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下研究生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
2023-01-08檀朝桂胡隆周李一璇刘思聪邹娟谢扬真
檀朝桂 胡隆周 李一璇 刘思聪 邹娟 谢扬真
(湘潭大学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一、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频频刷“存在感”——微软的虚拟机器人“小冰”出版了诗集《阳光丢了玻璃》,这是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中国职业九段围棋选手柯洁面对人工智能“AlphaGo”,最终世界第一围棋选手0:3落败。2016年3月,AlphaGo与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了5场比赛,人机对战总比分固定为1:4。2017年高考第一天,在北京,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Aidam与6名往届高考状元展开了一场“北京卷文科数学”的人机大战,最终Aidam的成绩仅与高考状元的平均分相差1分。诸如此类的热点事件将人工智能推向了大众视野聚焦点处。人工智能,它就在我们身边,也几乎无处不在,一个新时代显然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类从繁重的重复性、机械性的初级劳动中解放出来,比如京东机器人搬运、扫地等。然而,与人类“抢”工作的机器人不会就此止步。现在,即便在会计、记者等普遍被认为难以被机器取代的岗位上,机器人也毫不客气地“挤”进来,记账、写作显而易见更加准确、便利。
随着“物联网+大终端”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与决策技术、机器人云智能和群体智能、人与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创新与发展,各行各业的联系开始更加的紧密,各大实体制造业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加工生产,并利用智能机器设备对产品进行宣传与销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显得极其重要。科技创新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工科研究生队伍只有培养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二、机器人时代下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中的机遇
(一)机器人时代的发展
机器人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各自对应不同的时代。首先进入的是“传统机器人时代”,也就是“机器人1.0时代”。对应的机器人是初级阶段的产物,原因在于该“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尤其是人工智能水平还非常低,远远不能替代人类从事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其次是“机器人2.0时代”是机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平台,是虚拟世界与现实结合的服务终端。机器人2.0时代的显著标志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原本只是部分自动化的机器变成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可以自主学习、判断、决策,并实现人与机器的协作。
最后,经历电气时代,数字时代,机器人即将进入3.0的智能时代。据了解,在机器人3.0时代,机器人技术将更多地向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演进,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也将从传统的隔离关系转变为人机交互关系,这将成为人机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自诞生以来至今,机器人发展经历了从1.0时代到2.0时代再到迈向3.0时代的三个阶段。伴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云计算、机械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迈向“人机交互”的3.0时代是机器人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机器人时代下创新创业机遇
机器人是一个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智能硬件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新科技的相互交织和发展使机器人具备了最关键的一个特性,即机器人的成长性。机器人的成长性不仅体现在智能机器人的成长使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得到革命性的变化,更体现在智能机器人在向其它领域不断地交织和发展,从实体制造业到教育行业,再到健康、国防、安全领域,这些都是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开,隔离成为了当下的必须。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感染的可能性,快递物流“无人化配送”、制造工厂的“无人化生产”、无接触的“云办公模式”、商店超市的“无人化售卖”在等“零接触”模式悄然兴起。智能机器人无疑成为了这场防疫战的关键助手。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能救援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不同工种的智能机器人在医院、居民区、交通要道等疫情防控关键区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能机器人的作用在这次疫情当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智能机器人的重要性。
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机器人在各大实际应用领域创新的不断提升都敦促着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进一步向信息安全领域拓展。一方面,各种信息泄露加大了信息安全需求,同时人民安居乐业的迫切希望也推动着机器人行业加快安全领域创新研发使得机器人发展满足安全领域各个分支的需要。另一方面,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也提升了机器人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使其可以在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进行作业,在救援、防爆、军用等领域变现出极大的优势,不需要人为的进行作业,减少了人员的伤亡。
未来机器人会在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仅仅是上述的医疗行业,安全领域等。作为工科研究生我们应该把握机器人时代的机遇,分析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用处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抓住机器人不同时代的特点,深入分析,合理利用,将都会是创新创业的机遇。在智能机器人革命的时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推动这个科技领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的合作还是资本的合作,合理地整合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才是王道。
三、机器人时代下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中的挑战
(一)创新创业中社会资源匮乏
从研究生创业层面分析,其最大面临挑战为社会资源匮乏,导致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阻碍重重。农民大学生受其成长环境及周边资源所限,往往在城市创业过程中不被接纳。中国传统封建思想虽然已经剔除,但部分人思想观念中依然对乡下人等有所排斥。农民大学生成长在农村环境中,其部分人际资源都在家乡。如在城镇等地创业必然会受环境限制。而创业本身就存在一定资源性,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资源有利于创业实施。如创业条件、创业途径、创业内容、创业保障等都与社会资源、人际资源相关。因此,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对研究生创业必然造成阻碍。
(二)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心
