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类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要点难点浅析
——以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3-01-08袁建奎马莉
袁建奎,马莉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1 基本情况
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西南约80 km,地处月亮山腹地,规划总面积29.11 km2,属于亚热带温暖类型,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湿地主要类型为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良好,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有500 余种;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农耕文化、建筑文化及民族文化,稻鱼鸭共作的古老耕作体系,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
2 梯田类湿地公园特点和难点
2.1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加榜梯田湿地公园中人工湿地占主体,汇聚了古人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典型人为干预下的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四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梯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农耕背景下山体水土保持的重要保障,也是区域内少数民族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更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2.2 水是湿地存在的关键因素
水是湿地的“血液”,贯穿于生态形成和系统运作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整个梯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从始至终都是由一条“水脉”所贯穿。
2.2.1 水量
加榜梯田属于亚热带温暖气候,降水相对充沛,降雨是梯田的主要水源补给,相对稳定且受外界影响不大。产生蒸腾作用的植被是梯田区域产生降雨、涵养水源的重要条件,是水循环的重要载体,需要重点保护。
2.2.2 水质
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能有效地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起到“排毒”“解毒”的作用。但是,水质也反作用于湿地生态系统,水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过程,影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质量。直观上,水质直接影响动植物的生境;深层次上水梯田营养链中的物质流动最终流向是人类,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到达人体内。
2.2.3“水线”
“水线”指的是梯田汇水线与水流线路。只有降落下的雨水能够顺利汇集到一起,然后经过通畅的渠道缓慢地流入梯田,最终排入河流,才能保证梯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存在。雨水的汇水、保水、径流线路以及缓效释放是影响梯田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
2.3 人是湿地保护的最大威胁
2.3.1 当地居民
1)人口变迁对梯田的影响
从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一旦水梯田2~3 年缺少常规的人工耕作,梯田将逐步旱地化至荒废,而旱地化或荒废后的梯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恢复,因此,水梯田是否保持连续耕作会直接影响梯田的存在。但是,“牛耕人挖,人背马驼”的传承古法的耕种方式,经济收益低、劳动力需求大、耕种辛苦,使愿意耕种梯田的当地居民越来越少,大部分居民外出打工或者转而从事服务行业,水梯田荒废的情况时有发生。
2)耕种方法对梯田的影响
传统的“稻鱼鸭种养殖复合系统”维持了水梯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但是耕种辛苦、收益较低;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现代化种植方式收益大、耕种轻松,但过量的农药、化肥使用及农机进入水田后产生的燃料、机油泄漏,对水质、土壤、动植物生境都有较大损害,影响水梯田生态群落的稳定性。
2.3.2 外来游客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游人涌入村寨,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但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游客产生的废水、固废、噪声以及无节制地进入梯田观光体验等都会对原有稳定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4 风景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
梯田因本身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及一年四季多变的景致变化而闻名,而山顶的壮阔森林,山谷下的奔腾河流以及散布在梯田中的吊脚楼,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歌曲、节庆等文化习俗,梯田产出的原生态绿色食品、禽畜产品也是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但是这些优质资源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没有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去反哺梯田的耕种和保护。
3 规划与保护策略
3.1 科学功能分区,构建空间管控体系
在加榜梯田功能分区过程中,使用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法,通过采用GIS 技术将地形地貌、植被、村庄等影响因子纳入评价系统中,对梯田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地形地貌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梯田自身因子、汇水因子、村庄因子进行叠加划分出不同敏感区域加以管控: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主要分布于河流、主要汇水线、梯田等区域,是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划为保育区以保护为主;中度敏感区和较高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山林区域、坡度中等区域,划为生态恢复区,可以采用生态修复或因地制宜的利用方式;低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平缓地、林地及非主要汇水线的区域,划为综合利用区,可以进行合理利用。生态敏感区的划分同时成为保护和利用分区的基础[2]。
