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现状与对策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王 晖

(河南工业大学)

重视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真正利用好国家政策以及财政帮扶,打通资助育人绿色通道,让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机会落实到位,真正调动并合理分配社会各界资助主体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需要科学规划资助认定机制,加强心理与精神辅导,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学子得到有效的物质与精神资助,才能够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资质”“资智”目的。

一、关注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一)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的统筹规划越来越清晰与完善。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不同教育层次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这也是我国在教育领域推进脱贫攻坚战略的生动体现。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更应该关注精准化与科学化,兼具发展性与保障性,真正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展开资助育人工作,保证学生身心综合发展。不仅要保证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无法入学或失学,更要保证学生在高校学习形成两项能力,完成三类教育,具备四种品质。

实现新形势下高校育人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性。从资助标准、资质认定到资助发放、资助帮扶等各个环节,都是努力实现精准化工作,真正让需要得到资助与帮扶的学生对象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其次,切实关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育人”环节。不仅是利用资金保障学生的经济条件,使学生能够顺利正常入读就学,同时,还要重视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将扶困与扶志相联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实现精神激励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在育人精神帮扶下实现自强诚实、守信感恩、勇于担当等多种优良品质与情怀,在此基础上,逐步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现学生成才与社会反馈良性循环的重要步骤。

(二)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途径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大学生数量持续上升,而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精准开展提供了新的思想与实践途径。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对网络信息与社会资源进行更好地搜集与配置。同时,通过互联网信息机制的确立,实现学生信息的归纳整合,帮助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各个部门更加高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完善资助认定机制,确定科学的资助标准提供了技术与数据支撑,帮助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工作。同时,信息机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创业实践等信息。另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网络环境更加敏感,对互联网平台的接受能力高、吸收能力强,学生获取信息与资金的渠道变得更透明与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诉求也不再单单停留于资金保障,而更关注能力拓展与道德浸润。

(三)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特点

1.稳态上升的资助育人规模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各类资助管理中心也逐步建立,全国学生资助事业逐渐扩大。资助总金额也在逐年上升,在2017年时就已达到了上千亿元。近年来,资助总金额虽波动不大,但依旧呈现出稳态上升趋势。

2.多元发展的资助主体

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虽然仍以政府政策、财政支撑为主体,但社会各界力量也在不断扩大,资助育人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社会组织与事业单位都开始建立高校资助基金,解决高校资助财政资金的问题。

3.持续丰富的资助育人方式

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走向成熟,育人帮扶机制也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等帮扶方式,而向持续丰富的方向发展。资助方式多样化,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综合发展,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或勤工俭学的比例机制更加科学,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资助方式所占比例较小。尽管如此,许多针对学生不同实际情况的特殊困难补助,针对家庭特别贫困的伙食补贴和校内无息借款等“绿色”资助方式也在持续丰富。

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困境

(一)资助制度体系存在的困境

1.资助认定机制精准性欠缺

新形势下,国家对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资助认定机制的精准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当下高校资助认定机制依旧欠缺精准性,在贫困生资质的准确认证方面,依旧存在明显的问题,影响了高校资助育人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能存在真正困难的学生却无法得到资助认定的问题。当下资助认定机制不够精准主要体现在认证材料准确性、等级划分明确性以及评议过程科学性三点问题上。

第一,部分学生在提供家庭经济情况材料的证明时,主要是依靠家庭情况调查表、日常表现等材料,这些材料是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主要标准。但实际上这些材料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可能存在材料模糊不清、部分夸大或造假的现象。这些问题不单是由于家庭贫困的申请主要依靠生源地社区做出的贫困证明,而社区难以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真实情况而发生的,也是由于生源地社区或相关部门出于保护心态,对于材料缺少实际考察,容易出现作假的现象。

第二,在资助等级划分的过程中,也难以形成科学明确的标准。首先,标准的制定很难仅依靠简单的家庭经济情况顺序进行划分。而如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准的制定,那么各地区的实际贫困标准或经济发展情况不一,则对不同地区学生家庭的收入状况顺序难以界定。例如,部分家庭收入较高的同学可能处于支出水平高的地区,实际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其他地区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又或者,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状况,在校的实际开销远超过家庭经济状况较低的学生的在校开销。

第三,在班级评议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班级内的评议,实际上可能存在“互帮”现象,部分人际关系不好的贫困生可能得不到资格认定投票,或认定等级非正常下滑,直接影响评议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此外,在学生自我阐述家庭状况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理状态的考验较大,容易陷入“比惨”的评议形式,甚至可能加剧学生的自卑心理。

保安不认识他,保安也没有兴趣来认识他。就在他肩膀上推了一掌。其实要在平地里,那一掌并没有多大妨碍。牛皮糖是站在木阶梯上,重心就难以扎稳,被保安这么一推,竟就支撑不住,一个侧滚从阶梯上倒了下来。还好阶梯不高,牛皮糖肩胛着地,把那半干不湿的地上砸了个坑。牛皮糖飞快地爬起来,没等保安回过神,他伸出鸡爪巴掌,劈头就揪住了保安的前胸,将保安扯下了台子。保安上火了,反手扭住牛皮糖的胳膊,将他按在了他自己刚刚砸出的那个泥坑中。

