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2023-01-09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混合智慧教学模式

焦 喆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逻辑

“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将智慧课堂、线上MOOC和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翻转课堂,充分发挥智慧教学平台在各教学环节中的优势,以达成教学目标。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

基于“智慧课堂+MOOC”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智慧推送、测试与反馈来实现课前充分预习,并针对学情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课中进行要点点拨和交流讨论,发散思维,通过讨论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课下利用多样化的资源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分层测试,然后进行答疑解惑和归纳总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流程包括以下环节。

1.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的重要内容就是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师备课主要包括备知识、备教材、备学生。但在实践中,教师备课通常更多侧重于知识的梳理与教学资料的准备,而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往往主要凭借直观感受与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较少利用先进、便捷、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学情调查分析,来增加对学情的了解和掌控;学生预习也只是由教师布置预习内容,全靠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导致预习过程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有讨论与集体探究。传统课堂之下,这两个方面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很少有深入融合、互有交集。

“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先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并将其细化为一个个具体任务,然后明确每个具体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再根据不同任务的教学目标将具体任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成简短的教学视频,一个任务对应一个小视频,完成一个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智慧平台把小视频推送给学生,供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在视频学习过程中,还可通过插入问题来增强学生观看视频的效果。教师可通过监测后台数据,分析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平台推送提醒信息,督促学生线下完成微课预习任务。这看似是备课环节,实际上已经实现师生在线上的充分互动,这种教师和学生的线上交流正是教育教学的工作内容。因此,高效优质的线下线上预习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也是智慧课堂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前发布少量的测试题,学生提交测试后,就可以查看成绩和正确答案,得到实时的反馈,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

学生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中与教师、同学实时交流和讨论,确保预习效果。任课教师通过收集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的相关数据,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学情,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以学定教。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智慧课堂中的数据,能及时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认识误区、易混点、困惑区,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辅导方式方法,促使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完成课前任务,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1.2 课中实践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堂提问或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而在“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基于智慧课堂环境,运用多种信息化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实施互动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通过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多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收集,汇总展示课前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确定本节课总体教学任务,并利用平台反馈的学生预习结果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大段文字性的案例导入,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情景剧等形式的慕课(MOOC)进行新课导入,更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习惯。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课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实践,实现基础知识翻转至课前学习,重难点知识翻转至课中协作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平台,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或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难题、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途径。学生在探究中参与实训操作,从而建立理论与实操的联系,完成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和内化,提高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探究与实操中的问题反馈,就可以有效做到课堂精讲、重难点突破,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答疑、强化分析。通过师生互动,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充当引导、解惑的角色。

1.3 课后强化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存在时间差,不利于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及时纠正其错误,会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而在“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通过智慧平台布置作业,客观题可实现平台自主评分,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

2 建立“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扩展课堂的空间和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课堂强调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学时间固定,教学空间相对封闭、单一。对于专业核心课而言,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理论知识传授过程有效有趣,实训和练习环节充分合理,是目前教学的难点。而“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展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基础知识,为课中留出了更多深入学习重难点和在讨论、实践中掌握并内化知识的时间,并且能在课后学习交流中巩固知识与技能,发散思维,达到深度学习效果。

2.2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在“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起引导、督促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循序渐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意识来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混合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可以体验到学习带来的获得感,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1]。

2.3 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求

高校实施“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具备基于移动端的课堂教学工具。需要推动建设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相结合、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相结合、教学案例与教学习题相结合、模拟动画与模拟实训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库[2]。教学资源的形式包括视频短片、PPT、案例资料、习题资料等,形成教学资源库,并不断更新完善。一方面可以服务于“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他老师共享教学资源。MOOC还能针对不同学习节奏、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满足其差异化需求,MOOC学习不受空间、时间、观看次数与学习身份的限制,学生的选择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本校教师的课程,MOOC平台上汇聚了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这些优质MOOC使学生有更多选择,名校名师的MOOC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品质,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2.4 评价考核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过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并不能完全、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全部学习效果,更不容易测试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与组织能力等。在“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同,既有视频浏览、线上讨论、线上作业,也有课程练习、期中期末的成绩等,还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成学生互评,所占的比重也各不相同。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更加全面,也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

2.5 大数据分析助力分层教学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复杂,有从高中经过高考升入职业院校的普招生,有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生,有“3+2”的升段考生,还有社会考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差距很大,有超过本科线的,也有刚刚过专科线的。按照教学的一般规律,针对复杂的多层次生源,应采取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专业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教学却因种种原因而阻碍重重,难以实施。更何况即使是基础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将来的毕业去向也大不相同,有注重技能想顺利就业的,有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想进入本科继续学习的,有注重专业知识想取得高含金量证书的,学生的出发点不同,对教学的需求也各有侧重。如何对学生精准分类,精准施教,满足如此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尚无良方。