3.2 明确保护要求,严格管控措施
3.2.1 分区管控
以加榜湿地公园为例,总体规划遵循“区内游,区外住”和“限范围,控强度”的基本思路进行湿地分区。首先,把住宿、服务以及管理功能尽量规划于湿地公园范围之外,保证湿地受到切实的保护,把对环境的影响和压力减到最小,同时也给旅游服务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然后,把科普宣教功能和合理利用功能有机结合,围绕村庄、道路设置,形成功能相对丰富的“合理利用区”,把外来游客的影响限制在可控空间范围内;再次,对湿地公园内植被裸露的荒山荒地、生态脆弱片区以及被村庄和道路建设所破坏的片区进行生态恢复;最终,加榜梯田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以及恢复重建区。
保育区包括全部梯田区域、涵养水源的森林以及谷地的河流,是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该区域以梯田、森林、湿地以及农耕文化的保护、保育为核心,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水源的涵养;同时,应尽量避免其他不必要的人为干扰,除开展必需的湿地保护、管理、监测等活动外,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恢复重建区主要是对湿地受损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包括森林恢复以及边坡修复。
合理利用区主要承担宣教展示、管理服务和生态体验功能。把公园内的游赏、服务区域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模式,沿湿地科普中心、游赏道路以及村寨周边集中布置,把游赏活动控制在村寨、道路周围,禁止损害梯田以及山林的行为;可开展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与湿地保护目标相协调的游赏项目;严格限制旅游人数,控制友好产业规模;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景区、景点建设要符合国家、地方和湿地公园的有关环境保护要求。
3.2.2 分类管控
1)湿地本体保护
湿地本体保护在各个湿地公园中内容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水系和水质、梯田、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体方法为:禁止在湿地公园的地表水水域任意排放污水,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在地表水系两岸挖沙取土、堆放泥沙、任意倾倒泥沙;降低并逐步禁止农药、化肥的使用,倡导当地居民以古法生态种植为主,提倡有机肥使用,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将现有商品林尝试以多种手段转化为公益林,确保水源涵养的面积和功能不缺失;科学规划公路、游步道建设,保持水线畅通,跨越汇水线时应采用架空处理;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时选址应避开保育区,依托现存的已有基础设施以及人文景观资源。
2)湿地文化保护
整理保护民族文化,按照全面性、代表性的要求,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与民族文学、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相结合进行保护传承。保护原始梯田生态系统,保持原始的耕作模式,大力维护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策划旅游文化活动,结合旅游节、书画节和摄影大赛等活动,在湿地公园内举办湿地公园文化节,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进行多方面宣传,提高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湿地文化符号的宣传展示,与林业、文旅等相关部门单位合作,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在湿地公园内定期开展文化展览活动和民俗表演活动;在湿地宣教中心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式立体展示宣传湿地文化。
3.3 加强动态监测,推进风险防控
梯田类湿地公园受人为影响较大,同时又要服务于外来游客,所以,在传统的科学监测的基础上,更应突出时效性。要对湿地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当地居民的总数量与水梯田的承载力相平衡,使梯田可持续存在;控制游客总数量,在空间、时间、活动3 个维度上,将外来干扰降到最低。
3.4 全面统筹资源,提升梯田湿地综合价值
以加榜湿地公园为例,周边有国内外知名的“最后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以侗族大歌出名的小黄侗寨等众多优质景观资源。统筹区域优质景观资源,科学布局区域旅游格局,在确保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以旅游反哺资源保护,以湿地公园为核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在方法上,实现“输血”与“造血”并重,深入分析湿地公园的产业结构、经济特点、现状情况、资源优势以及贫困原因,科学运用“旅游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手段,寻求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途径。
4 结语
梯田类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相对于其他类型湿地受人为影响更加直接,在规划中应注重“人”和“水”两大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它们影响湿地生态的过程、环节以及其运行机制,在时间、空间以及行为层面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手段,延续古梯田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在规划中除了常规湿地资源的保护外,要进一步侧重风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在硬件保护的基础上,加强软环境的营造,以梯田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延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资源保护和村民生活品质提高双赢。