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重难点及风险防范策略探讨
2023-01-08■栾晓
■栾 晓
(青岛隆和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引 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些企业开始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形成了集团。但是新问题也随之而来:资源浪费、组织结构冗杂、内部管理效率低下,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众多不必要的成本,并且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为了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开始引进财务共享模式,将基本财务业务汇聚到财务共享中心,利用共享中心的标准流程来进行财务核算。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对企业内控水平的要求较高,并且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还重塑了原有的业务流程,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对应调整内部控制体系。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管控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1 财务共享背景下内部控制特点和要素分析
1.1 控制对象多样化
在财务共享背景下,企业设立专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企业内部的一切财务工作。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相关人员以及财务数据信息系统。以往,对活动的控制需要通过权责分离机制来实现,而在财务共享的背景下,不仅需要进行权责分割,控制人员的活动,还需要借助构建系统防范权限、数据存储和处理规范等方式来进行信息数据的控制。由此可见,财务共享背景下内部控制的对象呈现多样化发展。
1.2 控制方式程序化
财务共享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模式进行财务管理,需要引进诸多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因此,财务共享背景下的内部控制也更加依赖数据化的程序建设,而不仅仅是依靠人工控制来完成。对应财务共享的流程,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规范内部控制的程序,由此来使得内部控制满足财务共享需要。
1.3 财务共享背景下内部控制要素
1.3.1 内部控制环境
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要素组成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在财务共享背景下,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会新增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主要由财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由于职责是集中处理各类财务工作,对员工的能力要求较高,员工的流动性也较大。因此,为了营造更好的内部环境,企业需要积极进行专业人才引进,维护现有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队伍。
1.3.2 内部控制活动
应用财务共享模式使得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发生了改变,内部控制需要参照企业具体的业务流程和资金流向来开展。因此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务流程风险,并且结合潜在风险因素,提前制定合理的防范应对策略。
1.3.3 信息沟通交流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交流需要利用数据信息平台来完成传输。因此,内部控制工作也需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借助信息系统获取各部门第一手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并且定位相应的风险。
1.3.4 风险评估
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新风险。内部控制以风险为导向,需要结合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因此内部控制工作需要结合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判断评估,并且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确认。
1.3.5 内部监督
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信息系统会收集企业内部所有的财务资料数据,这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审计控制能力的提高。内部控制也应当及时更新优化自身相应的系统,发挥监督职能,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实时监督和查询。
2 财务共享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难点分析
2.1 组织管理
由于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组织结构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包括组织机构的梳理和规范、部门权责的设定以及组织制度的更新。财务共享的应用是对原来部门间管理模式的一次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下属部门的财务权限上移,而原上级部门可能会对其进行抵制。且部门之间的重新划分也关系到部门间利益的调整,可能会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掣肘,不利于企业发展。内部控制工作从组织层面需要关注到这些潜在问题,结合各部门的利益诉求,对管理者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并且建议管理者明确划分权力范围。
2.2 流程变革
从流程再造的视角出发,实施财务共享也是流程革新的一种体现,使得企业内部以部门为主的运行模式向以业务内容为主转变,倡导将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在财务共享模式的引导下,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流转渠道得到了拓展,业务流转活动也会因此更加高效便捷。但是流程变革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第一是合法合规的风险。由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落实和发展成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在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控制部门需要严格监管其合法性。第二是价值增值的风险。流程的设计和标准化之间存在偏差,很多企业没有制定规范化的标准来规范下属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整体上财务共享模式在流程设计上存在一定不足,且有些财务人员没有准确把握流程优化后的重要节点,反而将大部分成本投入到了不重要的流程节点上,这影响了流程优化后价值增值作用的发挥。内部控制需要真正落实针对流程的管理,监督流程执行,及时发现并且管控风险。
2.3 人员变革
采用财务共享模式之后,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会不断提高。从心理方面,有一部分财务人员可能会对新制度的实施存在排斥心理,并且财务共享模式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可能会使得一部分财务人员离职。与此同时,由于原有的财务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有限,因此在新的财务共享模式下,常常出现工作的失误,导致核算出的财务信息失真,给企业带来风险隐患。除此之外,受到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影响,有些企业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共享,这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交际成本也有所上升,并且由于预算编制部门、财务共享中心以及终端业务窗口各自独立,企业的管理层也常常无法及时获取财务数据信息,结合财务数据信息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对于内部控制部门来说,一方面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财务人员的离职率,保障财务共享中心能够高效运转,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打通内部信息渠道,提高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减少内部员工的交际成本,帮助管理层及时获取制定战略所需的财务信息。
