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联动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3-01-09梅韵亮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化产业链数字化

梅韵亮

(上海兴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1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经济转型最迫切的问题是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同时需要创新的加持才能实现经济转型的无缝连接。在信息数字化的今天,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需要数字化的加持,以便能形成合适、合理的转型方案。结合计算机的数字技术,便形成了数字经济。所以我们能看到在经济理论探讨与各级政府经济会议中,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形态的代名词。从各级政府的经济会议中,可以看到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在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的更新迭代与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数字经济

2.1 什么是数字经济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形态也不一样。农业经济是农耕时代的经济形态,工业经济是工业时代的经济形态。每一个时代的经济形态都伴随着一种文明,农业经济形态伴随的农业文明,工业经济伴随的是城市文明,因为城市是工业发展的产物。

当前,全球处于产业信息技术革命更新进程中,数字经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它能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的整体性变革,数字经济伴随的是信息技术文明。因此,数字经济也称信息经济,本质在于信息化。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它的形成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借助现代信息网络,融合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得以实现。

在理论界讨论上,对于一切利用数据资源来引导、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数字经济范畴。所有通过对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便是数字经济。

2.2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线下经济逐步在向互联网平台迁移,形成网络平台经济,并且这种平台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平台经济的不断扩大形成了数字经济,因为平台经济在数据信息搜集、分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最终因为庞大的数据信息形成了数字化产业,亦可称为数字产业化。

根据相关报告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占GDP 比重达近四成,并且保持着近10%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报告显示,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 万亿元,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链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迈进;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规模达到31.7 万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新增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重要渠道。

我国的数字化进程在持续发展,数字化带来创新驱动力。在这种新经济形态下催生出了新业态、新产业以及新模式,为产业链走向顶端提供了有效助力,加大了产业链的价值,同时为解决社会就业等民生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不可否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目前还处于前期摸索、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数字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俗称“新基建”,包括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建设、规则的完善、标准的确立以及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头部电商企业。这种发展情形容易导致垄断的出现,扭曲市场,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未来,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将实现数字化的场景。但是就目前人口结构来看,数字化的生活应用需要适当放缓,以免减少给老幼病残等群体生活带来的不便。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数据采集与应用的管理,实现数据安全。

数字(据)可以产业化,产业也可以数字化,二者存在着紧密联系。产业可以提供数字(据),数字可以反馈给产业,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产业的数字化,就不会有数字经济产业的形成。

对于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重要的是产业提供的数据。这些数据应该具有统一的标准,在统一标准下,数字经济才能实现精确的融合,随后反馈到产业上,促进产业的创新或者强化产业链。或许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就是基于数字经济而形成的,是对产业数字化的一种大探讨。

3 数字经济的内涵

因数字经济本质在于信息化,所以其内涵包括数字信息化和信息数字化。数字信息化表示数字或数据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也可以成为一种信息,以信息方式呈现的数字或数据就形成数字信息化;信息数字化则是借助新的数字技术,可以将常规信息用数字或数据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信息内容。在数字经济形态下,无论是数字信息化还是信息数字化,核心点是“数字”。如果将“数字”与产业联系在一起,则会形成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经济形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形态下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产业信息数字化

产业信息数字化,顾名思义是将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并借助计算机分析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产业分析结果,让数据说话,形成更强的说服力。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数字化的分析首先能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会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进而决定产业转型升级思路与方向,避免转型升级过程中走入人为主观误区,提升产业转型的成功率。

产业信息数据的研判,可以实现夯实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工业基础已经实现全产业链,产业体系门类齐全,规模也庞大。但是总体而言,产业链的基础比较薄弱,易使得产业链出现不稳定、不强大甚至出现产业链断裂导致不完整的局面。

在经济转型阶段,产业链的重塑需要借助数字化分析来进行。借助数字化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增强,让产业链变得更加优化、稳定、全面,同时借助数字化可以推动产业链的创新,让产业链变得更加强大,提升产业附加值,亦可以打通产业链上的畅通合作,实现链条上的循环,使产业形成更加完美的转型升级结果。

3.2 数字信息产业化

数字信息产业化,从字面来讲,是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搜集、整理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并商业应用,形成数字产业。

