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研究
2023-01-08孙丽娜
■孙丽娜
(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幼儿园)
2014年,财政部改革了预算法,提出按年度编制能反映资产状况的政府财务报告,准确完整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状况。2015年底,国家财政部启动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事业单位资产中的存货类、投资类、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说明,又在两年内,对固定资产实施细则予以细化和完善,并研究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提和补提的方法,陆续对公共基础设施、储备物资等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规定,在2019年初开始落实。
1 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1.1 新旧政府会计制度变化对比
1.1.1 统一了各类型会计制度
原制度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单位会计制度等,改革后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整合了各类型单位的会计制度,统一为政府会计制度。
1.1.2 核算基础发生变化
会计制度改革后采用双基础核算,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以采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为例,分析双基础的核算方法。首先,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财务会计借方计入在建工程,贷方计入零余额或财政拨款收入,同时考虑预算会计借方计入事业支出,贷方计入资金结存或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其次,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财务会计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此时没有发生款项的收付,预算会计不做账。
1.1.3 会计要素发生变化
新会计制度改革后采用双记账即平行记账方法。财务会计核算采用五个会计要素;预算会计核算采用三个会计要素。
1.1.4 扩大了政府资产和负债的范围
首先,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受托代理资产的内容,使各类资产更加全面的展现在体系中。其次,负债中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受托代理负债等内容,以全面反映现实义务。最后,在会计准则中要求计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累计折旧,用以反映政府资产的真实状况。
1.1.5 会计报表结构发生变化
会计报表采用政府决算报告(预算会计报表)和政府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表)两大类,其中在建工程、基建工程不单独建账,并入整体报表。调整后的报表体系,在一套账的基础上便可以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结余和本年盈余情况,对各方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1.2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作用
首先,会计信息可比性增强,各类型经济业务相互整合。新制度大幅提升了平行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其次,新会计制度的特征突出,主要特征是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双功能是事业单位在同一账套中既体现预算会计又体现财务会计;双基础是事业单位面对经济业务时,需同时分析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和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双报告是事业单位年度终了,利用同一账套形成两套报告,即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新会计制度的突出特征,能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高效的有用数据。
2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2.1 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发展
新会计制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政部在近几年陆续推进了改革的进程,让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跟随国家改革的步伐逐渐学习。财务管理人员对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方面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一批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管理中,会计需要同时准确掌握两套会计基础,运用正确的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可见核算风险和管理难度大幅提高。通过此次改革能进一步促进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展。
2.2 有利于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原会计制度中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具体执行制度五花八门,会计岗位职责不规范,资产管理没有明确指导意见等。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整合了各类型会计制度,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结合了各类型单位的特点,充分实现内部控制的要求,研究出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中包含了预算管理相关制度、会计核算相关制度、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等等,其中内部控制中评价与监督尤为重要。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仍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利于指导事业单位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向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
2.3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新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首先,预算管理效率有所提升。北京市财政局和各区财政局每年组织预算相关培训。预算编制流程仍采用信息采集、一上、一下、二上、二下这五个阶段进行。预算申报模式每年都有所变化,2021年就利用新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块,完善了项目绩效目标管理,能够及时准确的上报各项预算,提高了管理效率。其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所提升,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2019年以前和2019年以后入账的固定资产,采用计提折旧方法相同、入账方法不同的做法,2019年以前入账的固定资产在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时冲减累计盈余,2019年以后入账的固定资产在计提累计折旧时计入当期费用。经过2019年和2020年两年的运行,目前此项工作得以高效完成。
2.4 有利于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
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就提出,要健全各单位国有资产制度,逐步捋顺管理体制,逐步规范管理程序的要求。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重视不够,资产使用和处置未按要求报批报备,对所办企业监管不到位,资产配置不明确,存在浪费现象等等。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制定了新的资产管理制度,完善了管理程序,明确了资产分配具体规定,有制度可寻。各单位应转变观念,提高重视,保护国有资产,使之管好、用好。
