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时代肩上,才可能谋求更大发展
——四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黄禹洲谈农村养老

2023-01-09李雪

中国民政 2022年9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敬老院老龄化

☉ 本刊记者 李雪

“七普”数据显示,四川21个地市中有17个进入深度老龄化,在全国占比最高。相比城市,四川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四川将建设完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把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打造出了农村养老的“四川样板”。

近年来,我们走村入户、蹲点调研,对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摸底,总结出四川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主要有四个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且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年人健康状况差且照护需求体量大,老年人经济能力弱且养老观念落后,家庭规模小型化且空巢化现象突出。具体多严峻呢,我们看几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6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7.5%,比城市高12.2%;75岁及以上人口中,农村失能、半失能率为81.4%,城市为53.8%;农村留守老年人高达30.68万,特困供养人员45.8万,占全国特困供养人员总数约10%。未来,农村还面临人口迁移、人口老化、健康退化多重压力,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

2017年,我们安排5400万专项资金,在部分市县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革敬老院管理机制、老人关爱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何走深落地呢?2019年,四川启动了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称“两项改革”),我们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统筹推进,2020年2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站在时代肩上,才可能谋求更大发展。这几年,四川农村养老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孝老敬老爱老氛围逐步浓厚,家庭养老地位日益巩固。

通过“两项改革”前半篇,乡镇减少1509个、建制村减少18429个,减幅分别是32.7%、40.55%,确定了700个中心镇。目前,“两项改革”进入后半篇,全省正在统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各地在摸清片区人口现状、科学划定空间的基础上,同步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规划,精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用地位置及规模。我们以县为单位,科学绘制农村养老服务地图,片区化、集约化布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一是新建改建了一批县级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二是在中心镇规划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撤并整合了一批“小散远差”的敬老院,打破了农村敬老院“乡乡建、镇镇有、管不好、管不了”的尴尬局面;在一般建制镇转型升级农村敬老院,省级投入专项资金近11亿元对723个敬老院、10万余张床位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投入2.3亿元实施消防改造,基本消除了农村敬老院的安全隐患。三是打造一批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形成了“县有养护院、镇有区域中心、村有服务点”的三级服务网络。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敬老院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敬老院的微笑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爱心送到敬老院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火场救人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