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结合财务内控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方法研究
2023-01-08游小福
■游小福
(碧斯诺兰实业有限公司)
引 言
要想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成本管理对企业而言不可或缺。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这样一来,企业会耗费更多的成本用于创新转型,因此成本管理的作用日益彰显。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既需要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加快发展速度,也需要优化内部管理,节约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财务内部控制与成本管理有着密切联系,通过采取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可以充分了解在不同环节企业的成本支出,针对成本支出不合理之处,及时找到原因并且采取措施控制,最终也有利于优化成本管理。
1 企业财务内控的基本内容
1.1 筹资与投资活动控制
通过控制筹资活动,能够保障企业顺利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也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筹资成本和承担的筹资风险。通过控制投资活动,能够帮助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注意保持合理资产结构,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和规模,使得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均衡,获得更多投资利润。
1.1.1 固定资产控制
作为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关乎整个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通过开展财务内控活动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使得企业结合固定资产特征,分析相关业务流程,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
1.1.2 应收账款控制
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其周转关乎企业的财务状况,加强应收账款控制有利于维系企业财务安全。
1.1.3 存货控制
通过财务内控,能够帮助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结合存货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控。
1.1.4 成本费用控制
成本费用与企业经营利润呈反相关关系,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的财务内控要结合成本组成,来进行成本费用优化控制,尽可能减少成本支出。
1.2 企业财务内控的基本方法
就现有企业开展财务内控活动的情况来看,企业财务内控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2.1 授权审批
企业结合自身组织架构,对各岗位的业务权限、审批流程以及相关责任进行规定。一般授权分为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常规授权是企业对经营管理中的业务事项,按照相关责任规定来进行授权。特别授权是企业对日常管理之外的事宜进行授权。明确授权审批制度之后,企业的财务支出需要按照授权审批流程来进行,在审批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支出需求,避免成本浪费。
1.2.2 不相容职务分离
企业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相容岗位的人员相互勾结。因而财务内控的一大重要手段就是不相容职务分离,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容来分离不相容的职务,这样便能够使得不同岗位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1.2.3 内部审计
企业单独设置相应的审计部门并且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和评估,监督各部门资金支出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或者资金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1.2.4 财务预算
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合理编制企业的预算方案,并且层层细分到各业务部门,要求业务部门在预算方案范围内生产经营,这样也能避免不合理的成本支出[1]。
2 企业财务内控现存问题分析
2.1 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内控环境薄弱
企业的财务内控环境主要体现在意识和制度两方面。在意识方面,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内控尚且没有形成深入认识,将财务内控等同于内部监督,制定了相应的财务规则和流程制度,却只流于形式,无法落到实际。同时由于管理层没有正确传达财务内控意识,企业其他部门尤其是经营业务部门的员工财务内控意识薄弱,认为财务内控应当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自身无关,因此企业的财务内控活动也缺乏全员参与,内控效率低下。
在制度方面,一方面,财务内控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很多企业的财务内控主要由财务部门来执行,在各业务部门内并没有设置对接财务内控工作的岗位,因而财务内控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如在预算工作、资金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业务部门配合度不高,提供的数据不够真实准确,导致预算方案与资金使用方案的质量低下。另一方面,财务内控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有一部分企业制定的财务内控制度不能够切合实际,随着企业的发展,内控制度内容偏离了企业的需求,往往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并且企业制定的财务内控制度覆盖面不广,内容大多是针对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能够预料到的问题,而对于偶发的问题往往没有涉及,财务内控制度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
2.2 财务内控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强
财务风险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诸多财务损失,也因此使得企业承受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因而财务内控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有效识别防范潜在财务风险,合理应对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但是当下诸多企业财务内控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强,也影响了成本管理效率。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2.2.1 风险识别能力不足
当下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岗位,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评估往往以内部管理层或者部门主管的过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因此能够被提前识别出的风险也都是行业常见风险类型,一些新的、不常见的风险往往不能够及时被识别。还有一些风险判断出现疏漏,使得企业只能在风险发生后采取措施事后补救[2]。