2.5 有利于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有利于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情况,真实反映财务状况。有利于从部门预算管理、内控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反映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取得的重要成效。新会计制度在资产方面,运用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分析政府部门财务状况。会计科目的调整更加真实反映了事业单位资产情况,规范了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净资产-累计盈余会计科目的增加,有效的反映了政府拨款的盈余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新会计制度负债方面,通过分析一定时期内的应付账款,应缴税费,其他应付款等比例关系,可以更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账龄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事业单位债务纠纷和损失。新会计制度收入和费用方面,通过对账单、余额表、财务报表等收入结构、费用结构、以及收入费用率指标分析,可反映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状况。
3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培训
为了快速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根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积极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调整和完善会计岗位职责,应定期组织财务从业人员参加财政局、主管单位、本单位进行的线上线下专业培训,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采用科学的、先进的模式和方法,深入了解专业掌握情况,激发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财务管理队伍。
3.2 做好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
事业单位现实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如何把旧准则下的科目账顺利过渡到新账套是一个难点。首先,做好新旧会计科目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的衔接工作。国家规定以2018年12月31日时点的科目余额表作为基础完成账套衔接,并给出了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以实现2019年1月1日的期初余额。例如:财务会计净资产类中,原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和经营结余科目全部并入累计盈余科目;预算会计预算结余类中原结转结余类科目并入新设立的资金结存科目。其次,要做好新旧会计报表的衔接工作,主要是根据2019年新年初数,填列2019年各项报表中“上年年末余额、年初结转和结余等”数据。
3.3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核算模式
会计信息数据的搜集、分析、整理、核算、处理的能力,目前是依靠有专业素质的会计专业人员进行的。用友软件工程师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开发了能够进行平行记账的新用友账套,使会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事半功倍。随着十四五的到来,我国正在进行着另一项重大改革,也就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并且已初见雏形。在2021下半年进行的2022年部门预算工作部署中,已全面启动并顺利完成了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对2022年“一上”“二上”预算的编报工作。软件工程师们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一系列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的窗口,其中包括单位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会计核算、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决算和报告等等。其中会计核算模块,在不久的将来便可取代原会计软件,通过预算执行模块自动识别业务类型和会计要素,实现自动记账的一种高科技科学核算模式。信息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准确程度和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4 合理编制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应合理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为使用者正确决策和管理提供帮助。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还包含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首先,各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核对检查年初数和年末数,为出财务报告做准备。第二,应梳理各项往来账项,为权责发生制下单位间抵消和单位内部抵消事项做好准备。第三,细致核对当年发生的资产类原值、累计折旧或摊销、年限、净值等信息,建立好资产台账,为资产报表做好准备。第四,对未在账上反映的重大会计事项、会计估计等进行合理分析,为财务分析做好基础。第五,根据权责发生制下调整的科目余额、会计抵消分录、会计调整分录等编制财务报告,同时在财务分析中利用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3.5 做好事业单位预算、决算信息公开
结合新会计制度,认真双基础平行记账模式,合理进行政府会计报告和预算会计报告的双报告制度。根据我国预算法和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每年进行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每年年初经批准的部门预算需向社会公开,每年年中经批准的部门决算需向社会公开,便于接受社会的监督。事业单位作为预算编制主体,也是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改革后的预决算公开工作,更加方便的从一套账套中提取相关数据,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的数据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预算决算公开工作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好财政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分析说明,能够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明朗,支出更加规范,有利于事业单位利用预算决算的执行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更加合理合法。做好预决算公开,数据要完整、真实。如实填列好数张报表及情况说明,做到不重不漏,内容可靠、细化、完整。做好预决算公开,公开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专业词汇应在情况说明中予以解释说明,让社会各界了解本单位的工作范围、资金情况、工作量、经营状况等。
事业单位预决算公开工作应保持长期公开状态。
4 结 语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革的进程不会停止,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财务部门更新和优化,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深入学习。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改变传统思想观念,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共享平台,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