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3-01-08■李萍
■李 萍
(呼中林业局大西沟林场)
1 引 言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国有企业需要从内部进行整改,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转型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型国有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管理要摆在首位,对预算进行管理,才能帮助企业实现资产增值。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目前的预算管理的困境,并提出了优化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以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方面的能力和企业资源分配的合理化,确保国有企业在经济动荡时期仍能保持中流砥柱的位置。
2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管理方法之一,国有企业早就开始应用。但是,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一般企业有所不同,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全民共有,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责任单位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直接负责,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其实现经济职能的重要工具。国有企业预算的制定能够帮助国家调整产业链的分布,并且在经济转型时期,能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布重大决策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再有,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要建立在政府的相关政策之上,与国家经济形势同步进行。因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所以其发展目标主要是维稳,稳中求进。因此,国有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战略任务等等,将这些因素都纳入其中。在制定完成后,还是随时监测,以确保企业管理更加规范、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强等,最终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以,必须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
3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成因
3.1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
3.1.1 预算机制流于形式
目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是因为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把预算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及时将预算的重要性深入到企业内部。部分企业管理者目光短浅,看不到大环境的经济走势,只能考虑到本企业的短期利益,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3.1.2 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在编制过程中多是套用固定模板,不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例如,很多国有企业习惯在上一年度的预算指标的基础上,直接调整各部分指标。这种方法会使各指标之间预算出现差距,因为在调整时只考虑到了销售额,数据缺少,不足以支撑预算施行。除此之外,在整个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缺少协商,致使最终预算编制产生漏洞,国有企业财产安全受到损失。
3.1.3 预算管理能力不强
预算管理应设置单独的部门,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但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部门人员混乱,分工不均,且人员专业能力不强,致使企业预算管理频频出现漏洞。很多国有企业员工因企业的特殊性,本身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积极,而且,还会在工作过程中互相推诿,认为预算应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且在提供数据时,也不够精细。部分高层领导缺乏战略发展的眼光,将预算和财务混为一谈,致使两项工作都无法更好进行,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3.2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3.2.1 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并且企业也没有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如果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丰富,就能够平衡企业内部的利益牵扯,能够带动起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及个人的发展都提供更好的前景。但是,如果预算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在纳入预算的编制上就会存在很多漏洞,编制完成的预算在实行过程中也会受到阻碍,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3.2.2 预算编制方法不当
预算编制方法不当将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运行,且会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只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走向,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关管理数据及生产经营周期等,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各项数据为指标,测定与之相符的预算指标,这样才能发挥预算管理中的决断与管控的职能。如果企业不考虑实际情况,只一味的套用数据模板,这样的预算编制是无法对企业进行重要决策的决断职能与管控职能的,导致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与现实脱轨。
3.2.3 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够
决定预算管理功能是否能够实现的一大主要因素是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预算管理需要由专业性极强的人员来操控,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将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预算推行工作。所以,对于参加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能熟练操控数据,并依据数据给出客观真实的结果,同时,预算管理人员自身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对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预算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的发展的战略眼光,能根据企业过去及现有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未来制定可操作、可实行的预算编制方法。如果预算管理人员达不到以上标准,将会为企业的预算管理过程带来很多麻烦,影响企业发展。
3.2.4 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部分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执行力度差,预算内容不完善等情况也普遍存在,其表现为预算指标不明确,在项目结束后相应的监督,考核等制度也并没有落实实施。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监管等力度不到位,相关的制度也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落实性兼顾性不强,虽然在当前全面预算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国有企业也进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但是后续缺乏科学的预算管控。预算编制的执行与管理存在脱节的情况,在工作当中也缺少全流程把控,只是在年末的预算与执行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对于其中存在的偏差没有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3.2.5 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当前预算管理当中,绩效考核都是根据国有企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缺少一定的客观性,而在考核的过程当中,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步完善,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部分企业在制定考核目标时,也没有根据每一年度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来进行更新,固定的考核模式不仅与预算管理相脱离,也降低了对工作人员的激励力度。此外,在考核过程中,领导层的主观意识过强,并没有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只以最终的考核结果来衡量员工的价值,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员工成长,也给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带来了影响。
4 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
4.1 更新预算管理的理念
国有企业要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的理念,将预算管理的理念深入企业内部上下所有员工的内心深处。因此,从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开始,就要重视预算管理。从上到下,逐级监测,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构建系统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细化其各项规章制度,并配备专业人员督促管理方法落地。
4.2 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国有企业要摒弃之前传统老旧的预算编制方法,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编制预算管理方法。首先,要明确当前的经济形势走向,企业必须要在遵守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跟当前经济形势同步。例如,在编制预算方法时,依据当前形势下的物资、设备、投资等预算都要纳入其中。其次,预算编制方法是可以灵活变动的,要根据各部门独有的经济现状及采购水平等,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调整,使预算编制方法能适用于各个部门,整体推动企业前进。
4.3 注重预算管理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
预算管理的正常运转操作离不开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其专业人员是保障预算管理方法能够推动企业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专业性极强的专门人员来操作。预算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由财务人员兼职进行。参加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数字十分敏感,能够熟练分析数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给出真实有效的对策。同时,预算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要非常丰富,这项工作不能由缺少工作经验的人员担当,它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在这个工作中边做边积累经验的人员是不适合的,只有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才能对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发展的战略眼光也是预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具备发展中的战略眼光可以使预算管理人员在根据企业过去及现有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企业未来制定可操作、可实行的预算编制方法。
4.4 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
全面预算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优化应当明确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预算管理不能只局限于财务部门,而是要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各流程之中。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来落实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也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各项价值资源,达到降本增效,持续发展的经营目的。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管理与追踪的过程中,要明确各工作当中的关键信息点,能够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情况及要求来完善相应的工作步骤。从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也要实现其自身职能的转变,建立高效透明的管理机制,在现有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来构建全方位一体的信息管控平台,将国有企业资产、流量、业务等方面内容及时收录,以全面预算为核心,来推动平台建设与创新。
4.5 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及能力
在全面预算视角下,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明确工作人员素质及能力对于成效的影响作用,所以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及能力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不仅要带给他们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也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此同时也要落实奖惩机制,加大考核力度,从人员考核到绩效考核,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评估系统。在此基础上量化各项指标,要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确保考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也要实现人性化动态化的考核方式,能够依据工作成果来进行职位以及薪资待遇的调整变动,通过调岗、降级等方式来提升管理层的关注力度。由上至下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考核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并参与到全面预算工作当中,加强员工的监督力度,以此来进一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考核的规范性和客观性。
4.6 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不仅要从人员以及制度上来落实保障,也要认识到信息化时代给企业建设发展提供的便利和支持,所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全面预算指标体系,搭建一体化管控平台在当前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落实过程中,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多维度考量,明确岗位责任归属,其目标制定应具有积极的导向性以及可操作性,依据抓住企业管理短板、明确企业经营差异、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思路,来突出预算管理中的关键性指标。从业务前端到后期追踪反馈要逐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实质作用来合理解决企业债务风险类指标设定等环节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及时进行技术创新,模块优化,要构建国有企业内部的全流程预算管控,也能够加强与外部的交流沟通,加强外部监管作用,以此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明确全预算管理视角下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理念,从管理层到基层实现上下一体的预算管理氛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在人员保障的基础上来落实各项工作计划。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分析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及时动态调整,既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也为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 结 语
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涉及到了众多方面,例如,企业的全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面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预算管理实施效果,所以,需要管理者将预算管理工作摆在首位,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机制、培养专业型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