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示范应用促进氢能产业链做精做优
2023-01-09吴其树
文 / 吴其树
绍兴抢抓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布局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未来产业,已初步形成覆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绍兴抢抓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布局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未来产业,氢能产业基础逐步夯实,已初步形成覆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30余家氢能产业重点企业和研发创新机构。2021年,全市氢能产值约40亿元,2022年增速预计25%以上。
特色亮点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绍兴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是环杭州湾氢走廊和义甬舟氢走廊的关键节点,既可承接沪杭甬的人才、技术溢出,又能在区域协作中发挥枢纽作用、提升带动力、强化竞争力。
副产氢源量大质优。绍兴现有三圆石化、凤登环保等化工企业副产氢达2.6万吨/年(省内仅次于宁波),副产氢源量大价低。随着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圆锦新材料等项目的投产,绍兴年富产氢可达8万吨左右,可满足绍兴及周边地市供应需求。
产业链条齐整完备。绍兴已初步形成从氢源制备到储运设备(蓝能[储氢罐]、宝旌[储运材料]等)、核心材料(俊吉[膜电极、催化剂]、上绍畔星[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学森[燃料电池系统、测试设备及应用]等)、汽车配套部件(全兴精工、万安、三花等)全产业链条;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清华长三院、天津大学绍兴研究院、上海交大先进电池研发中心、浙能碳中和实验室相继在绍落户,拥有多项制氢及其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且集聚产业高端人才,为绍兴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应用场景丰富多元。绍兴现有绍兴港现代物流园、中国轻纺城现代物流园区仓储物流中心、普洛斯上虞物流园等,具备在智慧物流、绿色货运等多种场景下开展示范应用的基础条件。同时,绍兴第一座加氢站(上虞东二区站)已建成,公交示范推广应用在即。绍兴还同时具备港口码头、环卫及渣土运输、发电供热等氢能应用示范全场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做法与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一是编规划。编制印发《绍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六大工程、健全六大体系,目标到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前沿产业”正式写入绍兴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二是强合力。制定印发《关于明确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氢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职责。三是定政策。在执行人才、科技、工业等产业政策基础上,将加氢站建设、加氢、氢燃料电池车购置、氢能产业项目投资等补贴纳入“1+9”政策体系,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广。
集聚创新资源。一是搭平台。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天津大学绍兴研究院、清华长三院鉴湖碳中和实验室等校地共建氢能研发平台相继落户,一批全球氢能领域顶尖团队落地绍兴,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力不断集聚。二是建联盟。成立绍兴氢能产业“双创”联盟,联合全市28家氢能产业重点企业、研发创新机构以及示范应用平台等,重点依托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资源力量,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共同体。三是办论坛。筹备举办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论坛,拟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参加,发布绍兴氢能规划,宣传产业政策,凝聚发展共识。
持续培大引强。一是建设氢源保供项目。支持推动总投资208亿元的圆锦新材料烷烃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氢气产能8万吨/年,进一步增强氢源保供能力。二是布局产业链关键项目。积光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上绍畔星科技的高耐受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等项目已落户,华晨动力车用小功率(0.75-50KW)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论证;与上海、广东、嘉兴等地氢能龙头企业洽谈对接合作事宜。三是积极对接先进推广平台。积极对接“氢装前行”等先进氢燃料电池车推广运营平台,探索氢燃料电池车在公交示范、渣土运输、物流运输等领域先行先试,进一步拓宽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场景。
对策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氢能产业均衡发展。氢能产业链长且关联性强,制氢、储氢、运氢与应用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必须要全产业链统筹考虑与布局。因此,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既承接优势产业,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又防止盲目扩张,避免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合理进行布局,建设一定规模的加氢站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积极争取浙能、中石化、中石油对各县(市、区)在规划布局综合站(加油、加气、加氢、充电)上的倾斜和支持。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氢能产业壮大发展。氢能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首先就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在地方上树立标杆引领作用,对产业链关键环节上的优势企业予以技术攻坚等支持;其次要整合产业链的优势资源,着力开展核心关键技术和制造装备的攻关,培育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集群,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保障人才支撑,引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引才方面,建议通过以重大项目合作为依托,加强产学研合作,吸引、集聚更多高精尖技术人才、管理运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技术团队、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等落地绍兴,为地区氢能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育才方面,建议发挥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和氢能相关核心技术的企业合作,探索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形成技术和人才互补,培养出氢能领域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和专业型一线技术工程人才队伍。
推广产品实效,打造高水平的氢能示范城市。构建以地方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集聚企业产业,打造高水平的氢能产业园。将绍兴氢能产业方面的技术成果投入示范场景进行使用,在重点区域和热点区域应优先建设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规划公交线路和物流网络进行氢能源的示范,逐步扩大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渣土运输车、冷链物流车等示范运营,打造以智慧物流、绿色运输为主体的全国氢能示范应用典范城市。
孵化产业联盟,构建氢能产业良性循环体系。产业联盟一方面可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推动绍兴市氢能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可组织开展能源发展战略及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通过推动国内外氢能领域优秀企业、研究机构等加入“双创”联盟,定期举办氢能高峰论坛、产品推介、合作洽谈等活动,搭建氢能企业工程管理、经营管理、技术交流等相互学习与沟通的综合型平台,从而有效促进绍兴氢能产业对外合作、招商引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