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教学法运用的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思考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职生教学法思政

何 丹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要遵循教育对象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规律,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问题情境中的科学知识分析问题情境,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联系社会发展和中国建设的实际,结合高职生的基本学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机制都有较高的要求,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主动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成功运用可以较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高职思政课堂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出不同见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品质。创新精神要求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发现规律和事物的本质,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堂运用问题教学法,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和主角。思政课堂教学时,教师将较为复杂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身心实际和已有知识,设置问题、搭建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会给问题设置标准答案,只对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善问、敢问,鼓励学生多维度看待问题、发散性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搭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并设计有针对性、有启发性的问题,既要能实现教学目标,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热情以及课堂驾驭能力等都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大影响。要成功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也需要及时了解时政要闻、关注社会热点,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生活学习实际。因此,教师要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丰富教学方法,要时刻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热点,要不断提升自我、淬炼教学技巧,要主动研究学生、找准学生兴趣点,多方面提升教学素养,才能将问题教学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教学相长。

(三)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与一般课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内容较为抽象和概括,不容易引起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运用问题教学法,应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搭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并加以积极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这不仅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还能充分展示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思政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改善和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思政课堂运用问题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是问题探究参与度不高的主要障碍

1.知识储备薄弱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本身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包括与思政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包括跨学科的知识,还包括相关的时政知识以及社会生活实践知识等。由于高职生整体质量相对不高,基础普遍较弱,对相关理论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够丰富扎实,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较欠缺;并且,在当今网络时代,高职生上网频繁,但关注社会热点和时政要闻较少,参与虚拟世界较多,直接生活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2.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待改善

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来讲较弱,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较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2]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忽视了课前预习准备,没有带着问题进课堂;有的学生不会主动思考,过多地依赖教师;有的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薄弱,不能主动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交流、分析探究中。

因此,高职生学习能力不强,是导致问题参与度不高的主要障碍,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难以融入问题情境,难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难以用已有知识储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容易出现教师自导自演、唱独角戏的局面,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不高,问题教学法的实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素养不高是问题教学法实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1.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师本位、灌输本位”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仍有一些教师墨守成规,再加上思政课内容的理论性偏强,有的教师表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难以花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因此教学时依然墨守成规。尽管有的教师运用了问题教学法,但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较为简单直接,问题的设计上偏重于书本知识,提问过程中偏重于单向提问,问题的解决上答案偏向统一化、标准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问题教学,而不是实质上的问题教学,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学知识有待进一步丰富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与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紧密相关。有的思政课教师由于教育背景有限,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窄,视野有限,教学时墨守成规,自身的问题意识比较欠缺,更不能在教学时关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3.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教师语言交流能力、形体表达能力较弱,教学时语言不够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体态僵硬、缺少激情,不易感染学生;有的教师较少关注社会,政治敏锐性不强,时政热点联系不够及时;有的教师对问题的挖掘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有的教师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教学应变能力比较欠缺,课堂驾驭能力不强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对相关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也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3]

(三)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是问题意识培养关注不够的重要因素

1.评价方式简单化

尽管高职院校升学压力较小,但部分学校评价方式依然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过程评价,注重结果评价,考核主要侧重于对教材内容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查。因此,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记住各种书本知识以及各种标准答案为主,不能真正展开思考,也缺乏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动力。这种简单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

2.教师评价素养不高

高职院校分数压力较小,但通过考试用分数进行评价相对比较容易把控和操作,这使部分评价素养不高的教师不善于运用多元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形式、动态的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而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进行较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而较少关注学生情感意识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塑造、思辨能力的提高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3.学生评价能力较弱

学生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有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将学生评价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这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反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由于高职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弱、对知识的掌握不足、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强、对自身的了解不够等原因,使得学生的自评互评不够科学、不够客观、不够准确、不够全面,评价质量不高,评价效果不佳,评价结果意义不大。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堂问题教学法效果提升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探究的参与度

