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铝模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
2023-01-08王超李良栋刘泽楠陈围李秦鹏
王超,李良栋,刘泽楠,陈围,李秦鹏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引言
铝合金模板是近年来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新型模板。铝模施工混凝土成形质量相比较传统木模施工而言优势比较明显,主要被应用于高层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层的施工中。虽然,铝模施工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为了保障技术实施效果,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术应用与现场施工管理。
2 铝模板及其施工技术介绍
铝模板作为一种模板材料,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在问世之后即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模板材料由4 部分构成: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以及附件系统。其中,模板系统主要负责构成施工封闭面,以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建筑结构能够成型;支撑系统主要起支撑作用,确保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楼面以及梁底等结构的支撑保持稳固;紧固系统主要是确保模板能够成型,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产生变形、爆膜等情况;附件系统是模板的连接构件,它能使单件模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4 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铝模板,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不能保障功能的正常实现。
铝模板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引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加速,针对铝模材料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目前,铝模板在我国房屋建筑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1]。在房屋建筑领域,铝模板施工技术之所以备受认可,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现阶段房屋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规模也逐步扩大,科学应用铝模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保障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还能减少人工等资源的投入,节省施工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在工程施工前期采用铝模板施工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但是因为铝模板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模板材料,因此,经过重复多次利用,会使成本分摊越来越少。由此可见,铝模板材料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潜力是非常大的。且在施工过程当中,铝模板产生的废料是比较少的,基本上没有建筑垃圾产生,一来节省了人工清理废料的时间,二来确保了施工现场的洁净性。铝模板具备早拆体系,可以推进拆模的时间,以确保下道工序提前进行,使整个工程周期得以缩短。
3 铝模施工技术
3.1 铝模板设计与制作加工技术
房屋建筑所使用的铝模板材料应该与专业的生产厂家进行合作。在进行铝模板材料生产厂家的选择时,一定要遵循物廉价美的原则,以从生产源头上确保铝模板的质量。此外,应该积极与参建各方进行协调,找出铝模板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以外,铝模板设计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协调确定,在此基础上组织工人进行制作加工。国家针对铝模板的材质做出了相关要求,JGJ 386—2016《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规程》中提出了其质量标准,在加工制作中所采用的铝模板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包括标准模板400 mm×2 600 mm,400 mm×1 200 mm,连接模以及配件等的重量需要控制在25 kg/m2以内,支撑、附件以及紧固系统等钢件材料的重量需要控制在20 kg/m2以内。铝模板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焊接连接以及螺栓连接,各种连接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铝模板加工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依据各部位进行编号标识,检查无误之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
3.2 铝模板现场组装技术
铝模板在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要根据做好的编号标识进行分类堆放,相关技术验收人员要对模板质量进行验收,以确保其符合施工的实际质量要求。进行模板组装之前,还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与培训,如有需要可邀请厂家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铝模板的施工组装应遵循一定的顺序,首先,对墙柱模板进行组装,然后组装梁板模板。拼装模板前,应在模板内侧均匀涂刷脱膜剂,注意涂刷层不宜过厚,并且必须保持涂刷全面。组装剪力墙模板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原则,在正式安装之前还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检查,以标高控制点为标准,对楼板标高进行复核。为确保墙体的截面尺寸,需要在剪力墙内部设置与墙同厚的支撑条。此外,应将其开孔与非开孔模板交替式排布,确保位置精准以及平直牢靠[2]。梁模板需要按照底模、侧模、顶阴角的顺序进行拼装,伸缩缝处的铝模板应将单件铝模板采用背楞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在组装过程中,必须将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组装完成后,需要对模板节点、缝隙等处进行漏浆封堵处理。
3.3 铝模板施工安装技术
针对铝模板材料的安装,不同部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进行墙模板安装时,主要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以相关设计与规范要求为原则,确保墙模板的平整度与垂直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为确保墙模板安装顺利,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必须严格将楼地面平整度控制在10 mm 以内。(2)进行梁模板安装时,一般情况下需要基于梁模板安装的要求,先安装底部模板,再安装侧部模板,主要是确保从部分到整体的安装顺序。梁底部分应尽可能确保梁底支撑杆处于垂直状态,确保其不松动。