数字产业的发展需要数据的支撑,数据的搜集需要足够的运用场景来实现。当前我们的运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线上互联网购物平台,这是因为购物平台的使用简单,涉及专业性的操作少之又少。只需在网络连接支持下会简单操作智能手机就能实现互动,无需专业化操作就能实现场景的运用。这种无差别的应用使得互联网经济平台实现了庞大的数据搜集。比较知名的平台甚至实现了海量数据的搜集,以至于这些平台建立了专门的数据搜集分析服务器,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华为的华为云、腾讯集团的腾讯云等。

对于线下场景,相对线上而言并没有足够的案例应用,主要是因为线下运用受限较多,远没有线上运用来得方便。例如,线下场景的运用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是受限的,因为数字化场景的运用需要借助现代智能手机及网络来实现,而老年群体在智能普及上还远未达到要求,特别是居住于乡村的老年群体。另外,线下运用场景的专业性更强,需要配备专业人士才能得以实现。例如,医院的智能远程数字化手术、疫情防控的核酸检测数据采集等场景都是需要专业性才能实现的。

无论是线上无差别数据的生成获取,还是线下分专业的数据搜集,数据的应用已形成一种产业,数据已实现产业化运作。结合数据的分析结果,现在一些互联网经济平台就实现了精准的产品信息推送用于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数据带来的收益,增加了平台的利润。对于线下应用场景而言,数据生成的分析结果更多地体现在产业链的应用。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推动产业链的创新,夯实产业链上的合作,稳固产业链上的生产,推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提升,实现链上经济的循环。

3.3 产业信息数字化与数字信息产业化

要高质量、高效发展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没有互联网的条件下,信息的流转速度非常缓慢,最终反馈到产业端的作用有限,甚至来不及对产业进行更新变动,最终也达不到产业数字化的运行效果。在网络信息发达的当下,借助互联网,经济运转产生的信息流也在高速流转。这些高速流转的信息一开始是由产业链条内循环生成的,随后经过数据的整理、加工与分析,最后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产业数字化管理。产业数字化管理对于产业来说,可以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畅通产业链之间的合作与共享,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与创新,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增加产业价值,重塑相关产业链的价值分配。

产业数字化后会产生海量的数字信息,这些海量的数字信息在整理、加工与分析的过程中会以产业化的方式运行,产业化的运行可以提升数字信息分析的能力与效率,加快数据整理速度,提升数据加工的精准度,确保数据分析质量,最终反馈到产业当中并以此作出相应的产业决策。产业化运行的方式决定了在运行过程中自然地催生形成数字产业。至此数字信息的整个闭环处理过程便形成了数字产业化的结果。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之间的关联性。产业可以数字化,数字也可以产业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数字产业化需要产业的数字信息,数字信息经过整理、加工和分析后又能给产业带去反馈,可以帮助产业提升决策分析能力,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4 数字经济与产业链的联动性

数字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特征,这是过去的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所不能比拟的。这些新的特点可以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结合起来可以构建或重塑现代化经济体系。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需要依托信息的数字化,同时也离不开产业的支持。脱离了产业的支撑,数字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找不到发展的着力点,就形成不了数字产业,亦不能构建出新的经济发展体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用新发展理念去构建新发展格局。新的发展理念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利用数字技术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并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才能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实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的国际国内双循环。

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应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体经济存在于所有产业中,并且实体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链来推动。因为在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通过产品的输送与服务,便形成了价值的存在。产业链有两种属性:结构属性与价值属性,产业链主要是基于价值属性而存在。当一条产业链创造不了价值的时候,其结构也将会被打破,甚至整条产业链走向消失。

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企业的存在形成供需,进而产生供需链;供需链形成后倒逼企业链形成。空间的存在形成链条障碍,会使得价值链得不到统一,进而产生不同的价值链条。依托数字技术支持我们可以畅通产业链,打破产业链上空间链的链条障碍。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据)的分析,可以实现企业链、供需链的创新,实现价值链的突破。

数字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加强与产业链的联动性,为巩固产业链的结构给予数字要素的支持,为提升产业链的价值赋能。不仅如此,依托数字技术与产业链的联动,产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可以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服务,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循环,同时亦可以扩充产业链的价值空间,如数字产业形成的服务价值。在此基础上,数字经济下的数字化可以驱动产业链的创新、畅通产业链的循环、提升产业的发展服务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 结语

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我们可以借助新的技术实现产业升级与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时下,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产业发展要素得到扩充,进一步助力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切都归之为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包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方面。因此,加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之间的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以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化产业链数字化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