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抓新机遇 奋斗新征程为扎实推进“两个先行”贡献畲乡力量

2023-01-08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翁志鸿

政策瞭望 2022年7期
关键词:景宁建设发展

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 翁志鸿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是新征程上浙江推进“两个先行”的行动指南、冲锋号角。景宁作为民族自治县和浙江省26个山区县之一,将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山区和民族地区经验。

一、立足畲乡特色,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27年,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高水平推进社会建设,打造社会全面进步高地,山区26县居民收入与全省平均之比达到0.75。景宁要紧紧围绕民族和生态两大畲乡特色优势,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努力破解内生动力不足的产业发展短板,全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增长极。

一是聚力精品农业提质。对标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的时代任务,用好景宁高海拔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农产品供应地。深化打造景宁“600”品牌,构建以惠明茶为主导,以高山果蔬、中药材为优势产业,以食用菌、中蜂、淡水养殖等为地域特色的多品类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拓展“农业+”融合业态。深化实施“品质惠明”工程,打响“金奖惠明茶”品牌,做大惠明茶产业,召开惠明茶发展大会,实施编制规划、制定标准、拓展市场等举措,到2025年,建设10万亩惠明茶基地、打造10亿元以上产值的标志性农业全产业链,真正让“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深化落实农业“双强”行动,加快农业产业提质扩面,重点推进一批乡村小微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优化农合联服务功能,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推进三农领域数字化改革,聚焦重点产业,新建农业产业数字化基地,加强数字化监管应用。

二是聚力生态工业破局。坚定合力兴工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实施生态工业发展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小升规”“腾笼换鸟”“亩均论英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企业培育等行动。发展电气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产业导入合作机制,实施龙头企业及配套关联企业同步引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发力景宁民族创业园工业主战场,加快推动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开工建设,深入推进“链长制”,加快推进补链、延链、强链,建强县域“产业副城”。加快推动丽景民族工业园提质增效,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用好用足民族政策,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园创建,确保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大幅提升。

三是聚力全域旅游升级。围绕打造全域美丽全民富裕大花园,努力建设民族风情特色园,持续放大全域旅游效应。全力推动龙头景区培育,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5A级景区城。整合提升天空之城、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串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突出民族风情主线,充分融入畲族歌舞、语言、服饰,菇民戏、花鼓戏、木偶戏等民间艺术,用好现有3项国家非遗项目、21项省级非遗项目和38项市级非遗项目。全力提升市场运营水平,推出森林康养、房车露营、水上运动、户外活动等旅游项目。打造“美食地图”“风情十景”等网红打卡点,用好抖音、小红书等热门平台,打响“周末趣景宁”品牌,形成热度流量,带动旅游市场。

二、立足山区特点,在激活动能、加快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推动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支持丽水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一县一策”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景宁既是革命老区又是26个山区县之一,要积极把握政策叠加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县域综合类试点,以“双招双引”为牵引,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空间重塑为突破,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山区和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一是以“双招双引”集聚发展新动能。坚持抓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项目提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推动出台招商“新十条”“人才新政18条”,完善24小时快速研判机制,开展“双招双引”大比拼。持续用好在外7万景商资源,启动乡贤回归畲乡共富工程,开展景宁乡贤大普查,成立中国景宁乡贤理事会,建立超市产业创新创业联盟,开通“天南地北景宁人”专栏,每周报道各地景商典型案例,努力把“在外景宁人经济”转化为景宁经济。持续建强招商队伍,建立招引小分队,县四套班子带头抓招引,面向全国发达地区、重点区域,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具有“雁阵效应”、能够单点破局的企业项目。

二是以重大项目打造“发展新引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城乡建设、产业民生、水利能源“四大百亿”投资计划,以项目建设推动加快发展。争取落地一批事关景宁未来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抽水蓄能、未来社区、庆景青公路、城南至澄照“第二通道”等标志性工程,积极推进温武吉铁路、通用机场、杭丽铁路等项目前期,打造一批共同富裕标志性工程。针对项目推进情况,每日动态跟踪,每周督办通报,每月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听取汇报,每季评选“红旗奖”“蜗牛奖”,以超常规力度抓项目推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

三是以空间优化重塑发展新格局。聚焦要素资源集聚,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将县城作为人口集聚、各类事业发展的中心,盘活县域存量用地空间,推动建设用地向县城、中心镇集聚,优化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布局。聚焦县城能级提升,抢抓“三区三线”调整契机,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重点推动县城南连—北拓—东延工程、浮丘未来社区、凤凰古镇业态培育、省5A级景区城创建。推动“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在县城及周边谋划建设一批集聚点,加快推进包凤等23个安置小区建设。

三、立足后发特征,在改革突破、实干实绩上展现新担当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突出把握创新制胜、变革重塑、防范风险、共建共享、唯实惟先的工作导向。作为相对落后的山区县,我们更要向创新要活力、向实干要成绩,全力探索山区发展突围新路径。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赋能。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社会各领域体系重塑、制度重塑、能力提升,把变革重塑、改革赋能作为后发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超车之道。迭代升级“1612”体系架构,持续迭代升级浙里畲乡共富、惠明茶“一件事”等应用,有序推进“大脑”建设,争取打造全国民族地区数字化改革先行区。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整体智治改革,扎实推动现代社区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综合类试点为引领,扎实推动城乡融合、水系连通等特色改革试点工作形成标志性成果。

二是加快夯实民生基础。大力落实教育强省要求,打造“小县优教”景宁模式,完善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方案,推动各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将景宁中学打造成为山区26县“县中崛起”示范校。围绕建设高水平县级医院,实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进一步强化与浙大一院合作办医,努力将浙江省民族医院服务水平提升至“三级乙等”,推动卫生服务普惠扩面。聚焦“一老一小”,建立山区老人关爱机制,探索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体系,打造“景宁有爱”品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好国家民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基层联系点”工作,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畲乡共富惠民等“八大工程”,持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三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塑造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四个特别”好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关键核心作用,坚定“自立图强、艰苦奋斗”理念,开展“实干突围、赛马争先”大比拼活动,进一步突出“实”的基调,健全“赛”的机制,搭建“比”的舞台,激发“拼”的劲头,推动干部队伍系统性重塑,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景宁建设发展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秀美景宁 生态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