3.4 铝模板施工进度安排及铝模拆除技术
为保证房屋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计划,需要根据铝模板的配备情况,结合现场施工配合的具体条件,有顺序地进行铝模施工安排,如果出现气温较低的情况,应将时间适当延长。当相关人员对铝模板的安装操作熟练以后,可以适当延长进度。因为铝模板首层的使用时间比较长,因此,工人必须熟悉铝模板安装方法,准确定位模板位置。随着房屋建筑层数的增加,铝模板的工期优势也更加明显。铝模板材料采用的是早拆技术,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50%就可以着手拆除顶模,但这时需要留下支撑杆。支撑杆的拆除时间应依据试块的强度确定,需要符合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否则会影响其拆除效率,反而耽误施工进度。进行支撑杆的拆除工作时,施工人员需要一手抓住支撑杆,一手用锤朝其松动态方向对可调节支点进行锤击,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又比较省力。进行铝模板的首次拆除前,应做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试块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拆除铝模或支撑杆:墙柱模以及梁侧模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 h 内进行拆除,具体还需要根据气温来调整拆除时间,需要以混凝土不沾模,并且有一定对承载力,确保不变形以及其表面与棱角不受损伤为依据确定拆除时间。
4 铝模板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4.1 铝模板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在组织房屋建造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占地规模比较大,再加上现场工种类型多样,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品种丰富,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尤为重要,为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最大化实现工程效益,必须提高每个施工环节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铝模施工环节,同样要加强现场管理。从铝模材料的选择、部件组装到质量验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强化质量把控,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房屋建设实际要求。通过加强铝模板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保证现场施工安全。除此以外,加强铝模板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减少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材料浪费与安全风险,整体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进度。
4.2 加强现场人员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工人作为第一生产力,其素质水平与专业能力非常重要。在劳务人员的筛选过程中,必须以高质量标准严格要求,禁止出现合同违约情况等不良现象的班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铝模板施工开始之前,务必进行技术交底与技术教育。由于建筑安装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导致整个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也加大了现场管理的难度,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比较大。因此,在铝模板施工正式开始前,应依据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严格全面的技术交流工作,对整个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都应进行梳理和教育,对施工人员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应及时纠正。
4.3 加强材料管理
强化铝模板施工管理务必加强材料管理。首先,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借助已有的施工经验,对铝模板材料配模加固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将以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加强防范,避免再次出现。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现场工人必须严格依照图纸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规范化操作。材料在现场的堆放必须井然有序,根据划分区域进行合理堆放,备料以及材料的使用安排应该具有计划性[3]。其次,在配件管理过程中,针对之前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出现的配件问题,必须在新一轮施工中得到优化。进行配件预装以及发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材质工艺等进行检查核验,以确保满足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最后,针对计划中的损耗以及备用配件,需要按存放要求统一放置在材料仓库中,等需要时再进行统一分配,以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增加施工成本。
4.4 加强工程验收管理
针对房屋建筑铝模板安装工程,务必加强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在对垂直度进行验收时,主要检查钢丝绳是否拉紧,配件加固是否存在问题,墙柱是否与轴线偏离等。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对厚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标高误差过大,必然会影响下一层作业的顺利进行。此外,平整度验收还需要检查单支撑的顶好程度[4]。此外,在工程验收结束后,还应对塞缝进行检查,如果存在漏缝浆,必然会导致胀模问题,从而影响铝模板安装的垂直度以及平整度。
4.5 现场管理其他注意事项
在房屋建筑铝模板安装施工中,必须紧跟工程隐蔽部分的验收工作,尤其是水电安装预埋预留工作的质量检查,只有确保合格后,才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先竖向后水平的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时也应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如发现钢支撑、螺栓等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5 结语
和传统的模板材料相比,铝模板具有绿色安全环保安装快捷重复利用等多种优势,在现代化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铝模板施工也有许多注意事项,为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必须强化其在施工整个过程中的技术与质量管理,做好施工细节监管,在工程安装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以推动铝模板安装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