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2023-01-09孙雪芬

浙江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数字

文/孙雪芬

共同富裕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从打造开放型金融生态、创新发展产业数字普惠金融、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等入手,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高水平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2020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如期收官,我国基本上构建完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普惠金融的跨越式发展中,数字普惠金融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普惠金融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深刻改变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形态。信息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稳步健康发展,有助于配合国家宏观政策更好地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历史困境和现实难题。

正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本身仍存在诸多需要明晰的问题。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看,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问题,数字普惠金融要更多地覆盖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现状看,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服务、过度支持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合理对象提供了不合理的的金融产品,这实际上是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积累的根源所在。从平台企业发展看,当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更多是面向个体的消费数字普惠金融,面向企业的产业数字普惠金融仍然相对不足。从平台企业本身的发展来看,存在个别大型平台企业的资本不合理扩张问题,一些平台企业的开放存在较大局限性,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而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事实上违背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初衷,不利于推广数字普惠金融,也不利于推动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数字鸿沟与不平衡问题。信息技术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给大多数群体带来金融福利的同时,也加大了少数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鸿沟。其中,农村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凸显,农村用户群体数量庞大,但农村大数据征信体系仍不完善,再加之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仍然相对偏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就导致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户处于数字普惠金融的边缘地带,不能够享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代红利。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工具以及场景化APP的实际操作难度,也限制了数字普惠金融扩展到更广大的客户群体,这主要表现在许多老年人以及偏远地区群体在数字普惠金融推广过程中的边缘化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但与之相匹配的信息与数据保护仍然明显滞后。当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数据信息保护不力的问题,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直接关系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并影响其进一步拓展。一方面,在数据的信息化储存和传递过程中,存在被篡改或者截取的情况,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个人安全和资金安全受到损失。另一方面,个别平台服务的提供者,存在个人数据、个人信息过度采集问题,客户信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不恰当地获取、使用及支配。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与监管问题。个别所谓数字普惠金融的提供者存在捏造虚假信息、违法运营、虚假创新等不法行为,对消费者以高息为诱饵进行收割,严重干扰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生态,对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冲击。实际上,数字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放大普惠金融的金融风险,而弱势群体本身金融知识有限,风险识别能力不足,往往更容易受害,客观上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非法金融活动。同时,作为一种创新能力极强的金融形态,常规金融监管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管控存在盲区,不利于金融安全的维护。

更高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

以更高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要打造开放型金融生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银行为主的外植性金融体系作用巨大,但其在推动金融普惠性方面的短板逐步显现。打造开放型金融生态,通过场景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构建内生性金融体系,缩小数字鸿沟,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融资困境。要加强开放型线上线下平台场景建设,链接消费者、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地方政府等各种经济主体,搭建全方位、实时性商业生态圈,实现金融无感化嵌入经济场景,提高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实时可得性。要提升金融机构的场景化服务能力,实现客户精准定位与分层管理,推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个性化、精准化对接,从而提升对传统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能力。

以更高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要创新发展产业数字普惠金融。产业数字普惠金融面向中小微企业主体,是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是未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蓝海所在。要拓展当前以消费为主导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积极发展产业数字普惠金融。实体经济是根本,中小微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建设,是推动产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根基所在。要引导中小微企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小微企业信息和数据采集率,从而建立中小微企业数字金融服务的应用生态和数据基础。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发展产业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要探索全产业链融资体系和风控体系,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率。针对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信贷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尝试构建供应链应收账款平台,探索企业间应收账款智能清算,提高弱势群体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以更高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要推动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和应用。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重要的技术要素,能够显著降低普惠金融交易成本,并且提升普惠金融的风险防控能力,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关键突破口。推动数字技术发展,应该着眼于探索如何精准识别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客户,探索数字普惠金融的适当业务模式,通过技术运用更精准地实现客户定位,更精准地分析客户需求。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计算等关键基础技术研发,重视核心技术与瓶颈技术攻关。要加快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动关键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避免金融科技空转,避免大量机构重复性研发投入。要改造金融机构的底层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和组织模式,深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要着重推进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业务融合发展,为用户、服务和运营、场景等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以更高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要加强金融数据治理。数据是数字普惠金融最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要重视数据标准化建设,推动对元数据的有效管理,实现数据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要在隐私保护基础上,搭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金融监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数据,加大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数据的开放共享力度。要探索数据产权明晰、数据质量评估,推进数据公开交易,打造区域数据交易平台。要创新数据使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研究各类数据与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内在相关性。要加强算法模型治理,打破数据算法黑匣子,探索开展数据和模型算法审计工作。要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合法合规进行数据采集,避免过度采集和数据滥用,注重客户隐私权保护。要树立数据主权竞争意识,把数据安全纳入网络安全审查范围,确保国家数据主权安全。

以更高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要构建适当的数字金融审慎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底线。数字普惠金融没有改变金融本质,但改变了传统金融风险特征,并在一定程度强化了其传染性和叠加效应,对金融监管和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充分借鉴前期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经验教训,构建适用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监管规则和体系。要实时关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推动监管规则即时调整。要建立动态化的审慎监管机制,实现贷前贷后全流程、穿透式风控。要实现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协调,全方位破解普惠金融服务中的风控难题。要平衡好创新宽容与创新监管的关系,把握对创新的容忍度,允许适当的监管温度和监管弹性,避免一刀切式的零包容监管。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数字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答数字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数字看G20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