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机制与趋同化管理模式研究*
2023-01-08沈亚奇
沈亚奇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留学目的国。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指出要建设一批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把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改革发展任务中提到的“5个提升”之一,可见加强高职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留学生教育可以直观地反映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因此,学校提升国际化发展需要提升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刚起步,在趋同化管理模式中慢慢摸索前行,目前,高职院校留学生培养和趋同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相应的对策。
一、趋同化管理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教育部早在2010年《留学中国计划》中就指出,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上要积极推动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1]。“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早,其趋同化管理模式已相当成熟”[2]。“趋同化培养模式具有跨国家、跨语言和跨文化的鲜明特征”[3],趋同化管理就是指对留学生的生活、教学等趋向于国内学生同样的管理方式,来华留学生编入中国学生的班级插班学习,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不单独开班(语言班除外),“在学校遵守相同的规章管理制度,接受相同的行政机构管理,享受同等的待遇,共享相同的校内资源,接受相同的人才培养过程”[4]。
由于留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导致中外学生存在文化差异,因此,趋同化管理并不是指等同化管理,高职院校在实施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留学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适当修改学生规章管理制度,制定一套留学生管理办法。“高等教育趋同化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5],“当下,趋同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普遍共识”[6]。实现趋同化管理可以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可以节约高职学校管理资源,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效率。此外,实行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可以有效加强中外学生的交流,中外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加校方组织活动,可以促进中外学生的融合。研究高职院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能更好地面对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水平,从而提升高职学校国际化水平。
二、高职院校留学生培养和趋同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层面的配合度不够,各部门对留学生的协同培养与管理没有落实到位
近五年来,国内各高职院校陆续启动学历留学生招收与培养项目,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留学生学历教育事业起步都比较晚。目前,大部分国内高职院校设立“国际合作交流处”“外事办公室”或“国际教育学院”等类似的机构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归口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留学生的招生与录取、签证办理、学费缴纳、教学安排、学生活动、奖学金评比、宿舍管理、毕业手续等日常管理工作,这就会造成管理人员缺乏、与校内其他行政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沟通困难等问题,校内其他部门会认为国际教育学院这样的归口管理部门应负责所有的留学生管理工作,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会把问题推给归口管理部门,而且每当留学生事务需要二级学院或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处理时,相关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协同培养与管理意识薄弱、配合度低,不会主动承担相关留学生工作,他们认为留学生工作是属于额外的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并未真正意义上形成良好的趋同化管理模式,更无法建设国际化的校园。
此外,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涉及面很广、工作繁杂,若遇到留学生管理的实际问题,都不会直接反映到相关二级学院,而是由国际教育学院这样的归口管理部门传递,这不仅给归口管理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且无形中与国内学生的管理形成了比较大的区别,使得趋同化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二)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录取门槛低,留学生基础教育薄弱
高职院校没有来华留学生统一的入学考试,都是由各个高校自行制定招生方案进行留学生录取工作。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录取标准低,除了基本的身体素质要求、无犯罪记录证明以外,总体只需要符合两个要求:第一,高中毕业。第二,“以中文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的中文能力要求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四级水平”[7]。因此,只要高中顺利毕业,同时达到汉语最低要求,就能被高职院校录取。录取的来华留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比较薄弱,而一起上课的中国学生文化基础更为扎实,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会给教师授课带来难度,这给高职学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以及趋同化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与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相比,国外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在趋同化教学管理下,同一课堂上,留学生学习困难,听不懂上课内容,跟不上中国学生的节奏。例如,像高等数学这样的学科,由于国外和国内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来华留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差,与国内学生一起上高等数学课非常吃力,很难听懂,因此留学生这门学科的通过率会非常低,影响其顺利毕业。
(三)留学生招生难,生源质量一般
“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一样,为我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留学生学历教育事业起步晚”[8],招生难、留学生规模较小,且留来华学生生源国相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学生家庭条件中等偏下。特别是自“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高职院校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
高职学校的毕业文凭受认可度低于本科学校,因此,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留学生或者其本国成绩比较好的留学生一般会选择在本科院校就读,很少会选择高职院校。
此外,后疫情时代,很多境外留学生不能来中国学习,而一直在境内求学的留学生,部分已经完成学业却不愿意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因为疫情无法回国,这些留学生为了继续合法留在中国,就会选择一些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但其学习动机不纯,主要是为了获得学习签证从而合法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源需要警惕。