2.4 业财沟通
对于财务工作来说,借助财务共享模式,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标准和统一较为简单,但是在业务处理中做到就较为不易。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企业需要将所有业务中的财务信息数据都汇总到共享中心,要想保障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就需要加强业财沟通。以应付账款为例,很多企业下属的子公司或者部门存在款项信息错误的问题,但是财务共享中心属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其不能直接与外部合作方进行沟通交流,因此需要与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员沟通联系,及时发现信息错误之处,并且由业务部门联系合作方更正款项。尽管不少企业越来越重视业财沟通,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来提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交流的效率,但是仍然存在沟通不规范、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后,内控工作要加强对业财沟通的重视,及时发现业财沟通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提高沟通交流效率。
3 优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防范的建议
3.1 建立清晰灵活的内控制度
结合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内控体系,构建清晰灵活的内控制度。首先,企业应当在建设财务共享模式时就划分基础核算和管理职能,给予财务共享中心会计记录等基础核算的功能。其次,企业应当明确财务共享的制度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明确且具备灵活性的财务共享制度,使得内部的财务工作更加符合财务共享特征。企业可以确立标准化的工作方式,明确业务流程、作业以及相关文档的规范管理,编制相应的财务共享操作手册。最后,在财务共享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对内控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以往企业内控工作对财务票据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实体票据控制方面,结合财务共享的推进,企业可以调整内控制度中控制财务票据的内容,规定要重视对电子发票的控制。除此之外,内控制度中对内控流程的规定也应当与财务共享流程契合,引导内控工作对应财务共享的各个流程,提高内控效率。
3.2 明确内控关键节点与增值环节
企业应当引进专业的流程管理团队,结合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对财务共享的流程进行整理排序,确定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与增值环节,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内控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关键节点与增值环节。如企业将应收账款设置为财务管理流程的关键节点,内部控制工作在开展时就要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当发现拖欠款项问题时,要仔细调查对方的信用记录,并且跟踪业务部门与之开展的业务往来,综合评估其还款能力,结合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企业还应当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内容标准,而内部控制则据此分析企业的成本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企业是否在不重要的流程环节浪费成本,并且对企业提出改进方案,实现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
3.3 提高内部员工培训力度
为了有效应对风险,建设财务共享模式后,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队伍的培训。第一,企业应当强化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培训,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学习活动,帮助财务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同时企业要鼓励和引导财务人员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借助培训活动,帮助财务人员从专业能力角度能够完成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要求。第三,企业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企业可以组织一批专业性强且财务管理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来强化其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内部管理能力等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骨干,引领整个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第三,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力度。在内部加强风险管理的宣传,引导全体员工建立起风险管理意识,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且上报到内控部门,由内控部门确认风险后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4 强化财务风险监督职能
企业的内部控制部门有必要构建有效的考核体系,隔一段时间对业务内容进行检查,定期分析和清理业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在检查中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审查力度,尤其要关注业务部门是否存在漏账坏账的问题,以及是否有操作利润的现象。同时,借助信息化建设,内控工作也可以实时监督业务部门的各项财务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变动的指标,与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解指标变动的原因,并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最后,内控部门也要建立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实现业财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强化控制效果。
4 结 语
当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践财务共享模式,结合其开展的相关实践来看,财务共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不过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应当重视财务共享带来的潜在风险,结合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完善,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以此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模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