2.2.2 没有建立风险长效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由于不够重视财务内控中的风险管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因此风险分析、控制和评估等活动也没有得到规范开展,即使企业进行了风险研判,一般都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评估。
2.3 财务内控活动不够完善
财务内控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具体内控活动难免也不够完善。
2.3.1 企业内部尚且没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由于企业内部财务内控意识整体不足,因此大部分员工都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因此在配合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较为随意,应付了事,影响预算编制的全面性,也不利于预算执行[3]。有一些企业虽然在预算执行程序中设定了审批流程,但是由于把关不严等原因,预算调整的随意性较大。尤其是超预算的资金支付审批权限不够清晰,一旦出现预算差异较大的问题,部门纷纷上报调整预算,影响了整个预算方案的执行。且由财务部门来负责预算工作会使得财务部门工作量较大,预算管理工作不够细致,预算指标的划分也不够具体详细,最终使得企业预算目标难以对日常生产经营行为发挥指导和约束作用。
2.3.2 会计核算控制存在一定缺陷
一方面,企业内部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制度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如很多企业受到财务人员人数不足的影响,由出纳一人保管银行票据和印鉴,使得非法挪用隐患增加。另外一方面,企业内部资金支出审批权力过于集中在高级管理层身上。如不少企业设置的资金授权审批制度中,由总经理一人来审批支出一定数额之上的款项,这也会影响财务内控的执行。上述这些不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3 资金活动管理控制不到位
首先,企业的投资活动具有较强专业性,要求人员具备金融专业知识、风险意识和投资经验,不少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招聘的资金专员不具备专业金融背景,不能够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其次,不少企业面临筹资渠道单一的问题,过度依赖银行融资,如果有短期内大量的资金需求,筹资难度较大。最后,企业对资金成本的控制不到位。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资金成本的控制。
3 企业结合财务内控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方法分析
3.1 构建完善财务内控环境
首先,企业应当强化整体财务内控的意识。一是要加强管理层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培训宣传活动,帮助其真正认识财务内控的实质,开展财务内控活动。将财务内控的管理责任与内部管理人员相挂钩,提高其运行的实效。二是要提高员工的财务内控意识。由管理层向下递进,提升每一位员工的内控意识,使其参与到财务内控工作中[4]。
其次,企业应当健全财务内控体系。一是要健全财务内控组织体系。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一个健全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和协调财务内控的实施,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业务部门为辅助构建财务内控组织体系。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交叉工作细化到人,由各部门提供准确财务数据来支持财务部门制定相应的财务方案。二是要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企业内部要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议事规则和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清查,结合新需求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引领和规范企业当下各项工作开展。
3.2 加大财务风险管理力度
企业财务内控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成本风险、资金回收风险这四大类型,这些风险的发生都会使得企业支出不必要的成本,因此企业应当针对这四类风险,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市场风险,企业应当及时收集市场信息,结合最新信息来调整预算、资金支出等方案内容。对投资风险,企业应当在投资之前进行充分调研,精准投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对成本风险,企业应当结合影响成本的各类因素变化如采购成本、人力成本、生产成本等等,做好对成本的合理预测和管控,避免成本失控[5]。对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要把握好销售节奏,对销售回款进行合理管理,避免资金无法回收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除了有针对性地管理常见风险之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动态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要按照风险影响来对潜在风险进行排序,为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二是要定期评估已了解的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三是要强化风险预警管理,完善风险识别手段,努力实现对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3.3 强化财务控制活动管理
首先,企业要大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应当将战略目标量化为预算目标,合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全内容,且企业内部全员参与。结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督,严格预算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考核结果对预算执行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提高其执行的效果。
其次,企业要提高会计控制能力。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内容,做到不相容岗位的职责分离。对财务部门的关键岗位如会计和出纳进行物理分离,尽可能实现定期人员轮岗,以此更好地发现工作中潜在问题。企业还应当对资金支出的业务审批流程进行优化,避免“一支笔”审批,使得业务审批更加规范合理[6]。
最后,企业要强化资金控制。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专业性高的人才来进行投资规划,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避免投资方案潜在风险过大或者方案组合不合理,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投资获得更多收益,减少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要探索科学的融资筹划。结合所需资金的类型、数量、用途等等,拓展融资渠道,避免将融资过度集中在银行而给自身招来资金风险。
4 结 语
总而言之,做好财务内控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在当下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应当更加重视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在提升财务内控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财务内控的环境、体系和内容,使得其以成本管理为目标,更好地在企业各部门落实开展,真正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