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2023-01-09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线躯体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一种从单一固态前躯体制备Cu-ZnO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组分可调的金属-有机硅酸盐纳米线网状结构为催化剂前躯体,制备出多孔硅纳米线负载的Cu-ZnO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制甲醇,在反应压力3 MPa、反应温度200~280 ℃的条件下,甲醇产率和选择性超过Cu/ZnO/Al2O3等传统工业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

CO2加氢制甲醇是最具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由于合成气生产甲醇过程中的副产物水造成Cu颗粒烧结导致催化活性降低,稳定性差;基于金属Cu的高度反向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产生大量CO副产物,也降低了催化选择性;传统工业催化剂Cu/ZnO/Al2O3在CO2加氢制甲醇中的应用受到影响,且传统Cu-ZnO催化剂的制备多采用共沉淀法或初湿浸渍法, Cu-ZnO纳米颗粒的形貌、组分可控性低。

该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合成过程,精确控制活性催化成分,获得的催化剂拥有较小粒径的Cu纳米颗粒,以及比邻相依的金属Cu和ZnO。在反应条件下可进一步产生有利的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多孔硅载体则有利于限制Cu纳米颗粒生长以及提供高度可及性。

该研究中金属-有机硅酸盐固态前躯体促进了金属离子高度分散与混合,有望为其他组分催化剂的合成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线躯体
透明导电银纳米线薄膜的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乙二醇热还原法制备超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工艺条件研究
硒化镉纳米线在应力作用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水热法制备纳米线研究进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力重庆企业研发区块链技术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探析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