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

2023-01-08廖琳妍

质量与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部门管控

■ 廖琳妍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引 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通过业财融合来应对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跟上转型的步伐,使财务支持各项业务的运行,通过业财融合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合作,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促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针对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企业开展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提供参考。

1 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融合的必要性,通过业财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提高财务运作效率和运作效益,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可行性如下:

第一,信息系统的发展能够为业财融合提供技术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由单纯的财务核算转向企业内部各项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越来越多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控流程不断优化。在这一背景下,能够通过ERP等系统实现采购、付款、销售、收款等各项流程的统一管理,将各项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为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并实现财务对业务流程的支持。

第二,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的管理流程优化,能够确保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实现高效沟通,避免作业流程不一致所导致的问题,通过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审批标准,实现各业务流程的统一管理,避免人为操作中的问题。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让财务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提供高附加值的工作,为业务部门工作提供支持。

2 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转型方案

2.1 财务管理外部组织平台设计

随着企业高速发展,企业的管理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企业要明确各层级的组织分工和协作关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优化组织平台,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支撑。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企业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转型的基础,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支持。

第一,企业需要合理划分组织机构职能。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明确各层级人员的权责利,并借助信息化技术确保各项信息能够得到顺利流通,确保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实现高效沟通。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充分收集各类财务信息之后,能够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持。业财融合要求财务深入到企业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环节,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与联系。通过信息平台对财务人员的管控权限进行细化,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作出科学的布局,协调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工作,确保重大决策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流程科学化。要求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监测与资产管理等工作,并对各类业务风险进行预警、识别,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业务的有效管控。

第二,加强信息化控制。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企业可能会产生分子公司,不同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均衡,可能会存在各系统不匹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企业要对信息化控制平台进行优化,企业总部需要通过信息平台来监控各分子公司的信息,并根据资金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系统实现对财务管理的分析。内部各信息平台的信息是要实现有效整合,为管理层开展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统一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软件统一、数据口径统一,确保业务口径和财务口径能够实现衔接,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流程,将财务工作贯穿到业务流程的各层面,实现对业务工作的指导与考核,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控能力[1]。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保障,例如加强ERP系统建设、CRM系统建设等工作,从而促使业务部门能够有效参与到财务管控中。

2.2 财务管理内部集中管控体系设计

2.2.1 预算管理

企业要在预算管理中落实业财融合的需求,通过业财融合实现对预算工作的有效指导,形成全方位、全流程、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格局。首先企业要优化预算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平台之下构建预算编制、汇总、执行、考核的信息化系统,以企业的具体业务发展为导向,将预算管理目标融入到业务的各流程中,明确各业务部门的具体责任,并通过信息系统保障预算管控的需求得以实现,将企业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分解为预算项目,并根据各项业务的费用支出情况落实预算的审批和执行,将预算动态监控体系落实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针对业务数据实时反馈可能存在的偏差,并针对偏差体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在事后的考评环节,需要充分收集各项经营业务数据,层层落实预算管理的具体责任,并将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业务项目。同时企业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确保预算管理具有有效性,通过系统自动化管理规范预算审批流程的各环节,完善审批权限控制,提高预算管理效力,确保预算具有权威性。财务部门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科学采集、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反馈,以确保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业务可能产生的各类问题有据可查。

2.2.2 资金管理

第一,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企业总部要加强对各分子公司资金的统一管控,注重发挥资金的协同效应,根据财务信息化平台判断各分支机构的资金使用需求和资金需闲置情况,从而由公司总部开展统一的投融资工作,拓宽资金投融资范围,联合相关产业链单位与商业银行以财资为纽带优化资金配置,并借助母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结算等方式,促使财务为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办理各类结算业务,及时准确了解各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信息,以强化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资金管理要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财务管理能够为业务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将各分子公司分散的资金集中在母公司管理,实现对资金支出的全过程管控,充分分析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金使用情况,以调整经营决策,严格防范资金浪费的问题。将资金收支、成本费用的情况充分考虑到资金管理过程中,确保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供产销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

