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研究

2023-01-08何正平

智库时代 2022年27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业农村

何正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我国脱贫攻坚目前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就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脱贫攻坚的成果加以保障,促进农村高质量建设,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带领全民奔小康,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从这个视角来看,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的分不开的联系,切实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衔接,使脱贫攻坚的基石更为坚实,成果更加显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征程中,乡村振兴是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必须要把握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有关问题加强研究。本文围绕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展开论述。

一、“共同富裕”内涵解释

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共同富裕是全民共享成果的全方位富裕,下面我们来对共同富裕这个概念尝试着进行解释。

第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指的是一个目标,它也是一项过程,要完成这一目标,就一定要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作为一项百年目标来实现,到下个世纪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为确保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路线的正确性,要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当成是一项工程来实现,为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一定要全民一起推进、整体推动、全领域推进、全过程推动,形成四位一体的推进格局。与此同时,由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种目标与过程的融合,不应当把目标和过程人为割裂开来,在某种意义上共同富裕可以和全面小康画等号。实现了全民小康之后,下一步就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种标志和衡量维度,它是评判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情况的一个参数。

第二个方面,共同富裕是有差距的,同时也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实行之后,先富带动后富,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逐步把共同富裕的战略蓝图描绘的更加清晰。当前,虽然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基本有实力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这个时候提出共同富裕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心声。共同富裕话题包含了分配公平和分配正义,但是这种公平和正义很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误会,让人们误以为平等等于绝对的平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共同富裕也并不是让所有人民群众收入全都一样,实现平等富裕,这种观点一定要纠正。实现共同富裕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首先从减少收入分配差异开始努力,逐步减少社会两极分化的极端现象,其次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并不等于社会绝对平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仅仅是有区别的富裕。在社会整个生产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所有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切实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均为民众所共有。

第三个方面,在讨论共同富裕这一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把效率和公平这两个概念进行均衡,对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理解也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劳动分配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效率优先,同时兼顾公平。后来发展为初次分配强调效率,而再分配则强调公平。一直到现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中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打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用科学的方式把蛋糕分好,共同富裕中的共同指的就是有更多的人来分蛋糕、切蛋糕,共同富裕也指的就是做出大蛋糕。而共同富裕的理想也良好地反映了社会公正,但是要注重分配方法的适当。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作出了表率和示范,我们有必要带着共同富裕的概念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综上所述,共同富裕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之下相对公平公正、包含差异的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种成果包含经济成果、文化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等不同方面。

二、“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辩证逻辑联系

(一)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方向

当前我们要加强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让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相互衔接,有机结合,这一工作完成的时间是5年,到了2025年左右,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收入必须要超过平均水平,这样才能反映出脱贫攻坚效果确实得到了巩固。2035年之后,低收入农村群体生活质量应当得到明显提升,城乡贫富差距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异应当进一步缩小。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实现比较明显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心仍然是乡村工作,要把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把握住增加农村农民收入这条最关键的发展路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加大,如果这一现象不加以改变,不仅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无法贯彻共同富裕的目的,更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秩序不稳定,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促使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二)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有关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已出现了转变,成为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发展条件不均衡、不完善之间的根本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分认清现状,在这一对矛盾当中,最突出的矛盾就在于乡村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在可支配收入这一领域中,城市居民超过农村居民收入两倍之多,其实不光是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环境方面也比较落后,因此若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必须要解决以上这一系列问题,找到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要认识到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最大、根基最深厚的基础,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就可以真正做到把蛋糕做大,让财富增多,为之后的切蛋糕分蛋糕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完成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任务[1]。

(三)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目的与抓手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相关工作的纲领和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目的与抓手。若要在大范围之内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须要通过乡村振兴进行改革。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的上一阶段成果,另一方面更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汇聚上下一心的力量,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要牢牢抓住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点,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当做工作核心来抓,为推动共同富裕走好坚实的一步。具体而言,需要把握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特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同时要最大限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和落脚点之所在,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才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为农业供给质量提供上升的空间和渠道,农业兴则国家兴,稳定民心则要稳定农业产业,这是关乎到亿万农民生计的大事。除此之外还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这也是国家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之时代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必须要深刻领会以上含义,深刻认知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把农村社会的进步当作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工程来看待。在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升级,为本地农民提供更多外出就业的机会,通过多渠道、多个环节让收入稳定增长,改变靠天收和外出务工的作业模式,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生活品质,这样才能实现稳定小康,长久小康。同时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引导之下,要开辟农村消费市场,激发活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对农业地区生产力进行有效释放,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和竞争力,使广大农户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公平共享农业现代化的新成果,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局面和贫困的代际传递[2]。

(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截至2035年,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发展目标,构建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农业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农业稳定则代表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稳定,农业兴旺则代表人民群众可以安居乐业,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之下,当前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循环,进一步开放我国乡村地区各类生产要素,起到激活的作用,让农业农村生产行业提质增效,向现代化农业大生产形式过渡,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和产业的创新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否推动乡村产业进一步扩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评判标准,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和第二个中国百年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全局性的重要意义[3]。

(三)加速我国社会经济矛盾的解决

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本还算不上非常稳定,尤其是在城乡人均收入和分配差距还相当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中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具体特点加以深入了解。农村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基础问题,具体而言,农业问题表现的形式是多方面的,比如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给侧改革的速度有待加强,我国大多数农民对传统作业生产方式比较依赖,没有了解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和生产方法,农村环境打造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较为落后,城乡发展速度并不协调,呈现出跛脚现象,尤其是在农业金融和农业产业方面相对停滞,进展缓慢,如果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主要矛盾,那么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充分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对共同富裕的实现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我国乡村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体系的末梢,因此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的实施,就必须要加快农村农业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完成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四、“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之道路展望

(一)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

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对当地农村资源优势的发挥。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在一起。乡村发展和农村改革必须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当地产业的壮大,要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提高乡村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地理条件较差、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常年外出务工的乡村而言,借脱贫攻坚战的时代东风,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龙头企业,发掘当地特色产业比如手工业等,形成产业化的销售网络,帮助农民脱贫脱困,吸引优秀人才回村办厂,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4]。贫困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逐渐形成能够为农村地区带来稳定收入的支柱性产业。

(二)工农互补,城乡协调

这一方面指的是工业和农业要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成新型的城乡关系,必须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才能打开协调发展的全新局面。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工农互惠,以城带乡,这表明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全新城乡关系的构想,唯有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步调整合在一起,才能切实促进乡镇产业服务体系与农业自身资源优势的互相补充,共同融合。在这种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就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利用农村地区的地理优势加强技术和资金的引进,种植特色农产品之后运输回城市工厂进行再加工,也可以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振兴道路。放眼全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向我们说明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工业相结合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5]。

(三)保护好乡村自然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护好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乡村,让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并行不悖,交映生辉,全面推动生态经济化发展和经济生态化发展,让乡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环境整洁优美,实现百姓安乐,生态美好。其实,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来是中国农村富强与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建设美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可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得更为和谐统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是新时期解决社会矛盾,助力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实现与乡村振兴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充分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工农互助,保护乡村地区自然环境,保障乡村振兴的践行成果,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