(四)留学生群体面临边缘化风险
几乎所有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都为留学生设立了独立的留学生公寓,一方面因为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生活、宗教等背景不同,与国内学生一起住比较容易产生文化休克以及冲突,另一方面也便于学校对留学生集中统一管理。但是留学生单独住留学生公寓也有不利之处,比较容易被边缘化。
在校学生除了上课,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生宿舍度过。留学生入住留学生公寓,除了上课时间,平时和中国学生的交流互动很少,当班级组织学生活动或者发布一些通知的时候,留学生很容易被忽略。
此外,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来自发展中国家,有些留学生面孔与中国学生区别不大,因此,部分任课教师并不知道班上有留学生的存在,留学生容易被忽略,又或者,当教师知道班上有留学生后,容易“特殊化”对待他们,形成留学生管理的“伪趋同化”。
(五)高职院校管理心态和留学生心态需要转变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招收与培养项目启动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健全,在管理心态上也还未找到合适的定位,对于来华留学生总有一种“保姆式”的服务心态,相较于我国国内学生去外国留学时接受的“一视同仁”的趋同化管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对于留学生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趋同化。
大部分留学生倾向于和自己国家的同胞交流,再加上住在留学生公寓,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很少有交流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各国人民都有抱团文化的表现,这种内在的抱团文化现象影响了留学生对趋同化管理的理解和配合度。
三、针对高职院校留学生培养和趋同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一)学校进行全面系统化运作,各部门高度配合,对留学生实施协同培养与管理
按照成熟的留学生培养和趋同化管理模式,学校应该自上而下从全局高度配合,开展系统化运作,对留学生实施协同培养与管理。来华留学生应该和我国国内学生的招生与录取、教务及学生事务保持一致,国际教育学院或类似机构只是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协同处理留学生事务,形成趋同化管理基础上的归口式管理模式,即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学籍以及日常行政等管理事务,由二级学院负责教学管理,由后勤管理部门、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负责留学生的生活与安全管理。学校各部门应该相互协作、配合,同时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全校协同化运作模式下,便于各个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压实自身责任,使得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教职工都知晓学校有留学生的存在,不会因为留学生人数少而忽略他们,避免留学生被边缘化。此外,高职院校应组织各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开会,讨论并解决相关留学生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留学生的培养机制和方案。学校整体层面对留学生实施协同培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趋同化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并且可以有效提升留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正视来华留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在各高职院校进行留学生招生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把各个二级学院的专业以及专业对应的必修课程写在招生简章里,留学生可参考主修课程来选择就读专业,比如,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留学生,可以考虑避开有高等数学这类文化课程的专业。
(2)留学生提前为基础薄弱的课程做好准备,可以提前预习。
(3)由班级里成绩较好的中国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留学生一定的帮扶。
(4)鉴于后疫情时代的特殊情况,境外很多留学生不能回中国上学,对于有些文化基础差的科目,比如高等数学课,如果采用课堂录屏的方式线上学习,留学生会更加跟不上进度,这会大大打击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对于这类文化基础差的课程,可以考虑单独给留学生集中开班上网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趋同化管理中避免“一刀切”、在趋同化的同时注意文化差异的表现。
(三)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吸引优质留学生生源
(1)提高入学门槛。当下,随着我国各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更注重留学生的质量,而非一味地追求留学生数量。一味追求留学生数量存在很多弊端,会让留学生产生优越感,不利于管理,在重量不重质的情况下,与留学生相关的不良社会案件也不少,给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逐步发展起来的道路上,高职院校要严格把控留学生质量,依托每个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特色,抓住自身优势,根据各个二级学院的需求来招收留学生,严格制定来华留学生的录取标准,设置 《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等级,考核学生专业背景,吸引有理想、有能力的优质外国学生来华学习。
(2)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由合作方推荐优秀学生、开展招生宣讲等方式,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源关系网,吸引更多有能力、高素质的优秀留学生来学校就读。同时可以通过合作方召开招生宣讲会,面向目标生源详细介绍学校的课程、专业等相关内容,从而使外国申请者全方位了解学校情况。
(3)提升高职院校自身软实力,加强高职学校的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留学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整体水平,从而吸引优质留学生生源。
(4)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的合作,解决留学生实习就业问题。充分发挥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优势特点,携手“走出去”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启“订单式培养”,为企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对学校而言,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实现了校企双赢。
(5)加强与国内本科院校合作,为留学生开拓专升本、专接本的继续教育渠道,从而解决留学生毕业发展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毕业后希望继续在中国读本科,他们对国内的“3+2专升本”项目很感兴趣,但是根据我国政府的要求,国内的“专升本”项目并不对留学生开放。高职院校根据留学生的需求,可以与本科学校对接,洽谈合作事宜,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针对高职院校留学生的“专升本”项目,高职院校留学生3年大专毕业后,到相应本科院校读2年本科,高职学校给出课程教学大纲,以便留学生毕业后进入本科院校做好学分互认。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近年来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留学生教育事业进一步推进中。对来华留学生实施趋同化管理受到普遍认可,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解决方案,从而优化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水平,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