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时代·邻里睦”乡村治理品牌

2023-01-08王萍刘诗梦

中国民政 2022年4期
关键词:邻里舆情纠纷

☉ 王萍 刘诗梦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着力探索以治理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以“新时代·邻里睦”创新实验为切口,推出了“邻里舍”“邻里办”“邻里助”“邻里兴”系列微治理项目,打响“邻里自治、邻事互助、邻事共融、邻里共享”微治理品牌。

打造“邻里舍”议事空间,重构邻里自治载体。充分利用村庄空余场地打造“邻里舍”空间,将治理重心进一步下移至“邻里舍”,进而将“群众自治”夯实在邻里。以家族、房派为依据,按照便于自治、充分协商、熟人社会的原则,将村庄划分为多个自治单元—“邻里舍”。选出村庄内德高望重的村民等担任片区长入驻“邻里舍”,在每个“邻里舍”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与小组长组成,同时配备一名村干部和联村干部。村民代表与小组长同时参与“邻里舍”议事与村民代表大会,通过邻里议事、围炉夜谈等形式,邀请村民直接参与村庄重大事项决策讨论,协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村级党组织环节选举期间,“邻里舍”充分发挥“邻里和事佬”的号召力,开展“书记主任一肩挑”等政策宣传以及“党组织后备人选”等民意征集。

延伸“邻里助”服务触角,初步形成邻里互助格局。一是实施“3+X”的运作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各个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按照“3+X”模式选择性实施,即“新时代·邻里舍”“新时代·邻里志愿者”“新时代·邻里之星”为3个规定动作;剩余“新时代·邻里食堂”“新时代·邻里铺”“新时代·邻里书堂”选择1项或多项进行实施,将志愿服务从“镇村”向“邻里”下沉。目前,“邻里食堂”为全镇21户居家无人照料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实施邻里助餐,“邻里书堂”为80多名留守儿童、未成年人提供助学。二是利用各类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成立建德市首家乡镇级社会工作站,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志愿者走进农村开展志愿服务,举办邻里节,开展志愿服务走亲活动,有效推动服务项目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三是组建功能型志愿者队伍,推动邻里互助。成立“邻里和事佬”“赤脚讲师团”“文艺轻骑兵”及“网红顺风(丰)车”等邻里志愿服务队,承担村庄的基层宣讲、文化生活及惠民服务等。四是开展“新时代·邻里之星”评选。设立“善心榜、孝心榜、爱心榜、服务榜、乡贤榜”五张榜单,依照评分标准结合各村实际进行相应的邻里赋分,实施晾晒机制,评选本村的“新时代·邻里之星”,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

活用“邻里办”调解纠纷,营造邻里共融氛围。一是组建“镇—村—舍”三级矛盾纠纷调解队伍。“邻里舍”内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由入驻的“邻里和事佬”参与调解;“邻里舍”之间的矛盾纠纷由双方和事佬共同参与,村级“邻里和事佬”参与主持;村与村之间老百姓的矛盾由双方所在村“邻里和事佬”代表参与调解,调解地选择在乡镇或在矛盾纠纷发生地所在村的“邻里舍”,乡镇级“邻里和事佬”代表参与主持,让基层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在“邻里舍”中能够得到有效化解。二是强化数字化预判平台建设。依托“邻里和事佬”“网格员”“舆情瞭望哨”等现有工作机制,结合“乡村小脑”“乡村钉”等线上平台建设,加强日常矛盾纠纷、乡村微舆情的预判。邻里和事佬每周开展邻里矛盾纠纷的梳理汇总,网格员、舆情瞭望哨每日上报乡村舆情,加强舆情风险的预警能力,做到提前处置。三是构筑分层分类纠纷调解体系。加强矛盾纠纷的梳理研判,定期开展矛盾纠纷等级评估研讨。按照“每周一走访,半月一梳理,每月一会商”的要求,全面排查、定期汇总。

猜你喜欢

邻里舆情纠纷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误帮倒忙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纠纷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