成聚合超千万粉丝数量的综合型媒体矩阵。

(一)建强“学习强国”阵容

2020 年7 月13 日,“客家新闻网”学习强国号上线;2020 年12 月23 日,“学习强国”赣州学习平台上线;2021年9月13日,“赣南日报”学习强国号上线。一步一个脚印,如今,赣南日报社已成为江西省唯一同时运营市级学习强国平台和2个媒体学习强国号的地市级媒体。

一年来,各“学习强国”平台共产生10万+稿件450余篇,其中《江西瑞金: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图文稿件被总平台推荐,单篇稿件阅读量达1032万,点赞量超32万;《“长征路 强国梦”党史大篷车全国巡展在江西寻乌发车》图文稿件被总平台推荐,单篇稿件阅读量达1017万,点赞量超33万。《赣州示范——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记》图文稿件被总平台推荐,单篇稿件阅读量达1214万,点赞量超32万。

借助“学习强国”平台优势,结合赣南苏区红色资源禀赋,赣南日报社选送的“习近平考察江西两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等专项答题入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项答题栏目,“学习强国”专项答题多次展现赣州元素。

(二)细化媒体平台定位

针对旗下媒体较多,部分平台功能重叠,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区分度不高等问题,专门召开会议,重新厘清各新媒体平台定位,分权威内容发布、新闻资讯推送、客家文化宣传、城市生活服务等多个板块,细分内容发布体系,调整各平台文章发布时间、发布频率。如,调整了“赣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名称为“晚妹报哥”,用好“晚妹”“报哥”人设,做好赣州的吃喝玩乐游等服务性内容;着力打造了“主题诵读”“书记去哪儿”“晚妹带你玩”等精品栏目,逐步提升了栏目品牌价值,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涵盖20个主要新媒体平台,聚合千万粉丝数量的综合型媒体矩阵。

(三)实现全方位融合

有条不紊地推进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赣州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赣州学习平台为一体的“两中心一平台”融媒体平台项目建设。目前,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前端展示平台——“赣南红”客户端已进入测试阶段,即将上线运行。届时,将形成以“两中心一平台”融媒云平台为基本架构,打通现有平台终端一体调度、协同生产的全媒体中央厨房式采编体系,重构采编流程,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宣传方式全媒体融合、全流程互动、全城化覆盖,新闻稿件指尖操作、云端互传、一键生成、多端齐发、同频共振。

三、以“内容”融合为抓手,全心服务中心工作

(一)融媒体跟进,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赣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期间,赣南日报社利用综述报道、社论、图文消息、视频推送、H5作品、直播访谈、动画解读等报道形式,充分报道了赣州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盛况,合计推出62个版面近500篇相关报道。推出了“启新程”全息报道,将《赣南日报》数十个图文、音频、视频、VR内容融为一体,既有视频直观体验,又有新媒体技术的互动,带领广大读者从平面纸媒进入“可读、可视、可听、可互动、可分享”的全息世界。大会闭幕后,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和县(市、区)委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访谈,刊发全市各地迅速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稿件,集中展现全市各地党员干部群众贯彻党代会精神,聚力加快振兴发展,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决心措施和生动实践。

精心组织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报道。组织策划了庆祝建党百年百版大型报道,于2021年7月1日推出了《百年芳华丹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版特刊,超历史出版104个版面,创下《赣南日报》单日版面数历史纪录,通过“红土地的足音”“党史中的赣州”“红色记忆”“时代先锋”“长卷铺展”5个章节,全方位、立体式展现赣州百年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历程,重点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热烈而厚重,在全国地市报中独树一帜,得到全国新闻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点赞,被读者誉为“一册党史学习教育的本土鲜活教材”。

(二)融渠道发力,做好舆论监督

依托“问政赣州”网络问政平台,整合民生新闻部和原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问政赣州”工作部职能,实现跨部门联动协同作战,针对网友反映较多的问题,特别是网友对平台答复不满意的问题,第一时间启动记者调查,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促成“人行天桥修建”“停车卡退费难”“僵尸车占位”等一大批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22年以来,“问政赣州”网络问政平台共转办群众诉求20767件,收到办理回复20256件,回复率达97.53%,共为1227人追回农民工工资等各类被拖欠款项共计658.28万元。发布监测月报12期,季报4期,发布“问政调查”稿件50篇、“问政回音”54期。编发《内部参考》3期9篇,其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在6篇内参稿上作出批示,有效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赣南日报社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工作落脚点,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责中推动各类问题得到解决,在跟进督办中增进了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发挥舆论引领,推动职能部门转变,实现“社会大局和谐平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奋斗目标中,彰显了媒体人的使命担当,用心用情服务于民。

(三)跨区域联动,凝聚宣传合力

在赣深高铁通车之际,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赣州粤赣两省五市党媒积极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大势,跨地域、跨媒体的采编联动合作,相互整合平台渠道资源,成功举行了“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大型媒体采访以及通车直播系列活动,形成强势传播的叠加效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赣南日报社派出的五人采访小组,全方位出击,深入赣深高铁沿线城市开展体验式全媒体报道,历时20天,行程上千公里,共刊发相关稿件89篇,在各平台发布相关图文视频,获数亿浏览量。沿线城市媒体共刊涉赣稿件12版89篇,大力宣传推介了赣州。赣深高铁开通当天,《赣南日报》推出56版特刊报道;沿线城市党媒共推出16个赣州专版和25篇涉赣新媒体作品,合力掀起赣州传播高潮。

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贵在量体裁衣,根据媒体发展趋势,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尽可能采取“轻资产”化方式,以最少资金最高效率完成平台、渠道、资源、人力等方面整合融通,达到人、财、物最优化配备。

猜你喜欢

日报社问政赣州
赣州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思考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检察版(四)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电视问政:问出政府职能新变化——武汉台“电视问政”的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