从教师角度看,“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学反馈信息实时匹配、同步更新,教师可以根据智慧平台提供的分析数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推送不同的教学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以实现精准施教。从学生角度看,“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学习需求,可自主进行知识的组织与衔接,梳理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迁移,消化吸收、运用提升知识与技能。这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与思维个体化差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2.6 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的MOOC通常是以微课形式呈现,微课不但要求“微”,而且更讲究“精”。“微”是指视频时长一般在5~15分钟,符合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精”是要在5~15分钟内抓住关键点,激发学生兴趣,破解重点与难点。“微”与“精”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及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细化、分类、重构,最终分解成若干个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相结合的智慧教学内容。“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分析与筛选、整合与重构,将知识颗粒化、碎片化,这既符合现代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也能使教师在不断整合与重构中增强对课程结构、课程目标的把握,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微课制作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处理能力都要求较高,微课录制过程中,要求教师教态大方、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简洁、知识点提炼到位,短短10分钟左右的微课,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微课的后续制作和维护,要求教师具备视频剪辑、平台维护和软件操作等信息化处理能力。而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与把控能力,在课堂讨论、技能实训过程中,既能够应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能够调动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在“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

3 高职院校“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建设措施

3.1 适度融合网络资源

针对课程平台、课程资源同质化严重,冗余浪费的问题,应从政府层面,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MOOC技术标准,出台相关MOOC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规范平台功能定位、技术参数和监管要求,明确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在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评价体系中,应削弱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数量指标的比重,采用更重视质量的评价指标。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牵头成立MOOC专家工作组,负责审核MOOC课程准入、过程监管、诊断改进、推广普及等相关工作,避免线上平台和课程资源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无效建设,提升MOOC建设的质量与水准[3]。

为了更好地发挥MOOC的社会效益,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跨校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为MOOC大规模应用与推广提供制度保障。在学校层面,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与专业特色,对MOOC资源进行筛选与优化,以确保借鉴和引用优质MOOC与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

3.2 优化混合式教学结构

现阶段“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多采取“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课中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对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刷课”现象的普遍存在给“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带来很大冲击。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预习阶段,应尽可能精简任务,比如只推送认知性的简单任务,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其抵触情绪。同时,改变对课前任务的考核方法,比如以小组讨论及个性化展示代替平台上的客观题和复制粘贴的讨论区等,以提高课前学习质量。

同时,调整、优化混合教学结构,探索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方式。针对缺乏自学能力的高职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中,“课中”仍然是教学的重点环节。线下课堂应设计更多符合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3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既注重结果性评价,又重视过程性评价。学校应根据课程性质与要求,制定综合的评价标准,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指标权重的设置要能反映教学的重难点,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增加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提升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对于线上评价指标,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比如,讨论次数和访问次数比较容易计量,但是这两个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置权重时应予以剔除或降低权重。对于线下考核指标,教师应保证一定的考核频次,降低考核的主观随意性[4]。同时,高校要积极探索学籍、学分、学历证书等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终身教育体制要求的在线教育管理制度。

3.4 打造“课前—课中—课后”全链条闭环学习模式

在“智慧课堂+MOOC”混合教学模式下,课前环节,教师要利用MOOC推送在线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利用平台进行学情分析。课中过程,教师利用智慧课堂数据快速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化应对,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资源开展自主探究;回归智慧课堂线下,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数据,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反馈,点拨要点,并通过互动讨论,促进知识内化。课后环节,教师开展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并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把教学过程打造成“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教与学模式。

3.5 巧妙运用泰勒目标模式细化高职课堂教学目标

依据泰勒目标模式强调预定具体目标的原理,结合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先从学生、学科和社会角度出发制定总体教学目标,再根据实际需求综合判断来确定课程目标,进而选择可以实现的精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再把具体的课堂目标细化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任务,通过智慧课堂智能推送给学生。学生课前可以通过MOOC、APP短视频、教材等来收集整合资源,完成课前目标;课堂教学中混合使用智慧课堂、移动端APP等,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与参与度,结合课中目标,通过智慧课堂把MOOC中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强化目标评价,但不把目标评价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4 总结

信息技术条件下未来课堂发展的新方向就是建设“智慧课堂”。本研究重点探索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完善教学环节设计。下一步要加入企业对课程的评价,进一步细化课程评价标准,从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混合智慧教学模式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