心理素质提升对研究生创业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是体现一个人在逆境困难中的承受能力,也是完整人格的重要体现。基于当下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激烈,各行业创业竞争残酷复杂。诸多因素都会对创业过程导致严重冲击。心理素质差且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如下:怀疑创业是否能成功;怀疑自身创业能力;怀疑解决问题能力;怀疑自身创新能力等。
(三)社会及学校层面缺乏有力支撑
在研究生创业方面,社会及学校层面缺乏对其有效支撑,创业过程是一项较为繁琐复杂流程。国家在创新创业扶持方面已颁布诸多利好政策。但通过分析研究后发现,部分学校及社会相关组织机构,并没能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在创业应对、扶持及推动上作用不大,需对其进行优化提升。主要如下:1)高校方面缺乏创业技术及建议扶持,不能对创业项目提供客观分析,缺少跟踪创业帮扶。 2)社会上对研究生创业认同率不高,相关组织机构不能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条件,包括教育培训、创业引导、实践指导等。
(四)研究生自身专业知识及创业经验不足
研究生培养的对象在18岁~50岁之间,年龄偏小的研究生虽然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比年龄偏大的学生有优势,但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掌握程度不够,在创业经验及实践方面相对较为匮乏。还有一部分研究生是中年人,有部分是乡村干部,虽然自身已经开展阶段性创业,已有创业实体且具有一定创业规模,但受工学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从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提升,导致在创业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所学专业,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上都无法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制约创业综合能力发挥。同时,也缺乏创业风险评估与预期估判,不利于日后产业扩大与决定下海创业等。另外,针对那些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研究生,其在创业过程中较为迷茫,更没信心,主要还是因自身能力与知识水平无法达到创业标准,无法提升其自身吸引力。而针对一小部分正在创业的农民大学生,本身就不具备丰富创业经验,对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无法快速解决,很多问题都在试探摸索中处理,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创业当中因处理问题不当,造成对创业信心的打击。最后,专业与经验无法融合也会导致创业当中风险发生。很多研究生都会选择非所学专业创业,这样就容易出现实际创业与专业不符,对日后创业当中的技术知识支撑极为不利。
(五)缺乏管理经验
工科类研究生缺乏管理经验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只有拥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确保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运行,一旦在管理过程中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缺乏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只能在摸爬滚打中获得,尤其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至于好多研究生好高骛远,不能正确的客观的进行市场的行业的预测,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主见,盲目的跟风。因此,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研究生创业成功的概率普遍较低。
四、机器人时代下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建议
(一)培养敢闯的创新创业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纲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敢闯的素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的责任和舍我其谁的气魄,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善于实践,在“物联网+大终端”机器人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有底气、有定力。敢闯的素质源于自身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发现自身知识短板补长、认知自身性格缺陷补足、明晰自身发展定位去搏、调整自身状态敢拼,在新时代创新创业伟大实践中有敢做事的底气、敢干事的心气、敢成事的傲气。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敢闯的素质,与智能机器发展领域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素质要求高度契合,是承担起培养智能机器领域人才基本素质的重要基础。
(二)扎扎实实学好专业本领
对我们工科研究生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对专业知识需要牢牢的把握,在智能机器发展的大潮中有眼界、有手段和有操守。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造,培养会创能力。会创的能力源于自身创新内在的动力、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以及对时代发展的预判、对市场需求的洞悉、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对产品研发的操控。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满足不了我们与社会深入了解对接的客观需求、锻炼不出较强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我们只有在创新创业实践磨炼中,不断增强自身想象力和预测决策力、锻炼超越常规思维模式、改善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创新创业中脱颖而出。
(三)社会各方对工科研究生的激励
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对于工科研究生的激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支持,包括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培养相应文化和加大相应的创新投入,特别是加强相关的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根据各个地方经济文化知识发展水平的不同,为工科研究生创造不同的创业环境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二是知识的激励,知识激励的传播者是高质量的机器人创新领域专家人才队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在科技领域持续的创新才能使得国家取得更好的发展。三是资本的激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本是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催化剂,并在机器人产品的实际应用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激励,研究生们才能放开手脚去干事业,才能在创新创业取得好成绩。
五、结论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产业之一,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机器人科技发展将会更多地从理论走向实践。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国家国防水平与高科技机器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工科研究生队伍要主动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不怕苦不怕难。同时,工科研究生要把握好时代的契机,培养敢闯的素质、会创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扎扎实实学习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创新创造,结合社会需求将知识升华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