1.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积累,夯实探究问题的基础

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阅读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以及多样化等特点,极其符合高职生年龄段的身心需求,但他们热衷“刷屏”,热衷于追求信息的短、平、快,而较少能静下心来进行书籍阅读。所以,教师可为学生开列阅读书目,布置明确的阅读任务,提出明确的笔记要求或读后感要求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网络以其使用的快捷、内容的丰富以及选择的多样等特点,对高职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及时了解时政的渠道,例如“央视新闻”“今日头条”“人民日报”等,鼓励学生多渠道了解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教师可明确布置一定任务,课前利用5-8分钟的时间,请3-5位同学将一周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事件进行分类简要讲述或者评述。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助于高职生的健康成长。[4]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内容虽然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但多是来源于社会和生活实际,要鼓励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堂走向生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不仅有助于高职生更新观念,也有助于他们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高职生经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同时也可以带着问题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加深对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2.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增强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弱,过多地依赖教师,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话语权逐渐转交给学生,而教师主要起着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励学生持续探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变“被动听讲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加上高职生普遍学习习惯不佳,所以部分学生认为只需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即可。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可通过分组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参与课堂问题的设计。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思政课堂,需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共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态度。由于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较强,再加上有的教师讲授时方式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亲和力不够、感染力不强等原因,授课氛围不够生动活泼,“说教”意味较浓,使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较为消极。因此,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等,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理论知识的灌输以及信仰和人格的塑造,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真正喜欢上思政课。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教师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能力

1.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师生二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将“教师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首先,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思政课教师教学时,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授课热情,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掌握教学的全过程和课堂的整体情况;同时,要讲究授课的方式方法,结合高职生的特点,遵循高职生的接受规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发挥引导作用,既主导教学节奏,又主导课堂形态,还主导课堂效果。[5]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的设计和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

2.进一步加强学情研究

思政课同其一般课程有着很大不同,它不仅是知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认同教育,一定要考虑到授课学生的现实需求。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代高职生的生活、学习、心理、思想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充分关注和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创设与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问题相关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热情,在探究过程中找寻解决困惑的途径,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3.进一步拓宽知识范围

思政课属于一门通识教育课,相较于其他学科,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具备较丰富的学科背景,也要具备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好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专博结合,在授课时就可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充分展示教师的学识魅力,这也是问题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中得以灵活运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4.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

第一,要提升教学机制。问题教学法运用过程中,课堂难免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因此,教师除了自身要有丰富知识储备,也需要练就娴熟的授课技巧,不断通过多种形式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教学机制。第二,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匹配,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够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关注热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还要及时地将相关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融入其中,增加教学的时效性。第三,问答方式要灵活多变。要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并给予相应反馈;要多制定开放式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

(三)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完善问题教学法的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一是教师评价。因身份的权威性以及其直接参与和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自信心。评价时应注重以鼓励为主,将鼓励和批评巧妙结合,增加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二是学生评价。学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评可以提高其自我反思能力,同学间的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激励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引导,包括评价内容的选定、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任务的分配以及评定表格的制作等,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增加自评互评的有效性。三是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参与学生评价不仅能增进其对孩子的了解,也能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不仅能加深家校双方对学生的了解,也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的评价不仅能鼓励督促子女,同时也能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第一,要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首先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原理知识,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才有问题教学法实施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以及与同学间的合作情况等纳入评价内容,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情况。[6]第三,注重学生的日常品德表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问题意识的提升等,最终都要落实到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上。因此,要将学生的日常品德表现纳入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德行培养,提升课程的育人效果。

3.评价方式多元化

首先,要将考试评价与课堂表现评价相结合。思政课程采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需要考试这一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也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其次,要将授课教师评价与辅导员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实施问题教学法,要实行多元育人,创新评价方式,调动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以及家长等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内省与外察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猜你喜欢

高职生教学法思政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