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023-01-08施佳楠

智库时代 2022年27期
关键词:群众融合活动

施佳楠

(莱州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新时期增强国民文化自信,丰富群众文化内涵是极为有必要的。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复兴文化、聚合民心的重要作用。将党建知识与群众文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在丰富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的同时,加大党建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得人民群众对党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群众文化活动内涵与实施依据

(一)群众文化实践内涵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发的一种有关于文化的活动,其主要包含群众的自我开发、娱乐形式和参与度等方面的内容,是可以满足文明与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活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高度。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现阶段文明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精神需求上的一种表现。总的来说,群众文化有着良好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还有引导作用,既可以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也可以充分体现当前阶段社会发展的方向。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论是从事文化行业的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上的文化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群众文化不够丰富多元、群众文化活动频次低、城市和乡村之间群众文化活动差距大等等。针对这一类情况,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传播力度,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保证群众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以使得群众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实践应遵循的依据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在闲暇时自发组织的一种能够传播文化的活动,其具有自娱自乐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在群众文化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和大众性,否则文化的作用及价值就难以充分有效发挥出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众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他们参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增加,这实际上为文化传播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现如今,我国人民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对于文化的认识理解也开始从单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群众认为文化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特性,还应当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因为不同受众对于文化的认识理解实际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群众文化实践不够多元,可能难以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样文化的影响力必然会大幅度降低。此外,从群众文化实践路径的角度来讲,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接受文化的媒介也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过去人们了解各类文化主要是依赖报纸、电视等媒介,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接受各类文化则是借助新媒体社交软件,比如说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等。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群众文化实践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更新文化传播途径,要结合群众需求的变化进行大胆创新。

二、党建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作用分析

(一)可以有效聚合文化建设资源

当前我党成立已经有100多年了,这在一百年的光辉岁月中,党的发展建设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多年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党建中人文情怀、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奉献精神等均得以充分体现出来,这些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将党建与群众文化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将党建中的革命事件、革命传统、革命英雄事迹等内容转化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进而对群众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和情感激励,借助党建中优秀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党政文化理念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奋进,同时在文化建设资源有机聚合的基础之上对精神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自改革开放,加入WTO之后,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化大规模进入中国,对国人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文化中虽然有先进积极的内容,但是也有诸多消极落后的思潮,比如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些消极文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人们的心灵,影响了我国积极群众文化的发展建设。在群众文化实践过程中将党建与之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得群众深入了解党建的内涵,明确我国为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统一思想,保证新时期的各类群众文化实践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实施,为党建的宣传教育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同时有效消除消极负面文化思潮对群众思想的影响。

(三)有助于民族文化复兴

民族文化复兴是新时代我国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民族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同时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付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只有每一个中国人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之中,并为文化建设工作贡献自身力量,这样才能实现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目标。党建与群众文化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借助党建引导民众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肩负时代使命,吸收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帮助民众理解为何在新时代依然要加强党建,要将其与群众文化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借助文化的力量将人民群众紧紧聚合在一起,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坚实、肥沃的土壤,凸显新时期党建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党建在群众文化实践中有机融合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实践环境

良好文化环境是党建在群众文化实践中有机融合的前提条件,如果说文化环境不佳,那么一切都将会沦为空谈。在文化环境营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实施相关工作。如城市的群众文化活动相对比较丰富,活动的场地也比较多,广场、公园、博物馆以及美术馆都可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营造文化环境时,就可以从这些城市景观着手,将党建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尝试从党建中汲取灵感,将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等作为各类景观建设的设计支撑点;借助博物馆、美术馆等免费文化场所提供的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得民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党建的相关内容,了解并铭记。而在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相对比较少,群众对于党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因此在文化环境营造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想办法让群众了解党建知识,然后再建设相应的活动基地,结合乡土资源打造良好文化环境。在营造良好群众文化实践环境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地区之间文化存在的差异,避免文化建设与实际环境水土不服,这样可能不仅难以有效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反而还会导致人们排斥和反感群众文化,不利于良好文化环境的发展建设,导致群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降低。

(二)创新党建以及群众文化实践实施路径

在过去的党建知识传播过程中,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宣传教育为主,其虽然可以传播党建文化,但是存在有内容生硬、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有效激发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党建难以有效融合在群众文化实践之中,二者融合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对二者融合实施路径进行创新就显得极为必要,比如说减少座谈会、茶话会的开展比例,而是将党建知识与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结合在一起,并借助短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传播。比如还可以将党建与地方戏剧结合在一起,发挥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互动,使得党建在群众文化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与价值。这种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鼓励群众自己参与,营造特色群众文化,将群众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现文化独特的魅力,尽快形成品牌文化,实现地方的和谐稳定发展,比如说抖音上千万粉丝的超级大号、美食文化博主等等,可以借鉴和学习他们的文化展示方式,让地方文化真正活起来。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切实有效地展现群众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群众的注意。

(三)完善党建文化建设体系

要想将党建与群众文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党建的重要性,并丰富群众文化实践内涵,对党建文化体系进行完善极为必要,因为党建文化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其很难有效融入到群众文化实践之中,相应的作用价值也难以有效体现出来。在完善党建文化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群众、政府的力量聚合起来,要从多个角度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以保证质量效果。党建与群众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建立,所依靠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因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共产党,其才能生生不息地发展。在完善党建文化建设体系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充分了解群众对于党建文化的认识和看法,了解他们希望从哪些方面着手对相关领域的文化进行建设,促使他们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起携手进行文化建设,展现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使得相关领域的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发挥党建对群众文化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立足实际做好文化宣传工作

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切实有效发挥党建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作用,展现文化的独特魅力,还需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使得人们了解到党建可以如何推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宣传时要坚持立足本土,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融合,拓展文化的宣传途径,使得人们真切感知文化所独有的魅力与作用。比如说,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举办各类培训班、群文赛、文艺汇演以及其他纪念日活动,并在这些文化中融入党建的内容,发挥好红色文化的作用与价值,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党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的,促使人们积极主动拥护党,为文化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

此外,还应当尽早构建群众文化产业,从党建的角度着手,构建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影响力,使得文化的辐射范围以及影响力不断拓展。

总之,党建与群众文化实践融合,是党建与群众文化发展的必然路径,做好二者的融合工作,可以更好地聚合文化资源,加强党建宣传教育,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其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当前群众文化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正视党建的作用价值,创新融合方式与路径,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切实有效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使得党建工作更好地推进。

猜你喜欢

群众融合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多让群众咧嘴笑
《融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