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工融合视角下高校美育浸润的协同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3-01-08罗莉婷

智库时代 2022年27期
关键词:理工类艺术类美育

罗莉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决定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我们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美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工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人”,并通过人的审美发展而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开展高校美育工作要实事求是,各类型高校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不一,需要因事而化。在理工类院校开展美育工作,要通过“艺工融合”模式推动美育资源整合,真正实现美育实效。

一、艺工融合视角下高校美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美育的内涵

追溯历史传统,中华民族一直是具有深厚审美底蕴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民族。春秋时期,孔子就在《论语·泰伯》中写道:“兴于诗,利于礼,成于乐”,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通过审美等方式积累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是日常的、个体主动的、充满乐趣的。近现代,国外的美育大家如席勒等人的美育思想传入中国,激发了我们对于美育的重视和重新思考。蔡元培等教育大家在国外美育思想被引进的时候也强调,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美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而是要把审美教育纳入到教育全过程中。美育是要使人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并在美的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作为人的类本质,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并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育形式。

美育被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是因为美育中蕴含的人们对美的精神追求可以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精神动力,美育中蕴含的创造性思维建立也促进人们在社会实践、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创造力,增强人创造美的能力,让社会出现更多的美好实景。美育是推动社会历史往更加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艺工融合的内涵

艺工融合是指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融合艺术之美与理工科逻辑思维,培养具备艺术素养、逻辑思维、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艺工融合”的教育模式,关键在于“融合”,结合艺工多个学科的教育资源、内容、方法的融合是“艺工融合”教育模式的建设依据,也是其具体路径。“艺工融合”教育模式具体有三个特征,表现为:一,有机融合理性思维里的严谨逻辑特质和感性思维里的创造发散特质;二,有机融合知识、技能、素养教育,以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维协同为目标体系。

二、艺工融合教育模式对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美育工作日益重视,近年来更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凝聚共识。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指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教育部等部门为具体推进美育工作出台了多个重要文件,彰显国家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已明确提出了“融合理念”:“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健全并不断完善面向人人的高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

由此可见,艺工融合教育模式对推动高校美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艺工融合可以满足学生对美育的多样化需求。艺术类学生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在美育教育过程中贡献力量、提升专业实践水平,文科、理工类等学科门类的学生可以增强审美意识,锻炼创新思维,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种学科融合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交叉立体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

第二,艺工融合可以实现美育教育的资源整合。提到“美育”,很可能会认为这是艺术类专业师生的“任务”,由艺术类专业的老师开设公共课程,艺术类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事实上,仅仅依靠艺术类专业的育人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种单向的美育模式是从外向内产生作用。艺工融合的模式则是深度挖掘各类学科中的美育元素,同时充分调动融合各学科的育人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教学等等,在各类学科的师生群体中凝聚共识,为推动美育工作汇聚合力。

第三,艺工融合可以推动学科融合发展、促进五育并举。艺工融合模式下,学科交叉可以促进学科创新发展。同时,文科类、艺术类的学生可以通过理工类的科技实践活动提升科学素养,理工类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人文、艺术类活动提升人文素养、审美素养,艺工融合让美育拓展其功能性、科学性的元素,可以将审美意识、创新精神、逻辑思维、严谨态度融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把美育与德智体劳相结合,促进五育并举。

总而言之,推动艺工融合是让全体学生,无论来自哪个学科,都可以得到美育浸润,是融合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共同推进美育工作的普及化,是反向推动各学科发展、促进五育并举的创新协同美育模式。在推进美育工作的过程中,创新推广艺工融合教育模式,有利于推动美育工作与党的教育方针同向同行,为实现五育并举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创新实践平台。

三、以艺工融合推进高校美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聚焦推进美育工作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明晰重点任务,才能实现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创新长远发展。一直以来,高校美育工作在教育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艺工融合模式在新时代高校美育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问题:

一是,艺工融合因学科差异导致融合难度大。理工科是建立在数理化等基础科学上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更加追求事物的结果和效率,很少追求美感。艺术类学科则是更加倾向用情怀和人文素养去感知事物的存在,以发散创新的方式进行创造,并且享受感知和创造的过程。艺术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资队伍,都是存在很大区别的。目前对于艺工融合的探索停留在局部的活动、课程的创新设计,但是从整体上对艺工融合模式体系化的建设尚在探索阶段。

