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探究*
2023-01-08王霞
王 霞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关于红色文化的在我国各大高校中的实施,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已经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1]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各地进行访问的时候遍访革命故地、感受当地的红色文化,革命文物不仅向大家展示着过去党和人民共同奋斗拼搏的历史,更是中国从弱小到强大的重要见证,红色文化是国家重要的财富,更是祖国强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传播红色文化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为这部分学生他们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解,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而红色文化资源中展现着我党优秀的理念和崇高的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完善思政教育的发展,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探究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将革命时期的文化通过展示、浏览、讲解、现场体验和实践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丰富学生内在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验感,让学生在体验当地红色文化中潜移默化的感受文化的熏陶,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通过别人获取知识不如自己实践后获得的感悟让自己印象深刻。[2]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理想信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在思想方面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红色文化遗址,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先辈的光荣事迹,教师可以在旁边对相关历史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正确的三观,通过对先辈精神文化的传播,现场激励学生,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高校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理解当地红色文化,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更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的内涵。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的思政教育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穿插红色文化中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相关内容,丰富德育的内容。可以通过将大学思政类型的课程放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资源的时候进行,让他们感同身受的感受先烈的爱国精神,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加深他们对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过程中的认识,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媒介。[3]红色文化资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它更大程度的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两者的结合提高了核心价值教育观的有效性,高校在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加强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的同时提高学校的教育功能。学生在接受到正确的文化熏陶时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和学生受到红色文化中廉洁文化的感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影响,更有利于形成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价值观。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将红色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大环境,还要将红色文化资源和学校的思政课程相互结合起来,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断输出红色文化的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到教师和学生的第二、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更具直观和直接的感受。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缺少文化的熏陶
目前处于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是00后,这代人整体的成长条件十分优越,没有上一辈人处于社会过渡时期的压力,可以说是无忧无虑,但是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文化的发展也变成快餐式文化,他们了解的革命受到现在电视剧中“抗战神剧”的引导,极易让他们对爱国主义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此外,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孕育红色文化的历史截然不同,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可能会有距离感。在教师讲解红色文化的时候,也是单纯地将书中的知识点进行阅读,并不会深入扩展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也不是很了解,渐渐地对红色文化不感兴趣。学校在对红色文化知识进行宣传的时候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结合现代新兴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活动,对红色文化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相关部门综合运用不完善
相关部门在对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的时候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红色文化能产生的经济利益上,忽视了它在教育中对师生产生的影响,导致很多红色文化资源综合效益不是很高。[4]在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进行保护,但又因开发部门无法深入了解教育的特性和规律,使得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与教育意义之间没有形成完美的链条。许多历史故居整体上没有突出的特点,缺乏创新性的同时让大家感到乏味,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很专业化的水平,这方面人才很是缺少。
(三)教师综合能力不高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解答。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既定教材有依赖性,再加上教师自身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的程度不是很高,所以在进行交叉教学的时候,不能准确连贯的将知识点进行连接,带着学生的思维呈现跳跃式的转变,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思考,更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和运用,不能只是浅层次的理解红色文化,更要发掘红色文化背后的意义,将它所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5]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自己就是一个行走的知识库,在进行思政教学的时候,教师能灵活的运用红色文化知识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背后的力量。
四、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培育核心素养,夯实融合基础
在将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的思政教育相结合之后,教师应该厘清思政教育、核心素养、红色文化资源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必要联系。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红色文化资源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后,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好处,会更加喜欢红色文化,促进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素养还需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文化,自身知识的储备量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基础,在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之后,专业的思政知识和红色文化资源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正确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思政知识和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推动作用,将他们之间的开发利用的形式进入良性循环模式。
(二)创新融合方式,发挥教育实效
目前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在思政教育中还是存在程序化的现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自己先充分了解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类型,对于纪念物或者是历史遗址产生的背景等做到了如指掌,根据现有的时代特征,将他们进行融合创新,在红色文化中带入现代特色。[6]教师要了解各种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化找到他们的特点以及讲解时候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在认识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找到需要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拓展知识的能力。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时的程序化问题,高效的进行教学。
(三)运用教学智慧,化解融合难题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进行讲解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运用有限的时间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智慧,合理的解答和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7]在面对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境时,教师更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行主题教育,给学生自身学习特点,让学生进行自行补充,教师再利用碎片化时间将红色文化资源带到教学过程中和思政教育联系起来,将整体化时间和零碎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
(四)考虑学生发展,注重融合层次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往往是比较薄弱的,对他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思想文化知识的熏陶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正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不断提升知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教育教学,就需要教师将红色文化资源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差异选择适合的他们的教学融合模式,避免出现学生厌烦或者是教学出现重复,这样更能突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层次性讲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教学内容的把控,让学生能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
(五)推动各方协作,创设融合环境
想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中,不仅是教师和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为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引导当地的文化发展,让学生不仅在学校受到红色文化资源的熏陶,在走出校门还能受到红色文化资源的熏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政府部门不仅需要自己开发和保护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还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宣传,用红色文化来装饰当地的环境,增强社会红色文化的感染力。而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协调好政府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典型性和创新性的结合
教师在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教育融合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典型性和创新型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内讲解大量的知识,就不能挨个解释红色文化资源,而是将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知识点找出来与思政教育有效地联系起来,这些典型代表的知识必须是上乘的,能代表当代时代特征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程度,不能选取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资源,过于通俗和过于偏僻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选择典型的红色文化是重点,但是,对于那些非典型的文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创新讲解典型文化的同时可以将它带到其中,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历史标准为依据,结合思政教育的课堂将其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能单纯地在乎创新的形式,而是要通过创新的手段实现对学生更好的教学。
(二)重视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为了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展现出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相互统一。其中,稳定性主要是指当地红色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和思政教材中出现重合的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就体现了稳定性。教师在讲解思政知识的时候,准确的将红色文化资源中存在的知识进行联系,或者开展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红色文化传达的精神,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更加理解革命内涵。[8]而灵活性主要是指教师在对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教学的时候,不能具象于讲解某一个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突出、知识储备量大,功底扎实。在讲授思政知识的时候,找到某个重要的节点引出红色文化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拓展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强大信念和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从思想方面感受到中国人民自强不屈的精神。
(三)重视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结合
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本地区的学生学习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每个地区的文化还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不能强求统一。但是要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强调他们之间存在的必要联系,这样才能突出这个地区的背后的红色精神。
六、结束语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它是共产党领导当时的中国人民长期作战和革命的结果,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带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重要财富。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人民刻苦铭心的回忆,代表着中国人民难以忘记的革命岁月,它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发展史上的转折,更是承载着中国人民永垂不朽的奋斗精神。[9]将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还需要学校、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等力量的参与,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能加到思政教育中提供课堂氛围、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本文通过从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可行性、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之后需要的发展方向和注意事项。让红色文化资源能更好地结合思政教育在课堂中呈现出来,让新时代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红色先烈的革命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