2.2.3 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类风险,例如资产负债率较高所导致的筹资风险,资金周转速度较慢所导致的营运风险等,因此企业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各类风险进行事前预警,有效控制业务活动的合同管理、收款、费用报销等各类工作,确保财务为业务的决策提供支持,深入分析企业的各项业务情况,通过业财融合的要求以企业的经营活动出发优化各项决策信息,并对决策信息动态更新,为管理层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对各类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偏,以确保企业对风险形成有效的管控能力。企业业财融合下的财务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分析财务方面的指标,还需要分析影响财务指标达成的非财务方面的指标,例如分析客户流失率等指标,并结合各类指标反映的风险帮助企业制定应对机制。

2.2.4 财务分析

企业的财务分析要求对各类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业财融合能够促使财务分析的数据更加全面,有效提升财务对业务促进水平,提升企业的数据挖掘能力,实现对财务数据高效分析。业财融合下的财务分析要求对各项经营结果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并判断预算执行差异的成因,为企业管理层开展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关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机会与威胁,结合企业的管理方案,明确企业的管理重点,确保企业业财融合下的财务分析能够顺利开展。企业需要建立多维度的分析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产品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工作对企业全价值链条的各项业务进行分析,确保分析具有深度与广度。企业需要确保分析报告具有时效性,财务部门应该在每月10号之前对上月度经营情况出具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管理层当月的工作提供支持。在盈利能力分析方面,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业务环节的成本、费用、收入等情况分析影响净利润变动的各方面指标,细化企业产品的渠道与类别明确,分析影响净利润变动的各项指标。在营运能力分析方面,企业需要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方面的指标,分析企业是否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重大风险,并结合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确保企业盈利机制的改进。在偿债能力分析方面,企业需要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指标,并判断企业短期借款的到期情况,合理规划企业还款的利息与本金,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在产品分析方面,企业需要关注各类产品的成长性和盈利性,建立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机制,从产品研发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各环节都需要建立分析规划,并根据企业的重点产品加强分析,加强对重点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资金投入,帮助企业制定研发与销售策略。

2.3 财务管理外部财务业务流程设计

2.3.1 财务对业务的管控

财务对业务的管理体现在企业对各类业务的分析、监管、决策等各环节。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各类业务的管理,例如财务部门加强对客户信用的监管,并负责货款催收,配合业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而业务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等工作。财务人员需要将业务相关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并及时反馈给企业的决策部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企业的客户资源可以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维系。在业财融合之前,与客户的合同签订等工作一般不需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决策,在业财融合之后为实现财务对业务的管控,企业业务部门在签订合同之前财务部门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增强与客户的沟通,确保资金收支安全,规避信用风险,提高管理绩效[2]。

2.3.2 业务对财务的变革

企业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解决财务和业务中各项工作的问题,推动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例如在采购与付款业务中,对采购付款业务进行再造。财务人员对采购单据信息和金额的正确性进行复核,并通过信息系统的审核自动生成付款凭证等资料。又如在费用报销流程中,实施业财融合之后,财务部门能够对各项费用报销进行实时把控,并能够对费用报销的合理性进行横向对比,财务人员根据费用报销的信息进行在线审核。

3 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的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人员的培养。随着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懂得企业的业务要求,能够为企业的业务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财务人员要深入到各项业务流程,确保财务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保障。业务人员也需要加强和财务人员的沟通。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懂得业务管理的要求,还需要了解企业财务管控的要求,掌握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主动发现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第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要求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是降本增效的基础,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财务与业务结合,统一各分子公司信息系统,统一制定有效的财务管控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的格式,确保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保障,并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对各类信息自动化处理,从而实现标准化的财务管控。

4 结 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企业通过业财融合实现财务管理转型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通过业财融合能够实现对财务管控的优化,促使财务深入到业务管理的各项流程中,实现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本文通过对企业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在未来需要加强对业财融合工作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需要认识到业财融合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财务管控流程,保障企业整体运行的高效并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决策能力。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部门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