2.资助育人资金来源精准性不足

虽然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出现了资助主体多元发展、资助育人方式持续丰富,但大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资金来源主体依旧是政府,对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依赖性较大,许多社会资助主体的资金资源配置并不科学,数额也不足以单独支撑某一高校展开资助育人工作。

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数量水平的不断上升,对于资助育人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展资金的来源渠道是目前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困境之一。许多高等院校无法吸引到资金雄厚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帮扶,而高校内部提供的资助资金单一,仅依赖国家奖学金或助学金,金额有限,而贫困生的实际数量与资助金额分配之间难以达到有效的平衡。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价也有走高趋势,这些都对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充分反映了高校对于社会力量运用不充分,资金资源配置不科学或部分企业投资内容少等问题。部分企业对于投资高校育人的意识薄弱,再加上部分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宣传与引导工作不足,未能满足企业宣传自身品牌的需要。而部分企业开发的资助项目少,发挥作用有限。而高校对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十分单一,许多贫困生获取资金只能通过勤工助学的岗位,但实际上,勤工俭学岗位数量有限,金额较小,对于贫困生的生活支撑力度不足。

(二)高校“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困境

当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仍然存在更关注对学生经济方面资助,忽略道德浸润的问题。仅依靠简单的无偿资助的形式,容易使学生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出现依赖心理,在面对助学贷款或勤工助学等自立自强的方式时,积极性不佳,产生了理所应当的不良心理。而无偿资助的形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感恩奉献的精神。这也是高校资助人在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关注、缺少道德沁润的体现。

实际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在精神方面更需要得到高效的帮扶,帮助学生减轻由于物质制约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这些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部分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甚至可能出现恶性攀比的心理问题,购买远超出能力范围的物品,以在心理上满足自己和同学处于同一生活水平线的精神臆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部分学生也可能出现“被瞧不起”的幻想,甚至会在生活中产生焦虑、嫉妒以及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而缺少道德浸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构建大学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进行各项综合能力的锻炼。

此外,道德浸润不足也体现在有偿资助内涵缺少方面,如勤工助学,其仅仅是依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帮助学生获取资金,而未能与社会组织或企业形成有效的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导致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未获得良好的精神培养或能力锻炼。

三、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高校资助制度体系

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新形势下高校完善资助制度体系的新途径,是高校实现精准资助的新方式。

首先,要构建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认定机制,真正使有限的资金精准运用到需要的地方。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有效的认定规范,还能够构建覆盖学校院系的总体评议机制,实现认定程序的规范化。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联动平台,使各类认定流程高效整合,避免认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平台高效整理贫困生的所有数据信息,对于学生学习生活记录进行详细的考察,进而更加科学地建立资助资质认定的参考指标。

其次,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平台了解学生的勤工助学信息、食堂消费情况、消费金额记录和出入图书馆频次等,真正通过大数据联动考察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更加科学地评定贫困生的实际信息与情况,避免部分学生依靠人际关系或材料作假,抢占名额的问题,将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奖励给努力学习与生活的学生。

最后,实施动态精准的资金发放,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整个认定流程与信息评定放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避免现实中让学生作为受资助对象后,在被考察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班级中“比惨”的大乱象,可以通过辅导员在平台上进行二次确认,来保障资金认定的准确性。同时,直接通过绑定银行卡在平台上发放资助资金,避免了现实中由班长或班委进行通知而产生的转述问题,最大程度地维系了学生的隐私,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二)三方协力,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

要解决当下社会资金主体多元化,但资金来源依旧依靠政府的现实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出力,调动社会组织与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社会责任的宣传,深入企业中宣传企业对于高校资助的社会责任,并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发放奖励等,来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吸引企业投资高校。其次,高校也应当积极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增加学生获取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丰富勤工助学的内涵和形式,避免仅以单一的体力劳动作为学生获取资金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在校企合作中获取良好的实践能力和锻炼机会,这也是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心理健康的一项举措。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加强对于企业的宣传,设定企业冠名的资助奖学金、基金会。来吸引企业捐款。最后,高校自身也应当做出努力,积极组织校友会,呼吁知名校友参与资助育人工作,为更多的贫困学子提供实践机会,丰富高校资助育人的资金来源。

(三)加强精神资助,实现道德浸润

完成道德浸润,需要高校重视精神与物质的双向资助,开发有偿资助渠道,使学生在有偿劳动过程中获取心灵的滋润,形成自立自强的心理道德。其次,高校应当重视“育人”作为根本资助理念的实际运用,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家庭贫困学子加强心理关爱指导,重视对各类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完善,确定心理咨询室温馨环境,放松学生身心。此外,加强匿名问卷调查、学院树洞,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加强辅导员对于学子的安抚与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诚信评估机制,避免学生在评议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于自身能力以及道德的重要性,通过监督与考核,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同时,高校通过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塑造诚信的校园氛围。此外,还要重视志愿服务对培养学生心灵道德浸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志愿服务中感受社会责任感,形成感恩思想,真正实现育人的效果。

四、总结

实现精准化资助育人,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进程,不仅能让家庭经济压力大的学子能够得到资助,同时,也让更多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子接受有效的心理辅导,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帮助学生在大学实现综合成长。我们重视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的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高校资助制度体系,实现三方协力,推进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加强精神资助,完成道德浸润,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