二是,艺工融合尚未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供需匹配能力不足。以艺工融合推进美育,首先缺的是师资,艺术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本身都有各自的师资力量,但是在教师队伍中有多少能够具有“艺工融合”的创新意识,愿意突破学科藩篱,进行跨学科研究,借助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跨学科学生进行教学,这是值得深思的。甚至在我们艺术类学科教师中,也还有很多教师至今“只会教艺术但是不懂何谓美育”。教师和管理队伍之间也缺少合作,管理队伍内部对于艺工融合的教育模式也很少达成共识,形成各自管理的局面。部分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也会向理工类专业倾斜,对艺术类专业建设甚至是美育建设缺乏重视,美育教育资源供需不足,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精神生活缺乏美的追求和满足,生活枯燥乏味,抑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生。

三是,艺工融合模式美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善。艺术类学科和理工类学科作为成熟发展的学科,都有自己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艺术类学科看重科研和专业实践,包括艺术作品展出、个人展演等多种形式。而理工类学科则是主要看重科研产出,更加可以量化。所以在艺工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有力推动艺工融合,让教师学生都在这一过程中有所为、有所得的关键环节。

因此,以艺工融合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必须找准落脚点、突破口,力争在学科融合、师资队伍、评价机制等方面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创新有力的改革举措。

四、艺工融合视角下高校美育浸润的协同路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指标。随着时代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和交叉研究也更加充分。科技成果让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的浸入也让科技更有人文厚重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更有实效地推进艺工融合?这需要从教育主体协同、教育内容协同、教育评价协同三维角度着手。

(一)以常态化实践促进教育主体协同

加强艺工融合,需要有效搭建一个各教育主体可以常态化协同育人的平台。美育的教育主体非常多元,包括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机关部门管理人员、辅导员、校企导师等等,主体差异化特点突出。但是高校美育的目标是主体已经达成共识的,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教育主体之间能否实现协同,对顺利推动艺工融合至关重要。专业教师、学校各部门管理主体共同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都在指导学生进行日常思政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学科融合定位于服务学校美育工作大局和学生全面发展,运用协同思维,切实整合、共享多方主体的各种资源,形成合力。

对于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来说,美育是一个比单纯的艺术教育更加复杂的概念,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技能、教学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宽口径的知识储备。

对管理队伍来说,需要发挥桥梁作用。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为教师和学生、校企导师和学生搭建联系的桥梁。管理队伍可以从顶层设计、制度设计、活动举办等全方面打造艺工融合的良好环境,营造艺工融合的良好氛围。

主体之间有效紧密的联系是决定艺工融合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子。教育主体如果处在封闭的系统状态下,是很难和其他主体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因此,搭建主体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机制平台,对推进艺工融合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体系化实践促进教育内容协同

一是促进艺工融合教育内容与时代特征青年需求相协同,结合学生自身学业、职业规划等,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紧追时代精神开展美育教育。

二是艺工融合促美育与专业教学深入融合,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丰富美育的内容与形式。老师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融入艺工融合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内容形式的同时,提升了学生个人审美素养、逻辑思维和专业水平。尤其是在理工类高校,对比其他专业艺术院校,更加可以依托理工学科优势,探索学科融合,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子。不同学科的相互支撑、融合、映照,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更加可以以艺术类的发散思维和理工类的严谨逻辑相结合,让教学充满创新活力,让学生更具学习兴趣、能够最大范围汲取到更多知识,让美育更有宽度、广度和厚度,引导学生从更多层次思考美、追求美。

三是促进学生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相协同,探索理想信念输入式教育与专业实践输出式教育协同机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艺工融合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鼓励以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为学生打造更多美育教育的实践平台。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发挥学生在第二课堂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艺工融合的氛围,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创造思维。

(三)以均衡化实践促进教育评价协同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从教育过程中得到反馈,从而有效地持续改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艺工学科有自己成熟的教育评价机制,各有特点。理工科教育评价机制注重量化、严谨细致、条理清晰,艺术类学科则是更加灵活、独立和自主。因此,在艺工融合基础上建立高校美育教育评价机制,就必须注意要均衡学科特色。而在艺工各自的学科教育评价机制中,又同时要把美育的各项指标纳入其中。涵盖多层次多主体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可以调动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为“艺工融合”模式建设起到导航作用,让美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总结

艺工融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打破学科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艺工融合模式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必须在把握美育工作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围绕美育精神实质,坚持总体性思想,将艺工融合放在美育总布局中,挖掘各类学科美育资源,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美育放在五育并举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协同创新,让美无处不在。

猜你喜欢

理工类艺术类美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